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涛

作品数:298 被引量:2,067H指数:2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78篇专利
  • 38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理学
  • 15篇建筑科学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核科学技术
  • 12篇经济管理
  • 10篇农业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6篇天文地球
  • 6篇机械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水利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垃圾
  • 37篇堆肥
  • 34篇污泥
  • 32篇填埋
  • 28篇填埋场
  • 26篇废物
  • 22篇生命周期评价
  • 22篇污染
  • 21篇生活垃圾
  • 21篇生命周期
  • 21篇垃圾填埋
  • 20篇垃圾填埋场
  • 17篇气冷堆
  • 17篇高温气冷堆
  • 15篇石墨
  • 14篇固体废物
  • 10篇地下水
  • 10篇市政污泥
  • 9篇生活垃圾填埋
  • 9篇转子

机构

  • 247篇清华大学
  • 42篇四川大学
  • 19篇中央民族大学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长安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中国建材检验...
  • 2篇中国城市建设...
  • 2篇昆明滇池水务...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89篇王洪涛
  • 82篇陆文静
  • 22篇聂永丰
  • 19篇张相锋
  • 16篇陈坦
  • 15篇于溯源
  • 15篇孙立斌
  • 14篇赵岩
  • 13篇牟子申
  • 13篇史力
  • 13篇韩融
  • 11篇朱勇
  • 11篇孙晓杰
  • 10篇李冬
  • 10篇刘建国
  • 10篇王恩志
  • 10篇赵岩
  • 10篇阳金龙
  • 9篇岳东北
  • 9篇姚振汉

传媒

  • 25篇环境科学
  • 10篇清华大学学报...
  • 9篇环境科学学报
  • 8篇北京大学学报...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环境工程
  • 5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核动力工程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4篇环境污染治理...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岩石力学与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给水排水
  • 2篇农村生态环境
  • 2篇水科学进展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0篇2016
  • 7篇2015
  • 16篇2014
  • 13篇2013
  • 28篇2012
  • 21篇2011
  • 22篇2010
  • 11篇2009
  • 17篇2008
  • 15篇2007
  • 13篇2006
  • 10篇2005
  • 11篇2004
2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连续流污泥生物物理干燥设备及方法
一种连续流污泥生物物理干燥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卧式滚筒、滚筒驱动装置、交替底部布气系统、顶部对流导气系统和温湿度在线监测反馈系统。干燥过程中借助好氧微生物产热和物理强化作用连续干燥脱水污泥。为实现高效的水分去除率,本...
王洪涛韩融阳金龙刘晋文张相锋赵岩陆文静
高温气冷堆石墨堆芯结构双层模型抗震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石墨堆芯结构包围球床堆芯,是高温气冷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其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使其设计合理、完整性得到保证,对石墨堆芯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和结构完整性进行了研究,揭示其在运行中承受各种载荷条件(特别是地震)下的动态响应。完成的石墨堆芯结构双层模型抗震台试验中,测量模型在各种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变化;考核石墨结构的刚度(变形)、强度和位移;分析榫、键等石墨构件的受力变形状况,整体结构的扭转。统计石墨构件经抗震试验后的破损数量,并分析了其破坏原因;通过初步的试验和模拟对比分析,探讨了石墨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完成更大比例更复杂石墨堆芯结构模型抗震研究奠定了基础。
孙立斌史力王洪涛王海涛张振声吴莘馨
关键词:高温气冷堆抗震研究
全生命周期木/竹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从森林经营和产品碳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论述了木/竹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分析了其替代高密度化石材料的减排效应,指出应将森林碳汇动态变化、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和替代减排效应作为整体进行集成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描述了木/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与指标体系,旨在为探索木材工业领域碳中和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朱安明洪奕丰张旭峰于海霞王洪涛王雅梅于文吉
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危险废物管理区域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被引量:14
2000年
在系统分析危险废物管理系统和环境信息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 ,讨论了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区域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原则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采用将系统分化为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可以更方便的增加信息 ,增强功能 ,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该区域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结构框架对其他环境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李金惠聂永丰刘鹏黄鼎曦陈大扬白庆中王洪涛
关键词:危险废物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环境管理固体废物
好氧堆肥温度反馈通风的半自动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堆肥控温通风技术范围的一种好氧堆肥温度反馈通风的半自动控制方法。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的温度反馈通风半自动控制技术,即由温控仪分阶段控制堆肥体中心温度在70℃~75℃,和55℃~65℃。可以杀灭致病菌及保持...
张相锋王洪涛周辉宇聂永丰
文献传递
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本发明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了垃圾反应器的堵塞问题;(2)加速待检测垃圾稳定化,缩短垃圾填埋周期和渗滤液处理周期;(3)实现渗滤液的零排放;(4)实...
孙晓杰王洪涛陆文静孙英杰张华褚衍洋徐迪民
文献传递
产品生命周期环境管理集成解决方案的研发被引量:4
2012年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开展产品的碳足迹评价和有毒有害物质分析,为此我们研究开发了电子电器产品生命周期环境管理集成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此解决方案的功能、特点及优势,可为相关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和有毒有害物质分析、建立相应管理体系提供支持。
黄娜王志慧朱永光孙宗林王洪涛
关键词:电子电器产品
减排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的准好氧填埋装置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的准好氧填埋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进气系统,导气系统和布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由一根上半圆设有若干通气孔的渗滤液导排主管和位于所述渗滤液导排主管两侧的渗滤液导排支管网组成;所述导气系统为若干...
陆文静朱勇龙於洋王洪涛任路路迟子芳牟子申
文献传递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被引量:15
2020年
石油工业生产的特征固体废物——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烃、水、固体颗粒物和其他物质(如重金属)组成的固态/半固态复合物,因毒性和易燃性被归入危险废物管理。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高达500万t,其中含有15%~50%的石油烃。含油污泥的处理要兼顾无害化和资源化。基于其组成、性质和危害,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油品资源化分离法(离心、溶剂萃取、热解)和无害化剩余含油残渣处理法(焚烧、固化、生物处理)等国内外常用的处理方法。大体上,含油污泥的处理思路为,首先预处理降低含水率、提高含油率,再经油品分离法回收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最后无害化处理剩余含油残渣。讨论了各方法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建议。
白冬锐张涛詹雨雨杨婷熊颖胡昕怡刘彦廷陈坦王洪涛金军刘颖王英
关键词:含油污泥石油烃脱水
产品生命周期可得性水足迹计算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水足迹方法试图量化评价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可得性的影响,从而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水足迹的评价方法尚未统一,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是WFN(water footprint network,水足迹协作网络)水足迹计算方法.基于LCA(life cycle assessment,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基本框架,围绕水资源可得性的水量、水质和空间分布3个因素,在分析现有水足迹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指出了WFN水足迹计算方法的不足.根据国际水足迹标准(ISO 14046)的原则和要求,改进了WFN的水足迹计算公式,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WAF(water availability footprint,可得性水足迹)定义和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单元过程数据计算、背景过程数据处理和生命周期汇总.通过方法对比和案例研究得到:WAF方法统一了水消耗量与水污染量定义中的水质基准,可以明确区分水污染和水净化两类过程,还可以反映区域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影响;采用WAF方法,在现有LCA数据库和软件的支持下可以更为规范地完成生命周期水足迹建模与计算但目前单元过程数据计算中各种污染物的基准浓度选取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将直接影响到水足迹计算结果及其客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章菁王洪涛廖文杰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计算方法水量水质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