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舟
-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多中心经验
-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输送系统,总结多单位应用该装置经胸微创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
方法:本组共23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男135例,女97例,年龄4月~15岁(2.9士3.6岁),体重5.5~2...
- 邢泉生安琪王晓舟张泽伟庄忠云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微创手术非体外循环封堵器
- 文献传递
- 外科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 目的:探索在非体外循环下经胸骨正中微创切口实施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封堵术方法:自2006年8月8日到2007年9月7日我院成功实施12例室间隔缺损的外科微创封堵术.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1.2-36岁,平均14....
- 王晓舟励峰庄忠云王志辉张昆周密赵楠
- 文献传递
- 三房心的外科治疗
- 2002年
- 目的 通过总结 14例三房心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 ,了解三房心的临床分型及病理生理特点 ,并讨论其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有 14例三房心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纠治术。患者年龄 2 .5~ 46岁 ,平均 ( 2 1.3± 15 .1)岁。临床分型 :A型 4例 ,B型 9例 ,C型 1例。其中有 10例并存其他心内畸形。术中 13例经右房切口、1例经房间沟切口进入左房 ,完整切除三房心隔膜 ,所有心内并存畸形均同期纠治。结果 全组中有 13例患者手术纠治成功 ,术后恢复良好 ,1例因术后并发低心排量死亡。全组存活率 92 .9%。结论 三房心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上分三型 ,其病理生理改变取决于左房隔膜孔径大小 ,房缺部位 ,以及心内并存畸形。
- 王晓舟陈群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三房心
- 继发孔型房缺术后再通的病因及再手术治疗被引量:2
- 1996年
- 对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术后再通者的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及再手术方法探讨。认为其发生原因与房缺的类型、张力、边缘结构、合并病变及修补方法有关。再手术时只要控制好张力问题,修补方法并无限制。本组9例再手术,无失败者。作者强调控制张力,修补牢靠,必要时采用补片修补,合并病变应同期处理。
- 张卫邱兆崑周运乾王晓舟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再手术
- 三尖瓣副瓣组织引起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一例被引量:2
- 2005年
- 王志辉陈群王晓舟张昆
- 关键词:三尖瓣左心室高电压第二心音心胸比率肺充血膜周部
- 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1996年
- 主动脉窦瘤的外科治疗王介康,龚宝生,王晓舟,邱兆昆我们自1983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手术治疗8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临床资料本组81例中男61例,女20例。年龄15~65岁。81例中仅2例无症状,3例为外院手术后复发,23例有心衰,并发室间隔...
- 王介康龚宝生王晓舟邱兆昆
-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外科手术
- 非体外循环下保留肺动脉前向血流的双向上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两例被引量:1
- 2008年
- 1临床资料病例1,女,17个月,体重8kg。出生3个月体格检查时发现青紫及心脏杂音,生长发育迟缓。入院体格检查:第一心音肺动脉瓣成分消失,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为72%。心脏超声心动图:三尖瓣闭锁;室间隔缺损直径为11mm,左向右分流为主;肺动脉瓣重度狭窄,压差为102mmHg(1mmHg=0.133 kPa),左、
- 周密王晓舟陈群王志辉张崑
- 关键词:肺动脉瓣非体外循环前向血流脉搏血氧饱和度心脏超声心动图生长发育迟缓
-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室间隔缺损:多中心经验和近中期随访结果被引量:33
- 2011年
- 目的总结多中心应用食管超声引导、经胸微创小切口、非体外循环(CPB)下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和近、中期随访结果。方法432例病儿,男235例,女197例;年龄3个月~15岁,平均(3.2±1.9)岁;体重4.0~26.0kg,平均(13.3±5.6)kg。膜周部VSD351例,嵴七或嵴内型VSD57例,肌部VSD24例(17例多发VSD)。VSD直径3~12him,平均(5.3±1.6)mm。膜周部VSD,经剑突下或胸骨下端3~4cm小切口进胸;嵴内或嵴上VSD,经胸骨左缘第3肋间2~3cm小横切口进胸。暴露右心室表面,在食管超声引导和实时监测下,穿刺右心室游离壁,导引钢丝经右心室腔穿过VSD到达左心室腔,沿导引钢丝导入输送鞘管建立轨道。通过输送鞘管直接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经食管超声多切面反复评估封堵器的位置和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若无异常情况即可释放封堵器。结果432例中417例封堵成功(96.5%),15例(3.5%)术中改为常规CPB手术。封堵成功青中,选用对称伞238例(57.1%),偏心伞179例(42.9%)。13例(3.1%)发生新的微箭至轻度三尖瓣反流,11例(2.6%)术后发生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0.7%)术后发生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术后383例(91.8%)病儿在2h内拔除气管插管,3~5天出院。术后416例(96.2%,416/432例)随访12~38个月,平均(19.3±11.6)个月,无近、中期死亡。1例术后6个月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余无明显异常。结论应用食管超声引导、经胸微创非CPB下封堵VSD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近、中期临床结果满意,但远期结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 邢泉生泮思林武钦安琪赁可王晓舟励峰张泽伟李建华庄忠云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心脏外科手术超声心动描记术
-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
- 2005年
- 目的总结64例双腔右心室(DCRV)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和/或右心导管及右心室造影确诊为DCRV53例,测右心室高、低压腔间压力阶差为40~100mmHg(1kPa=7.5mmHg);11例于术中确诊。所有患者均经右心室切口疏通右心室腔梗阻,其中5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VSD)、3例房间隔缺损(ASD)的患者均于术中一并修补。经VSD疏通主动脉瓣下狭窄2例,行改良Fontan手术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患者,随访15例,随访时间1~13年,除1例因残余VSD仍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外,其余患者均无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和识别此类心脏畸形的病理解剖特点是正确纠治DCRV、并获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 胡晓峰陈群王志辉王晓舟
- 关键词:双腔右心室外科治疗改良FONTAN手术右心室造影压力阶差DCRV
- 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78例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为了提高小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效果 ,分析总结 78例患者的手术经验。 方法1986年 10月~ 1998年 2月我科连续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纠治小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 78例 ,其中 6 6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年龄 1~ 12岁 ,平均年龄 5岁 ;全部患者的肺 /体动脉压≥ 0 .75 ,肺 /体血流量 1.1~ 8.4,平均 2 .2 ;肺血管阻力 96~ 12 80 dyn· s/cm5,平均 6 2 4dyn· s/cm5;动脉血氧饱和度 0 .85~ 0 .98,平均 0 .92 ;心导管检查示双向分流 17例 ,16例合并其它心脏病变。 结果 78例全部手术存活 ,12例术后发生心脏压塞、传导阻滞、出血等并发症 ,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结论 提高危重病例手术存活的关键在于重视术前研究 ,明确诊断病变和估价病情 ,综合分析临床资料 ,确定手术指征 。
- 陈群王志辉王晓舟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小儿VS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