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元
- 作品数:58 被引量:44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过程中沙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1
- 2014年
- 研究不同含沙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物理性质,为研究其成土机理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分析不同含沙量复配土的土壤质地、毛管孔隙度、导水性、团聚体等指标,分析沙在复配土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含沙50%(质量分数)时,黏粒含量最高(8.24%),且随含沙量的上升,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饱和导水率则随含沙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维持作物良好生长的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随含沙量变化呈极显著差异(P<0.01),而随耕作次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沙土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可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导水性、透气性等作用,利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有望实现沙漠绿化造田,从而控制砒砂岩水土流失和沙土沙漠化问题。
- 王欢元韩霁昌罗林涛童伟付佩张瑞庆
- 关键词:砒砂岩毛乌素沙地
- 提升农业用地标准的工程技术措施及发展趋势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相协调,低标准农业用地提升为高标准农业用地就日益迫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成为其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多年来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的技术经验,首先探讨了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概念内涵及目标,并对高标准农业用地整治工程的技术要点做以总结,最后展望中国未来开展高标准农业用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该研究为中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方法借鉴和参考,同时,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张海欧韩霁昌王欢元张扬
- 基于CT试验的混凝土拉压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研究混凝土在拉压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从CT试验出发,根据自行研制的便携式CT试验加载机,进行了拉压荷载作用下的CT试验,得出全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CT扫描图,以差值图像法和感兴趣区域法进行定性研究,以CT数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在拉、压荷载作用下,破坏机理完全不同。受压缩的混凝土的断裂并不是由于单一的裂缝扩大引起的,破坏是由多条裂纹相互贯通形成的,最终破坏是与荷载方向呈一定角度的剪切破坏,破坏前起裂点多,破坏后破坏面积大,试件经历了压密、扩容、裂纹扩展和破坏这几个发展过程;但是受拉力时,破坏是由一条主裂纹贯通试件产生的,破坏面与荷载方向垂直,破坏后的两段试件各自完整,混凝土表面完好,破坏面小;试件没有压密过程,仅仅经历了扩容、裂纹扩展和破坏这几个过程。
- 雷光宇王欢元王欢元党发宁
- 关键词:CT试验CT图像
- 土地工程专业设置及培养初探——以长安大学为例被引量:7
- 2016年
- 专业设置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专业布局结构管理的主要内容,设置合理与否对相应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从城市化、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工程的作用及人才需求等角度,分析了设置土地工程专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综合分析了长安大学设置土地工程的优势,并科学制定出土地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为全国同类高校开设同类专业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土地工程学科的建设。
- 员学锋马超群张卫华张卫华王欢元马智民赵永华赵永华卫新东吴金华杨瑾
-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被引量:33
- 2013年
- 研究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勘测、设计,综合考虑项目选址、农田设计、灌溉设计、道路和防护林设计等,将该技术在毛乌素榆林市榆阳区进行了推广应用。运用该技术累计整治规模约2 100公顷,新增耕地约1 573.3公顷。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毛乌素沙地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化经营为一体的土地综合整治利用新模式,增加耕地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保证了生态环境质量。
- 韩霁昌付佩王欢元罗林涛胡延涛马增辉王强
- 关键词:毛乌素沙漠砒砂岩推广应用
- 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为了探求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碳固持的效应,分析在改善土地利用形式和条件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等。本研究开展了盐碱地、风沙地和黄土废弃宅基地等3类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碳固持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地、风沙地和废弃宅基地等3类土地整治类型土壤剖面总碳含量均得到提高;风沙地、废弃宅基地整治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土壤剖面总碳含量;而盐碱地整治类型,无机碳含量的变化显著影响土壤剖面总碳含量。3类整治类型不同程度地促使0~100 cm土壤剖面碳密度的提升;盐碱地、风沙地整治类型土壤剖面上的总碳含量和总碳密度变化趋势较一致;废弃宅基地整治类型因土壤容重变化较大,土壤剖面上的土壤总碳含量与总碳密度变化趋势不一致。由此可以得出,土地整治对增加农田土壤碳库容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有助于精确评估土壤碳库的总储量。
- 曹婷婷曹婷婷花东文王欢元
- 关键词:土地整治
