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恒

作品数:43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哲学宗教
  • 9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0篇现象学
  • 9篇列维纳斯
  • 7篇哲学
  • 7篇胡塞尔
  • 6篇时间性
  • 6篇存在论
  • 5篇他者
  • 4篇意向性
  • 3篇自我
  • 3篇高考
  • 3篇存在论差异
  • 2篇大学精神
  • 2篇大学制度
  • 2篇多德
  • 2篇学制
  • 2篇亚里士多德
  • 2篇思维
  • 2篇先验
  • 2篇现代大学制度
  • 2篇利奥塔

机构

  • 37篇南京大学
  • 5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42篇王恒
  • 2篇余沉
  • 2篇何言
  • 1篇周刚
  • 1篇张桂华
  • 1篇刘育猛
  • 1篇周霞
  • 1篇张捷音
  • 1篇江飞
  • 1篇高云
  • 1篇周晓东
  • 1篇刘一哲
  • 1篇赵精兵

传媒

  • 6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现代哲学
  • 3篇江苏工业学院...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学海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江海学刊
  • 2篇理工高教研究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晋阳学刊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哲学分析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休谟问题”与先验哲学——兼论胡塞尔对康德“纯粹理性”的超越被引量:1
2015年
多层面的休谟问题所体现的对观念的追究溯源,对康德和胡塞尔先验思想的形成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康德借助于因果规律的客观性限定完成了第一层解决,但是失于论证不足以及对感性直观之杂多本性的前提性批判。基于对意向性本源的构造能力尤其是质料的先天综合的发现,胡塞尔揭示了被康德的先验哲学、甚至也被休谟本人所遮蔽的"休谟问题"的隐秘的本质,也揭示了一个更为原始的"先验"的含义。
王恒何言
关键词:休谟问题先验因果性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过程中的三大局限与教育公平被引量:5
2006年
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过程中存在着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及恩格尔系数过高、分担比例欠科学、国家资助体系不健全等局限性,可以从合理确定分担比例、建立高等教育融资市场、实行弹性学费制、完善国家资助体系等方面促进教育公平。
王恒
关键词:教育成本分担教育公平居民收入差距分担比例融资市场高等教育
被动综合与反思——胡塞尔的时间意识问题刍议
2006年
在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中,体验的时间结构是纯粹自我的功能方式,是绝对的主体性。在这种意义上的时间意识的背景中,真正的个体性问题得以凸现,但又以原被动性的方式被时间的综合所融化。对胡塞尔来说是有意义的无意识,在意识开端的几微之处,仍然体现了主体性的时间的被动综合。反思使得自我具有真实的即实项性的存在,而这正是建立在时间意识的基础上的。
王恒
关键词:感性主体性
必须之思与超越之思--列维纳斯与比昂的思想谐振
2022年
列维纳斯认为,人的思想始于创伤和探索;比昂认为,思想源于填补裂隙。列维纳斯提出存在者的实存就在于自我同一化;为逃避被il y a的占有而带来的恐惧,主体需反其道而去掌控和吸收客体,这种方式列维纳斯称其为“光”。而对比昂来说,思想过程即是“消化”过程,“意欲同一”是思想功能发生发展的初始动力。这不断将外物纳入自我掌控的同一化运动有着永远无法完成的缺口,即处于彼岸的他者、绝对的他异性。列维纳斯的绝对他者对应着比昂思想理论中被称为“绝对真理、上帝以及无限”的终极现实“O”。思想活动的两端,一端是以自我为起点的同一化运动,另一端是作为上帝和无限之化身的被思者,它以自身为起点,激发思想者的欲望,等待着被思。
刘系舟王恒
关键词:裂隙
直观中有概念吗?——对康德直观研究前沿问题的解答
2021年
关于康德哲学中是否有“盲的直观”,学界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因此形成两大阵营:概念论认为康德哲学中并无“盲的直观”,无概念的直观仅仅是纯粹接受性,并不能表象对象;非概念论则认为独立于概念的直观本身能够为我们提供对象,尽管不是以知识的方式。概念论的解释的确保证了先验演绎的根本目标,但夸大了概念的独立意义;非概念论正确地看到直观的接受性应当在康德哲学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但不得不割裂感性与知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来阐释直观本身的非概念性。实际上,康德的批判哲学坚持感性与知性是本质上不离又不杂的先验的内在统一结构:直观与思维并不是独立的要素,而是结构中的抽象要素,二者的区分只有在一种先验的抽象反思的分析方法下才是可理解的。
刘晓龙王恒
关键词:概念论思维
江苏2008高考改革研究——高考改革价值取向的视角
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一项考试制度,在选拔合格人才、促进社会流动、引导教育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江苏历来崇文重教,自确立“科教兴省”战略以来,一直致力于高考改革。基于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江苏2008高考方案在科目设置、计分办法...
王恒
关键词:高考改革
时间是与他者的关系——从《时间与他者》解读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在现象学的境域内谈论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的关系,时间问题是最根本和关键的。在《时间与他者》中,列维纳斯将“时间”界定为“主体与他者的关系”,从而构建了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中解放出来的路径。但是这种出离却是在与海德格尔相对反的意义上进行的,即在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之内而又总是给予另类的诠释,由此来重构“存在论差异”,并在享受和磨难的境域中重新诠释他者、死亡和时间。
王恒
关键词:他者列维纳斯
高考改革何以动辄得咎——兼论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被引量:2
2009年
高考改革"动辄得咎",既反映了现阶段高考职能与功能之别、教育发展之困和社会诚信之失,也反映了人们对高考、对高考改革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在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上难以取得共识。作为一个完整、辩证的系统,高考考试内容求真(科学有效、准确客观)、录取模式求善(公平公正、简单可行)、改革过程求美(辩证系统、稳妥渐进)应成为高考改革共同的价值取向。
王恒周晓东周刚
关键词:高考改革诚信
价值多元:自由主义的证成还是否定?被引量:1
2012年
自以赛亚·伯林提倡价值多元主义并将其与自由主义结合之后,价值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便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问题。伯林认为价值多元主义自然地证成自由的重要性;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坚持中立性原则,仍然遵循二者结合的思路。但格雷、凯克斯等人发现了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不相容性,甚至主张多元主义必然否定自由主义。笔者认为,"多元主义反对自由主义"虽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而如果以一种更现实的眼光看待二者的关系,不难发现自由主义是维护多元的最佳选择。
刘一哲王恒
关键词:价值多元主义自由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分歧的再审视被引量:4
2016年
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在文化工业理论上的分歧,常被当成肯定和否定、积极和悲观两套话语逻辑的表征。本文认为,需要在具体的、历史的语境中去解读文本的内涵,重新剖析法兰克福学派真实的学术脉络,从本雅明与阿多诺、洛文塔尔与霍克海默之间的争论,从马尔库塞自己前期和晚期观点上的变化,可以看出学派内部成员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二元对立",所有论争体现的只是视角的差异、方法的不同,不但无碍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立场和整体认知,而且激活了文化工业理论的张力。
江飞王恒
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分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