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篇微晶
  • 9篇微晶玻璃
  • 7篇晶化
  • 6篇热膨胀
  • 4篇热膨胀系数
  • 4篇析晶
  • 4篇显微结构
  • 3篇晶核剂
  • 3篇
  • 3篇
  • 3篇LI
  • 2篇致密化
  • 2篇烧结法
  • 2篇陶瓷
  • 2篇热分析
  • 2篇晶化过程
  • 2篇晶化温度
  • 2篇硅系
  • 2篇SIO
  • 2篇玻璃陶瓷

机构

  • 14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14篇陆雷
  • 14篇王浩
  • 9篇张乐军
  • 9篇赵莹
  • 5篇隋普辉
  • 4篇武相萍
  • 1篇吴国芳

传媒

  • 3篇硅酸盐通报
  • 3篇中国陶瓷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晶化温度对Li_2O-ZnO-SiO_2玻璃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LZS系玻璃陶瓷的析晶动力学和析晶过程,讨论了晶化温度对玻璃陶瓷的晶相、显微结构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LZS系玻璃陶瓷析晶活化能为173.28KJ/mol,晶化指数为2.76,体积析晶趋势较大;晶化温度在775℃以下时,主晶相为硅酸锂锌,次晶相为Li2ZnSiO4并有极少量方石英,为枝状晶体;在此温度上主晶相为方石英,次晶相为硅酸锂锌和Li2ZnSiO4,为粒状晶体,晶粒大小在0.15~0.4μm之间。制得的玻璃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在103~137×10-7℃-1之间,大小依赖于晶相与其含量;不同晶化温度下主晶相的热膨胀系数是玻璃陶瓷热膨胀系数的决定性因素。
王浩陆雷隋普辉武相萍
关键词:玻璃陶瓷差热分析
热处理制度对Li_2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晶化过程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熔融法获得了以TiO2+ZrO2和P2O5为复合晶核剂的Li2O-Al2O3-SiO2系统基础玻璃,通过差热分析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了使该玻璃微晶化的热处理制度,获得了不同热处理制度下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晶化样品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制度对玻璃的晶化过程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微晶玻璃均可以得到具有细小等轴晶粒的组织结构,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析晶初始温度下首先析出的晶相为β-石英固溶体,随晶化温度升高β-石英固溶体转变为β-锂辉石固溶体,晶化温度进一步升高,β-锂辉石固溶体结晶完全,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更低。
赵莹陆雷张乐军王浩
关键词:微晶玻璃热膨胀系数
低温烧结法制备LZS系微晶玻璃及其性能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烧结法制备出LZS系微晶玻璃。使用DTA分析了玻璃的析晶过程,运用XRD、SEM等对晶相和晶粒大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讨论了温度对烧结程度、主晶相、晶体微观形貌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晶化温度低于725℃时,主晶相为硅酸锂锌,次晶相为Li2ZnSiO4并有少量石英;温度高于725℃时,主晶相转变为石英,次晶相为硅酸锂锌和Li2ZnSiO4,为长度在1.5μm左右的棒状晶体。在700-725℃之间烧结接近完成。最佳烧结温度为725℃。微晶玻璃热膨胀系数与烧结程度、晶相含量和主晶相的热膨胀系数有关。
王浩陆雷吴国芳隋普辉
关键词:微晶玻璃热膨胀系数
晶核剂及热处理对锂铝硅系微晶玻璃晶化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LAS玻璃的析晶动力学,讨论了4.5wt%TiO2和2 wt%TiO2+2.5 wt%ZrO2两种晶核剂对该系统玻璃晶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玻璃晶化的最优热处理制度,并研究了热处理对微晶玻璃的晶相、显微结构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TiO2单一晶核剂相比,采用TiO2+ZrO2复合晶核剂的玻璃析晶活化能E降低,晶化指数n加大,体积析晶趋势增大。热处理制度能控制晶相的析出,析晶初始温度下首先析出的晶体为β-石英固溶体,晶化温度升高转变为β-锂辉石固溶体,可以使样品的热膨胀性能符合要求,最优的热处理制度(使热膨胀系数最小)为:核化温度720℃,核化时间1.5小时,晶化温度810℃,晶化时间2.5小时。
陆雷赵莹张乐军王浩
关键词:LAS微晶玻璃晶核剂晶化
微晶玻璃烧结过程中晶化和致密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以钢渣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工艺,制得以透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收缩率、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详细说明了在烧结过程中晶化和致密化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晶化主要发生在烧结的前期,后期以致密化为主,晶化会影响烧结体的致密化。
张乐军陆雷王浩赵莹
关键词:微晶玻璃晶化致密化
锂铝硅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及热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制备了Li2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DTA)、X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对该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及时间对微晶玻璃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处理工艺来控制晶相的析出,析晶初始温度下首先析出的晶相为β-石英固溶体,随晶化温度升高β-石英固溶体转变为β-锂辉石固溶体,可以使样品的热膨胀性能符合要求。获得较小热膨胀系数的热处理工艺为:核化温度620℃,核化时间1小时,晶化温度840℃,晶化时间3小时。所获得的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为9.510-7/℃,可作为低膨胀材料使用。
赵莹陆雷张乐军王浩
关键词:析晶热膨胀
热处理参数对锂锌硅系微晶玻璃中方石英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Li2O-ZnO-SiO2(LZS)系微晶玻璃的析晶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K值法讨论了热处理参数对微晶玻璃中方石英相含量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晶化温度高于775℃时,主晶相为方石英;各参数对方石英相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晶化温度大于核化温度,晶化时间大于核化时间;可以通过调节热处理参数来控制微晶玻璃中方石英相的含量,从而调节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王浩陆雷隋普辉武相萍
关键词:热膨胀系数
晶核剂对Li_2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晶化过程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TiO2和TiO2+ZrO2两种晶核剂对Li2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晶化过程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采用TiO2单一晶核剂相比,TiO2+ZrO2复合晶核剂后所得玻璃的析晶活化能E降低,晶化指数n加大,体积析晶趋势加大;当两种玻璃成核温度和时间相同,各自在最佳的晶化温度晶化后,均可得到纳米结构的β-锂辉石固溶体晶相,其中采用TiO2+ZrO2复合晶核剂样品的晶粒更细小,抗弯强度更高。
赵莹陆雷张乐军王浩
关键词:LI2O-AL2O3-SIO2微晶玻璃差热分析晶核剂晶化
晶核剂对锂锌硅系微晶玻璃析晶及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LZS系玻璃陶瓷的析晶动力学,讨论了晶核剂对微晶玻璃的晶相、显微结构及析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iO2相比,P2O5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玻璃析晶,但两者效果相差不大。使用不同的晶核剂不会影响玻璃析出的晶相,但使用P2O5作为晶核剂能得到均匀细小的晶体。
陆雷王浩隋普辉武相萍
关键词:晶核剂显微结构
加热温度对烧结制备Li_2O-Al_2O_3-SiO_2系玻璃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以Li2O-Al2O3-SiO2(LAS)系为基础玻璃成分,以碳酸锂、二氧化硅、氧化铝等为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LAS系微晶玻璃。使用DTA分析了玻璃的析晶过程,运用XRD、SE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材料的晶相和晶粒大小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讨论了加热温度对制品的烧结程度、主晶相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940℃时,所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β-石英固溶体,高于940℃时主晶相转变为β-锂辉石;在1 120℃时,烧结效果最好,在1 170℃晶化效果最好,晶粒尺寸为0.5~3μm。
王浩陆雷张乐军赵莹
关键词:烧结温度显微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