- 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初探——以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为例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探明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土体改良作用的机理,本文选择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作为典型实例,设置不同砒砂岩与沙的复配比例(1:1、1:2、1:5)田间试验小区与沙地进行对照,于2010-2015年连续监测不同处理土体的质地、有机质、水稳定性团聚体、矿质氮以及玉米产量变化。结果表明:砒砂岩的加入能将沙地土体中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分别从3.21%和2.73%提升到20%和5%以上,满足作物生长的颗粒需求,因此适宜于作为一种沙地土体有机重构的材料;在6年的耕作管理中,0-30 cm表层的粉粒和粘粒缓慢向下层迁移,增加30 cm以下沙地土体的粉粒和粘粒含量,复配土土体0-30 cm内有机质含量从0.5%以下提升到3.7%以上,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则从18%-28%提升到20%以上,0-120 cm深度土体内矿质氮储量提升4.5倍以上,玉米产量随种植季数稳步提升至11000 kg·hm^(-2);其中,1:2复配比例上经6季种植后玉米产量达到14234.4 kg·hm^(-2),最适宜玉米生长。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系统分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的机理,也为其它复配型土体有机重构技术的机制探讨和技术路线制订提供了参考。
- 韩霁昌孙婴婴张扬王欢元
- 关键词:砒砂岩土体结构养分累积
- 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被引量:11
- 2016年
- 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过渡带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学过程,对沙荒地整治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毛乌素沙漠-黄土过渡带为研究区,结合布点取样和室内分析,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其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9 g/kg、9.65 mg/kg和106.84 mg/kg。3种养分的变异系数为40.54%—84.62%,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其中全氮变异系数最大,速效钾变异系数最小。(2)半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种养分空间变异性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高斯模型,空间自相关性均随着滞后距离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3种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块金值/基台值比值在0.09%—32.82%,全氮、有效磷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对变异起主导作用;速效钾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对变异起主导作用。(3)克里金插值图显示3种养分含量均表现为随着地势的降低而逐渐升高的趋势,全氮含量整体呈斑点状分布,插值图较破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体呈条带状分布,连续性较好。(4)毛乌素沙漠-黄土过渡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与地形、地貌、植物分布以及非自然因素都有关,但是以地形因素的影响为主。开展沙漠-黄土过渡带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特征研究,为开展沙荒地整治工程,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 赵宣韩霁昌王欢元张扬郝起礼孙婴婴张海欧
- 关键词: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半方差分析
- 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9
- 2016年
- 近年来,中国土地污染状况日益凸显,加剧了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耕地土壤污染给农民带来了经济利益和健康利益的双重损害。为缓解矛盾,保护粮食安全,保证耕地红线,增加建设用地,如何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将污染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多年来污染土地治理修复的工程技术经验,对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主要介绍中国土壤污染发展现状,以及如何将污染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最后展望了中国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该研究为提出适合中国国情和符合地区特点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张海欧韩霁昌王欢元张扬
- 关键词:污染土地
- LIMS系统在新增耕地质量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土地整治工程的最终产品和成果是新增耕地,新增耕地质量是检验和评价土地工程成败的关键,对新增耕地质量检测指标的管理、分析和数据融合十分重要。该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整治工程中不同土地类型整治后对新增耕地质量要求,采用信息融合、物联网、Portal和工作流等关键技术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检测流程标准化、检测数据精确化、检测仪器自动化的LIMS系统。研究表明,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LIMS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构建了常态监测体系,解决了新增耕地质量检测指标的管理不规范、数据异构以及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实现了1个中心基地(陕西富平)实验室室内检测、5个野外监测站(榆林、延安、华阴、卤泊滩、澄城县)现场检测、1个流动实验车移动检测和多传感器在线监测的全方位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为多地点、多检测手段和各种土地类型耕地质量监测提供了一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可行性途径,具有实用价值,并为土地工程其他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 马增辉韩霁昌王欢元张露张卫华
-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