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华
- 作品数:96 被引量:5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
- 2024年
- 目的:探讨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胸部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资料,分析肺内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肺外影像表现。结果:22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中,15例肺内病变表现为大叶性肺炎,5例表现为斑片结节,2例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常见伴随征象包括:小叶间隔增厚(12例)、小叶内网状影(11例)、铺路石征(6例),少数可见晕征(3例)、反晕征(1例)、小叶中心性结节(1例)、支气管壁增厚(2例)、支气管牵引性扩张(1例)。所有病变均未见坏死或空洞。肺内病变分布:累及单肺19例,双肺3例;累及上肺区6例,下肺区13例,上、下肺区同时受累3例;外周分布12例,支气管血管周围分布4例,弥漫分布6例。10例合并胸腔积液,3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以大叶性肺炎最多见,典型者表现为斑片状实变伴空气支气管征,多合并磨玻璃密度影,常伴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网状影及铺路石征等间质受累表现,可见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大。
- 朱巧任翠李美娇王晓华
-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 低剂量双相CT扫描成像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评估价值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相CT扫描成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入选COPD患者44例,对照组15例,均在肺功能试验1周内完成低剂量双相CT扫描,得到最大吸气末和最大呼气末CT肺容积数据。采用GE公司Lungs定量软件测定全肺容积、气体潴留体积及所占百分比,进行组间比较,并与肺功能试验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最大吸、呼气末全肺容积(Vin、Vex)、最大呼气末肺内气体潴留体积(Vtrap)及百分比(Vtr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in与肺总量(TLC)(r=0.675,P<0.01)、Vex与残气量(RV)(r=0.651,P<0.01)存在明显的正相关,Vtrap及Vtrap%与FEV1/FVC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506、-0.602;P<0.05、<0.01)。结论:低剂量双相CT扫描肺功能成像对COPD患者肺功能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 王晓华段江晖杜毅鹏沈宁贺蓓袁慧书
- 关键词:CT低剂量肺功能
- 人工神经网络在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6
- 2006年
- 目的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诊断研究,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判别方法,用于高分辨率CT(HRCT)或薄层CT上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SPN 200例(原发性肺癌135例,良性结节65例),分析3项临床指标(年龄、性别及是否有痰中带血丝)和9项HRCT或薄层CT指标(部位、长径、短径、轮廓形态、毛刺、晕征、气腔密度影、结节与周围血管及胸膜的关系)。采用完全随机法从中选择140例样本作为训练集,建立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诊断模型,并与软件SPSS分析处理的Logistic回归模型作比较。结果BP神经网络对所有样本的诊断符合率为98.0%(196/200),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符合率(86.0%,172/200)(P<0.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0.004和0.936±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合神经网络理论,利用HRCT和薄层CT鉴别诊断SPN的良恶性很可能成为一种实用而可靠的临床诊断手段。
- 王晓华陈卉马大庆高培毅周新华
- 关键词:神经网络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优化组合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头颈动脉CTA中扫描模式与启动方式的优化组合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根据临床需要行头颈动脉CTA检查的188例患者,按检查日期(2周为一组)分为A1(45例)、A2(48例)、B1(45例)、B2(50例)组,分别采用不同的CTA扫描模式和启动方式组合进行扫描。A1组: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A2组: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B1组:常规螺旋扫描模式+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B2组:常规螺旋扫描模式+对比剂团注追踪技术。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测量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分叉、基底动脉、上腔静脉、颈内静脉及横窦处CT值和噪声)和主观评价(进行硬化伪影干扰评分和诊断可接受性评分),并记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对4组图像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1、A2、B1、B2组的横窦CT值分别为(124±30)、(151±34)、(130±37)、(160±37)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CTA启动方式间横窦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扫描模式对横窦CT值无影响(P=0.162)。4组间其他部位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源CT Flash扫描模式噪声较常规螺旋扫描模式高。4组图像均可用于诊断,诊断可接受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化伪影干扰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扫描模式下,硬化伪影干扰评分A1较A2高,B1较B2高。A1、A2、B1、B2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45±5)、(35±4)、(49±4)、(35±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组对比剂用量高于A2、B2组。4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0.79±0.07)、
- 张艳卢禹流王莹王晓华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造影剂
