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岱杰

作品数:258 被引量:365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0篇专利
  • 5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8篇色谱
  • 62篇逆流色谱
  • 45篇分离柱
  • 36篇高速逆流色谱
  • 30篇化合物
  • 20篇银花
  • 20篇金银花
  • 19篇类化合物
  • 17篇类化
  • 16篇活性
  • 16篇分离轴
  • 16篇齿环
  • 16篇齿轮
  • 13篇定值
  • 12篇单体化合物
  • 12篇色谱仪
  • 12篇相色谱
  • 11篇液相色谱
  • 10篇柱色谱
  • 9篇液相

机构

  • 243篇山东省分析测...
  • 13篇山东中医药大...
  • 12篇山东省科学院
  • 1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1篇山东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山东省中医药...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泰山学院
  • 2篇北京市理化分...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2篇青海省药品检...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标准化研...

作者

  • 258篇王岱杰
  • 199篇王晓
  • 153篇耿岩玲
  • 77篇赵恒强
  • 61篇于金倩
  • 59篇崔莉
  • 36篇段文娟
  • 33篇纪文华
  • 32篇刘建华
  • 29篇宋祥云
  • 26篇刘峰
  • 24篇刘伟
  • 22篇林云良
  • 14篇高乾善
  • 13篇时新刚
  • 12篇张浩
  • 10篇郭兰萍
  • 9篇李福伟
  • 9篇张敏敏
  • 9篇王涛

传媒

  • 18篇山东科学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中草药
  • 3篇分析试验室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3篇食品与药品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林产化学与工...
  • 2篇分析测试技术...
  • 2篇2014第三...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食品与机械

