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5篇狼疮
  • 5篇红斑
  • 5篇红斑狼疮
  • 2篇关节炎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 1篇大细胞
  • 1篇大细胞淋巴瘤
  • 1篇多发性肌炎
  • 1篇性关节炎
  • 1篇阳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皮肤间...
  • 1篇症状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免...
  • 1篇神经内分泌免...
  • 1篇肾上腺

机构

  • 5篇淮南市第一人...
  • 3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9篇王斌
  • 4篇郭兆军
  • 4篇李向培
  • 3篇陆方林
  • 3篇厉小梅
  • 3篇汪国生
  • 2篇陶金辉
  • 1篇张敏
  • 1篇王志华
  • 1篇廖理超
  • 1篇陈竹
  • 1篇张宏
  • 1篇张思平
  • 1篇王贵红
  • 1篇刘金丽
  • 1篇马艳
  • 1篇赵政龙
  • 1篇胡白

传媒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甲泼尼龙治疗患者、肝炎结核发病情况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甲泼尼龙治疗患者肝炎、结核发病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4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甲泼尼龙治疗;记录患者肝炎、结核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发生并发肝炎、结核的影响因素。结果 14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肝炎发生率为31.91%(45/141),其中狼疮相关性肝炎发生率为26.24%(37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为2.84%(4/141),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2.84%(4/141);活动性结核发生率为4.96%(7/14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3个月、SLEDAI评分≥10分为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肝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贫血、甲泼尼龙的平均剂量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结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相关肝炎、结核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3个月、SLEDAI评分≥10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肝炎发生有关,贫血、甲泼尼龙的平均剂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发结核有关。
宋维亚郭兆军王斌周婷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炎结核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来,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联与相互调节的研究发展迅速,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ro-immu-noendocrinology,NIE)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样物质可作用于神经系统,而同一种神经肽和受体又可在不同的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淋巴细胞上表达,
王斌李向培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免疫
SLE患者ACTH的变化及不同剂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初步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以及不同剂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GC)对SLE患者ACTH的抑制情况。方法初发SLE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地塞米松组和甲泼尼龙组,另收集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比较治疗前后ACTH水平,并分析ACTH与SLE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SLE组AC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轻中度活动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TH与白细胞计数及免疫球蛋白G呈正相关(P<0.05),与抗SSB抗体的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地塞米松组与甲泼尼龙组治疗前后的AC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患者存在ACTH的应答异常,并与病情活动相关,ACTH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与甲泼尼龙治疗相比,短期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发SLE对ACTH水平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王斌李向培郭兆军陶金辉厉小梅汪国生张宏陈燕陆方林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
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及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
汪国生李向培厉小梅陈竹王贵红张宏王斌马艳陶金辉张敏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累及,免疫学异常表现为多克隆B细胞活化,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产生组织损伤,肾脏受累最常见。而对于狼疮活动及狼疮肾炎(LN)的预测和分型尚...
关键词: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检测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肺间质病变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DM/PM患者42例按合并ILD18例与未合并ILD24例的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DM/PM合并ILD的发生率42.9%,合并ILD患者血清Jo1抗体阳性率、LDH和AST水平高于未合并ILD患者,有雷诺现象ILD患者预后不良。结论DM/PM合并ILD发生率高,对所有DM/PM患者均应进行HRCT检查,尽早对DM/PM合并ILD作出诊断。
陆方林郭兆军王斌
关键词:皮肌炎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方法分析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3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起效快、作用强,但同时不良反应较单一用药有所增加。结论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肝酶升高,白细胞下降。
陆方林王斌
关键词: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类风湿关节炎
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2006年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男性,48岁。头面部、躯干部皮损伴发热20天。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有密集的淋巴样细胞浸润,瘤细胞大、呈多形性或不规则形,核分裂象易见,可见瘤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示瘤细胞CD30阳性、CD45Ro阳性,而S100、CD20、CD3、EMA、ALK、TIA-1菌为阴性。骨髓穿刺报告:瘤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7%。瘤细胞大,细胞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染色质较粗,可见核仁,浆量丰富,呈深灰蓝色,可见多核细胞。诊断为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赵政龙廖理超刘金丽张思平胡白王志华王斌
关键词:淋巴瘤大细胞原发性间变性CD30阳性
以消化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以消化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临床多样性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30例以消化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以关节痛和(或)皮疹首发的60例SLE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SLE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者误诊率高达50%,首发症状以腹痛最多见(12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累及消化系统多个部位,表现形式多样。与对照组相比确诊时间明显缩短(P<0.05)、补体C3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酶水平升高。对照组以关节炎/关节痛、皮疹、光过敏、脱发多见,抗核小体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和抗Sm抗体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消化道症状在大剂量激素治疗10 d左右缓解。结论SLE消化系统受累表现形式多样,作为首发表现时常引起误诊。大剂量激素有明显疗效。
王斌李向培汪国生厉小梅
关键词:红斑狼疮误诊
少关节起病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少关节起病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全面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98例R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98例少关节起病RA为观察组,100例多关节起病RA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男性多于对照组(t=2.456,P=0.015);病程短于对照组(t=-2.450,P=0.018);关节受累数少于对照组(t=-6.316,P<0.001);晨僵发生率少于对照组(t=-3.884,P<0.001);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t=-8.694,P<0.001);而抗环瓜氨酸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t=-2.299,P=0.022);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t=3.809,P<0.001)。两组在年龄、血沉及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血脂、血液系统及肝肾受累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少关节起病RA临床表现不典型,可能为疾病的早期表现;并发亚临床甲减不少见,值得重视。
王斌陈竹李向培郭兆军
关键词:关节流行病学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