- 胸部节细胞神经瘤的CT、MRI影像表现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胸部节细胞神经瘤(GN)的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GN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行CT和/或MRI扫描,分析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信号,边界、病变内部情况、强化方式等影像学表现。结果17例病变中,15例位于后纵隔脊柱旁,2例位于肺尖近顶胸膜处。10例形态规则,7例"伪足样"生长,15例肿瘤长径平行于人体长轴。CT平扫多为均匀软组织密度,4例伴钙化,2例伴脂肪密度,增强扫描无或不均匀轻度强化。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高信号,8例内见条索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或轻度强化,延迟期渐进性轻至中度强化。结论胸部GN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或"伪足样"生长的软组织肿物,CT密度均匀,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或轻度强化,延迟期渐进性强化。
- 朱巧任翠李美娇王晓华
-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后纵隔磁共振成像
- 能谱CT成像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近期疗效的价值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近期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34例拟行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前、后均行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测量治疗前、后病变在动脉期(AP)和静脉期(VP)的CT值、能谱定量参数值及能谱曲线的斜率(λ)。根据RECIST 1.1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有效组(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15例和无效组(疾病稳定及疾病进展)1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的强化程度及能谱参数值的差异。将治疗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对疗效有预测价值的参数,并生成预测化疗有效的新变量(new variable,NV),对进入方程的参数及NV进行ROC曲线分析,并比较其预测化疗疗效的能力。结果: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分期、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有效组的动脉期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AP、NICVP)、能谱曲线斜率(λAP、λVP)均高于无效组(15.53±4.34 vs.12.20±4.00,32.86±7.96 vs.23.29±6.03,2.26±0.65 vs.1.81±0.47,2.49±0.52 vs.1.85±0.40;P均<0.05)。有效组治疗后NICAP、NICVP均较治疗前降低(12.64±3.80 vs.15.53±4.34,27.09±7.48 vs.32.86±7.96;P均<0.05)。治疗前NICVP及λVP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NICVP、λVP和NV预测进展期NSCLC化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823和0.898,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个参数之间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CVP及λVP值能够预测晚期NSCLC化疗疗效,两者联合可以提高预测效能。
- 朱巧任翠张艳李美娇王晓华
- 关键词:化疗能谱成像
- 高分辨率CT肺血管指标评估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高分辨率CT (HRCT)肺血管指标与超声心动图肺动脉收缩压 (PASP)的关系以及评估 HRCT肺血管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门诊入组52例稳定期COPD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PASP,HRCT测量主肺动脉直径 (mPAD)、轴位斜 mPAD、冠状位 mPAD、矢状位 mPAD、右肺动脉直径 (RPAD)、左肺动脉直径 (LPAD)、主动脉直径(AAD),用ImageJ1 48计算横截面积&lt;5mm2 血管的总横截面积占肺总面积的百分比 (%CSA&lt;5),用GEThoracicVCAR计算低衰减区域 (&lt;-950HU)百分比 (%LAA)评估肺气肿程度,同时完成肺功能及包括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mMRC)问卷、COPD评估测试 (CAT)、AECOPD频率等指标的调查问卷。按PASP≤36mmHg、&gt;36mmHg将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 (PH)组和PH组。结果 (1)PH组患者的mPAD、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RPAD、LPAD、mPAD/AAD较无PH组增加。(2)PASP分别与mPAD、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RPAD、LPAD、mPAD/AAD呈正相关 (r =0 567、0 403、0 396、0 495、0 492、0 573),mMRC 分别与 mPAD、冠状位mPAD呈正相关,CAT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冠状位 mPAD、RPAD、mPAD/AAD呈正相关,AECOPD频率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RPAD、mPAD/AAD呈正相关。(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PASP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矢状位 mPAD、RPAD、LPAD、mPAD/AAD存在线性关系。(4)RPAD诊断PH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阈值为22 0mm时,敏感性为84 6%,特异性为68 4%。以上P 值均&lt;0 05。结论 COPD患者 HRCT肺动脉直径与PASP、临床症状评分、AECOPD频率相关性良好。mPAD、矢状位 mPAD、RPAD、LPAD、mPAD/AAD等指标对诊断PH有提示意义,为COPD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了新的依据。
- 廖艺璇王晓华白宇林帆李敏霞米文君孙婉璐陈亚红
- 关键词:血管重塑肺动脉高压多层螺旋CT
- 孤立性肺结节的基本CT征象及人工神经网络的诊断价值
- 第一部分孤立性肺结节的基本CT征象研究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基本CT征象表现及各征象对原发良恶性SPN的鉴别诊断价值,并与横断薄层CT图像相比较,评价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对SPLC各征象的检出...
