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

作品数:28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术后
  • 6篇芬太尼
  • 5篇瑞芬太尼
  • 5篇手术
  • 5篇痛觉
  • 5篇痛觉过敏
  • 5篇氯胺酮
  • 4篇动脉
  • 4篇术后痛
  • 4篇术后痛觉过敏
  • 4篇静脉
  • 4篇过敏
  • 3篇心脏
  • 3篇镇痛
  • 3篇体外循环
  • 3篇缺血
  • 3篇外循环
  • 3篇小剂量氯胺酮
  • 3篇脊髓
  • 3篇骨癌

机构

  • 21篇江苏大学附属...
  • 7篇镇江市第一人...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28篇王洪
  • 20篇邵东华
  • 13篇杭黎华
  • 5篇陈正
  • 5篇黄霞萍
  • 5篇顾月萍
  • 4篇周蓓
  • 4篇杨映红
  • 3篇吕德生
  • 2篇傅诚章
  • 2篇赵明
  • 2篇陈梅珍
  • 2篇葛家希
  • 2篇陈远峰
  • 2篇袁菊芳
  • 1篇郑永锋
  • 1篇谢军
  • 1篇丁国文
  • 1篇罗席珍
  • 1篇顾志勇

传媒

  • 6篇江苏大学学报...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全国第四次麻...
  • 1篇全国第一次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4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用点斜法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结果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为0.23mg/kg(95%可信区间:0.08~0.39mg/kg),ED95为0.68mg/kg(95%可信区间:0.41~1.92mg/kg)。结论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为0.23mg/kg。
杭黎华邵东华王洪周蓓黄霞萍顾月萍
关键词:氯胺酮雷米芬太尼痛觉过敏
小剂量氯胺酮减轻瑞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KT)能否减轻瑞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OI H)及测定其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择期全身麻醉(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组设计,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及KT 0.2、0.4、0.6 mg/kg 4组,每组10例。R组麻醉诱导后,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5μg/(kg.min);丙泊酚3~4 mg/(kg.h)维持麻醉。KT0.2、0.4、0.6 mg/kg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KT0.2、0.4、0.6 mg/kg,麻醉维持同R组。观察术后患者的苏醒、拔管时间及拔管后10 min的VAS评分及用概率回归法测定KT减轻瑞芬太尼致术后OI H的ED50。结果 R组和KT0.2、0.4、0.6 mg/kg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 min的VAS评分,KT 0.4、0.6 mg/kg组显著低于R组(P<0.01)。KT减轻瑞芬太尼致术后OI H的ED50为0.25 mg/kg(95%可信范围:0.11~0.33 mg/kg)。结论小剂量KT能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OI H,其ED50是0.25 mg/kg。
杭黎华邵东华王洪孙文晋黄霞萍顾月萍
关键词:氯胺酮痛觉过敏半数有效量
脉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脉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Wiggere改良法制作休克模型。将4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复方乳酸钠治疗组(A组)和脉氧液复方乳酸钠治疗组(B组)。监测平均动脉压升幅、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液流变学等主要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抗休克60min后,B组PaO_2增加值明显高于A组(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升幅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脉氧液对失血性休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袁登玉郦剑云王洪宗白鹭顾红兵王法春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家兔动脉压
脊髓PKA/CREB信号通路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发展过程
目的:观察脊髓PKA/CREB信号通路是否介导大鼠骨癌痛的发展过程.方法:采用大鼠胫骨上端注射Walker 256细胞(1&#215;105)建立骨癌痛的模型.Western blot检测骨癌痛大鼠在造模后第6,9,15...
杭黎华邵东华陈正王洪
关键词:骨癌痛动物实验
米屈肼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后Bax、Bcl-2及caspase 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米屈肼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后Bax、Bcl-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酰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米屈肼预处理组(C组),每组12只。分别于再灌注后601、20 min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Bax、Bcl-2及caspase 3表达变化。结果 B组和C组肺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但B组较C组更为严重(P<0.05);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Bax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米屈肼可以明显降低二者的表达(P<0.05);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米屈肼可以提高Bcl-2蛋白表达,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屈肼对于大鼠LIRI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Bax蛋白及caspase 3蛋白表达和增强Bcl-2蛋白表达有关。
王洪赵明邵东华
关键词: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BCL-2相关X蛋白质
小剂量氯胺酮减轻瑞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杭黎华邵东华王洪周蓓黄霞萍顾月萍
