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1篇胆囊
  • 51篇腹腔
  • 51篇腹腔镜
  • 46篇切除
  • 44篇胆囊切除
  • 38篇切除术
  • 37篇腹腔镜胆囊
  • 36篇胆囊切除术
  • 36篇腹腔镜胆囊切...
  • 25篇腹腔镜胆囊切...
  • 20篇手术
  • 14篇结石
  • 9篇胆道
  • 9篇胆总管
  • 9篇术后
  • 8篇胆管
  • 7篇并发
  • 7篇并发症
  • 6篇胆管损伤
  • 6篇胆总管结石

机构

  • 73篇武警安徽省总...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安徽省宿州市...
  • 1篇安徽省合肥铁...

作者

  • 73篇王敬民
  • 37篇徐义仁
  • 34篇龚仁华
  • 32篇孙登群
  • 30篇姜世涛
  • 23篇鲍恩武
  • 23篇梁久银
  • 16篇刘其春
  • 11篇范育林
  • 10篇何新苗
  • 9篇钟兴国
  • 9篇孟翔凌
  • 9篇蔡军
  • 7篇杨柳生
  • 7篇刘学停
  • 6篇顾玉德
  • 5篇曹葆强
  • 4篇但震宇
  • 3篇万勇
  • 2篇曾永庆

传媒

  • 14篇腹腔镜外科杂...
  • 13篇肝胆外科杂志
  • 9篇安徽医学
  • 5篇肝胆胰外科杂...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安徽中医临床...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原医刊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8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在外科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对 39例胆总管结石经内镜下行逆行胰胆管道影证实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行网篮取石 ,碎石网篮碎石 ,气囊导管排石。结果 治愈率约 90 % ,术后恢复良好 ,并发症极少。结论 ERCP对胆石症术后的并发症或其症状再发诊断价值高。EST治疗已成为非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约有 90 %的胆管结石病人可达到治愈 ,缩短了住院时间 ,病人痛苦小 。
龚仁华刘其春王敬民徐义仁鲍恩武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网篮取石内镜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被引量:1
1999年
我院自1992年10月份以来,对62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了LC,包括:(1)早期手术:发病72小时以内;(2)限期手术:发病超过72小时,抗炎解痉治疗(1周左右),症状缓解,同一住院期内手术;(3)择期手术:保守治疗炎症消退6~8周后手术。随机抽样100份病例,现将三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发病在72小时内的急性胆囊炎行LC是理想的手术时机。
鲍恩武徐义仁王敬民梁久银姜世涛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
静脉胆道造影后CT检查在诊断胆囊结石并胆总管小结石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静脉胆道造影后CT检查在诊断胆囊结石并胆总管小结石的应用。方法 :分析 2 1例行静脉胆道造影后CT检查的成像。结果 :2 1例中胆总管小结石 13例 ,并经手术证实 ,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随访 6个月~ 4年 ,恢复良好 ,无胆道残余结石。结论 :静脉胆道造影后CT检查是诊断胆囊结石并胆总管小结石的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
孙登群王敬民徐义仁何新苗郑根林栾维志
关键词: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胆总管结石
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性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成功完成了LC,2例中转开腹,1例术后出血,无肝功能衰竭、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掌握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解剖特点,LC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
姜世涛孙登群王敬民龚仁华鲍恩武刘学停杨柳生万勇张勇
关键词:肝硬化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B超、口服和(或)静脉造影对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价值
1996年
100例症状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LC前行B超、口服和(或)静脉胆道检查。胆囊不显影或显影不清等示功能差和囊壁增厚者,手术难度大;胆囊容量和结石数目多少与手术难度关系不大。5例B超检查示胆总管扩张,但未检出结石,而口服和静脉造影中显示2例总胆管结石。因此,在选择LC中,B超和胆道造影检查对预测手术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徐义仁梁久银刘其春王敬民顾玉德姜世涛
关键词:B超胆道造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与大肠癌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孙登群汪国营孟翔凌龚仁华王敬民姜世涛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胆囊结石胃肿瘤
糖尿病对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是否为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的危险因素。方法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540例,对其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危险因素分类、实验室检查、手术记录、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胆红素、淀粉酶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中转开腹率明显增高。2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
孙登群孟翔凌龚仁华王敬民姜世涛
关键词:糖尿病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防治(附30例报告)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 L C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 30例 L C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未遵循规范化手术原则可导致并发症发生 ,腹腔镜手术可处理大部分出血及胆瘘患者 ,胆管损伤是处理最棘手的并发症。结论 遵循手术规范化原则可减少并发症发生。腹腔镜手术是处理出血及胆瘘的主要措施 。
但震宇王敬民徐义仁何新苗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止吐和镇痛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止吐、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120例LC 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安慰剂组、地塞米松5 mg或10 mg组。观察术后3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PONV)和止痛剂的应用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术后麻醉消失后0~24 h PONV发生率:地塞米松5 mg组:恶心症状22例(55%),呕吐症状14例(35%);10 mg组:恶心症状11例(27.5%),呕吐症状5例(12.5%);安慰剂组:恶心症状30例(75%),呕吐症状15例(37.5%)。术后疼痛不能耐受,需要强痛定镇痛患者,地塞米松5 mg组11例(27.5%),10 mg组:5(12.5%)例,安慰剂组14(35%)例。各组分别进行比较后,PONV及疼痛必须应用止痛药物:安慰剂组和地塞米松5 mg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地塞米松5 mg和10 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10 mg可以有效的降低LC术后PONV的发生率,减轻疼痛症状。
龚仁华孙登群钟兴国田国礼蔡军范育林曹葆强何新苗王敬民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地塞米松呕吐镇痛作用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22例并发症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术后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行436例LCBDE中2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6例术后发生胆漏,3例术后早期发生"T"管脱落,11例胆总管残石,2例"T"管拔除后胆漏。2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和腹腔镜下胆道镜技术是减少LCBDE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姜世涛孙登群龚仁华王敬民杨柳生万勇
关键词:腹腔镜术胆总管结石胆道镜检查并发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