- 王晓华
- 关键词:硬币病变孤立性肺结节人工神经网络体层摄影术X线诊断CT征象
- 文献传递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评估分组与CT扫描评价的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综合评估分组的影像表型.方法 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94例,其中男8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5±11)岁.按慢阻肺2014综合评估分组方法分为4组,行CT低剂量扫描,软件分析肺气肿占全肺体积百分比(LAA%);右肺上叶尖段开口处支气管内径(LD)、管壁平均厚度(WT)、管壁厚度与外径比(TDR)、管壁面积、管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百分比(WA%).用体表面积平方根√BSA)和体表面积(BSA)分别对气道径线、面积进行校正.结果 LAA%、WT/√BSA和WA/BSA:A组<C组<D组(均P<0.01),B组<C组<D组(均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DR、WA%:A、B组分别小于C、D组,A/B组、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症状轻重分组(CAT< 10和CAT≥10),除TDR,症状轻组<症状重组(均P<0.05);按急性加重风险分组(前1年加重频率<2和≥2),除TDR与WA%,低风险组<高风险组(均P<0.05);所有指标均与FEV1%、RV/TLC以及D.CO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与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CAT)以及急性加重频率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慢阻肺综合评估分组具有不同的CT影像表型,能够反映不同疾病程度病理改变.
- 白宇王晓华林帆廖艺璇陶立元陈亚红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表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 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参考毫安秒对胸部CT平扫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5年
- 目的 对比自动、实时调整X线管电流技术(CARE Dose4D),评估自动管电压调制技术(CARE kV)中参考毫安秒对胸部平扫CT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进行胸部CT平扫患者158例,按检查日期(每连续11个工作日为1组)分为5组:采用CARE Dose4D技术(30例,组1);采用CARE kV技术,参考管电流分别为110(32例)、90(31例)、70(33例)、50 mAs(32例),分别记为组2~组5.计算5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在肺实质和降主动脉区测量CT值和客观噪声.2名放射科医师评估图像的主观噪声、伪影和诊断的可接受性.图像的辐射剂量、CT值和客观噪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K-W检验.结果 组1至组5患者的CTDIvol分别为(7.7±1.7)、(7.7±2.0)、(5.5±1.4)、(4.2±1.5)、(2.8±1.2) mGy,DLP分别为(290.7±67.4)、(290.1±85.2)、(194.2±52.1)、(150.7±63.8)、(96.5±38.9) mGy· cm,ED值分别为(4.1±0.9)、(4.1±1.2)、(2.7±0.7)、(2.1±0.9)、(1.3±0.5)mSv,5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9.305、57.760、57.760,P值均<0.01),随着参考mAs的降低,辐射剂量明显下降.5组患者间肺实质和降主动脉测量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353和0.102,P值均>0.05);组1至组5患者肺实质的客观噪声分别为(48.7±9.1)、(49.2±10.0)、(55.5±11.2)、(56.5±8.3)、(63.7±13.2)HU,降主动脉的客观噪声分别为(9.2±1.6)、(9.5±2.1)、(10.7±2.6)、(1 1.6±2.7)、(13.6±2.6)HU,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774和17.157,P值均<0.01).5组图像主观噪声的等级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967,P<0.01);而对运�
- 王晓华张艳袁慧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