诱导前右美托咪定泵注联合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寒战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诱导前右美托咪定泵注联合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及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髋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诱导前15分钟内泵注完20 mL含0.5μg/kg右美托咪定的溶液,对照组泵注20 mL的生理盐水。在泵注的同时对两组患者采取40 mL 0.33%罗哌卡因进行髂筋膜阻滞,待阻滞效果满意后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 h(T_(1))、术后6 h(T_(2))、术后12 h(T_(3))和术后24 h(T_(4))的VAS评分、Ramsay评分、舒适度评分;术后24 h内寒战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观测时间点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_(1)、T_(2)时间点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个观测时间点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寒战发生率、寒战持续时间以及单次追加曲马多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动过缓、低氧血症、低血压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诱导前右美托咪定泵注联合髂筋膜阻滞可降低髋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术后寒战,提高患者舒适度,而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
张羽罗红毛祖旻吕倩雯王洪
关键词:髋部手术
吸入米力农对实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CHF)大鼠吸入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米力农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方法:设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组:雄性sD大鼠24只(100±8)g,在第二、三肋间开胸,用1mm肽夹钳夹主动脉,造成主动脉缩窄,8~10周后,造成CHF,大鼠至(350±10)g,随机分为①吸入NaCI3min,②吸入米力农(1mg/m1)3min后予第二次开胸。正常对照组:雄性SD大鼠24只(350±10)g,随机分为①吸入NaCI3min,②吸入米力农(1ms/m1)3min。两组大鼠均予颈动、静脉置管,开胸后分别给予肺动脉和左房置管,分别测量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左房压(L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出量(CO),并计算肺血管阻力(PVR)、外周血管阻力(SVR)、总血管阻力(TVR)、PVR/SVR,测量血气和称量肺干湿重比(W/D)和心脏重量和体重比(HW/BW)。结果:①CHF大鼠吸NaCI前后PVR/SVR无明显改变;②CHF大鼠吸米力农前后PVR/SVR明显下降,P<0.05;③对照组吸米力农前后PVR/SVR无明显改变;④CHF大鼠HW/B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CHF大鼠肺W/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米力农吸入治疗明显降低CHF大鼠PVR/SVR,吸入治疗不改变体循环血压而降低肺动脉压,这种方法可作为新的治疗CHF的方法用于临床。
尹宁杨映红邵东华吕德生王洪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米力农吸入治疗血流动力学指标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体内TNF-α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围麻醉期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内TNF-α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4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对照组(C组)。U组患者在麻醉后和转机时分别静脉泵注乌司他丁,泵注时间均为1 h。C组患者则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30 min(T2),体外循环结束后1 h(T3),4 h(T4)和20 h(T5)抽取颈静脉球血。采用ELISA法测定颈静脉球血TNF-α和PMNE的浓度。结果:与各自T1相比,两组患者血浆TNF-α的浓度在T2,T3,T4,T5明显升高(P<0.01或P<0.05),T4达到高峰,T5开始下降。TNF-α的浓度C组在T2,T3,T4,T5时明显高于U组。C组患者颈静脉球血PMNE浓度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均明显升高(P<0.01);U组则在T2,T3,T4明显升高(P<0.01),T5回落接近手术前但高于手术前水平(P<0.05)。而C组的PMNE浓度在T2,T3,T4,T5时升高幅度明显高于U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CPB心脏手术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从而可能对CPB后机体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邵东华杭黎华傅诚章王洪杨映红
关键词:乌司他丁体外循环炎性因子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和前锯肌阻滞用于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手术的比较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和前锯肌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对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胸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5岁,体重指数18~24 kg/m2,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TPVB组和SPB组;两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超声引导下行0. 375%的罗哌卡因20 m L TPVB或SPB,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置入喉罩;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自主呼吸恢复时(T1)、手术开始30 min时(T2)、手术开始60 min时(T3)、手术结束时(T4)及苏醒时(T5)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患者术后2、4、6、12、24和48 h静息及咳嗽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术后有效镇痛泵按压次数,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T1、T2、T3、T4和T5时平均动脉血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SPB组神经阻滞时间明显长于TPVB组(P <0. 05),术后6 h、12 h咳嗽时VAS低于TPVB组(P <0. 05),术后有效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阿片类药物累计使用量低于TPVB组(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TPVB和SPB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下胸腔镜手术,但SPB能明显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总用量。
郑永锋丁国文任正兵唐巍峰王洪陈正邵东华
关键词:超声胸椎旁神经阻滞胸腔镜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