年份

  • 10篇2023
  • 21篇2022
  • 27篇2021
  • 15篇2020
  • 18篇2019
  • 28篇2018
  • 43篇2017
  • 28篇2016
  • 15篇2015
  • 11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吹扫捕集-GC-MS法测定木瓜金宝萝青101中的香气成分被引量:10
2008年
采用吹扫捕集法提取、富集木瓜金宝萝青101中的香气成分,经GC-MS分离与分析,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其含量占挥发性成分的99.957%,主要香气物质为酯类(70.009%),还包括醇类、醛类及少量的烃类和其他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乙酸乙酯(22.865%)、乙醇(18.010%)、丁酸乙酯(12.704%)、丙酸乙酯(8.754%)、丁酸-2-甲基-乙酯(8.716%)、己酸乙酯(6.275%)等,这些物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木瓜独特的香味。
苑金鹏李圣波王岱杰王晓刘建华
关键词: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木瓜香气成分
一种格瓦斯的制作及其中吡嗪类化合物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研究
2022年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及工艺,以大麦麦芽、面包干、红枣汁和“黑参”为发酵底物,利用酵母菌,干酪乳酸菌的不同组合混菌发酵制得格瓦斯饮料。以感官品评等级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接种量、初糖浓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及原料配比对格瓦斯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格瓦斯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总接种量2%,初糖浓度为6°P,发酵时间3 d,发酵温度22℃,面包干与大麦麦芽比例9∶1。建立了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格瓦斯中吡嗪类化合物的方法,分析比较三种萃取头提取吡嗪类化合物的差别,结果表明:75μm CAR/PDMS萃取头表现出了较高的萃取效率,并检测出四种主要吡嗪类化合物。
王佳琳林源张璇宋龙飞刘雪琪石林秦伟帅王岱杰孟武
关键词:发酵条件固相微萃取吡嗪类化合物
忍冬叶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忍冬叶中分离得到3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以及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裂环马钱素酸、demethylsecologanol、裂环马钱素、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其中化合物demethylsecologanol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陈静娴耿岩玲于金倩朱姮王晓王岱杰牟玉柱李圣波
关键词:忍冬叶环烯醚萜苷
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法同时测定红花药材中四种化学成分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法同时测定红花药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芦丁、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方法,为红花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4.6*250 mm,5μm)柱,以0.4%甲...
赵恒强周思多王岱杰王晓耿岩玲
关键词:红花高效液相色谱双波长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酚
文献传递
聚酰胺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萹蓄黄酮类化合物
采用聚酰胺色谱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了萹蓄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建立了分离制备篇蓄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聚酰胺柱色谱富集黄酮类成分,再经过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以乙酸乙酯-甲醇-水-甲酸(体积比为4∶1∶5∶0.1...
孙兆林王晓王岱杰李佳段文娟
关键词:分离纯化技术黄酮类化合物高速逆流色谱中药化学
一种齿环解绕的高速逆流色谱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环解绕的高速逆流色谱仪,包括一个上盘、中盘和下盘,在所述的中盘的上方固定有一个与其同轴的解绕齿环,所述的下盘通过一个驱动轴驱动其旋转,解绕齿环固定不动,且解绕齿环的轮齿分布在其内圈,且沿解绕齿环内圈的圆...
王岱杰王晓耿岩玲于金倩付瑞明赵恒强董红敬
文献传递
良种金银花不同采收期发育程度与品质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以3个国家良种金银花为研究材料,分别在其三青期、二白期、大白期、银花期、金花期取样,研究良种金银花不同发育程度花蕾内部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良种金银花花蕾百针鲜重以大白期最高,亚特、亚特红、亚特立本分别为9.68 g、6.69 g和9.86 g;三个品种折干率在三青期最大,可溶性糖含量在大白期最大;亚特和亚特立本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随着花蕾的发育逐渐降低,以三青期最高,而亚特红木犀草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绿原酸到银花期达到最大值。各品种间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以亚特红最低,在三青期分别为4.22%和0.16%,亚特和亚特立本差异不明显;挥发油的含量则与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变化相反,随着花蕾的发育进程而逐渐升高,到金花期达到最高。三个品种之间以亚特红挥发油含量最高,在金花期达到1.40%,亚特和亚特立本之间差异不明显。综合比较产量、活性成分以及产后初加工,确定亚特良种金银花的最佳采收时期为二白期。
刘伟郑振佳周洁王岱杰王晓刘建华李圣波
关键词:金银花良种发育
一种西洋参提取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洋参提取分析方法,将西洋参粉末与甲醇混合涡旋处理,然后加入甲基叔丁基醚涡旋处理,最后加入水涡旋处理,西洋参粉末、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水的比为0.3g:1mL:5.8‑6mL:8‑8.2mL;最后得到的混合...
王晓李丽丽王岱杰耿岩玲李月
异绿原酸A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5
2017年
从忍冬根药材中提取异绿原酸A,采用DPPH法、水杨酸比色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及还原力测定法来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利用皮肤荧光斑马鱼模型研究异绿原酸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0.5~10μg/m L范围内,异绿原酸A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表现出了较好的清除作用,清除率最高分别达97.04%和60.01%;而异绿原酸A在5~200μg/m L范围内超氧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仅达到28.04%;还原力测定OD值在0.5~100μg/m L范围内最高达0.98,说明异绿原酸A的还原能力强;异绿原酸A在皮肤荧光斑马鱼体内抗氧化效果良好,在浓度为25μg/m L时,相对抗氧化能力可达到60.4%。异绿原酸A对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能力,有良好的体内体外抗氧化活性。
侯彩平韩利文张凤楚杰张轩铭王荣春陈锡强王岱杰刘可春田青平何秋霞
关键词:抗氧化能力自由基
橙皮素标准样品的研制被引量:4
2018年
建立了橙皮素标准样品的研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橙皮素样品进行分离制备,通过UV、IR、MS和NMR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同时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和热重分析,进行了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8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结果表明,该样品均匀性良好,在0~4℃储存条件下12个月稳定性良好,定值结果确定其标准值为98.78%,置信度95%的不确定度为0.26%。该橙皮素标准样品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具有溯源性,可用于橙皮素及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评定。
宋祥云刘金宇耿岩玲林云良付瑞明崔莉王岱杰
关键词:橙皮素均匀性稳定性定值不确定度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