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栋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车辆
  • 3篇驾驶
  • 2篇预测控制
  • 2篇无人驾驶
  • 2篇无人驾驶车
  • 2篇无人驾驶车辆
  • 2篇跟踪控制
  • 2篇避撞
  • 2篇测控
  • 1篇点蚀
  • 1篇动力学
  • 1篇一体式
  • 1篇噪声
  • 1篇噪声去除
  • 1篇正交匹配追踪
  • 1篇智能车
  • 1篇智能车辆
  • 1篇智能交通
  • 1篇特征波形
  • 1篇汽车

机构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青年政治...

作者

  • 6篇王国栋
  • 4篇孟宇
  • 4篇刘立
  • 4篇顾青
  • 2篇黎敏
  • 2篇阳建宏
  • 2篇徐金梧
  • 1篇马智萍

传媒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汽车工程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交通运输系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特征波形稀疏匹配的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被引量:4
2010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波形稀疏匹配的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搜索算法从信号中提取多段特征波形,并对其进行学习优化,以优化后的特征波形作为基原子模型生成原子库及模式匹配库.将待识别信号在模式匹配库上进行一阶匹配分析,实现轴承故障的模式识别.对正常轴承、滚动体故障、内圈故障和外圈故障信号进行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王国栋黎敏阳建宏徐金梧
关键词:滚动轴承点蚀模式识别特征波形
基于自适应稀疏表示的宽带噪声去除算法被引量:11
2011年
为了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宽带噪声,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稀疏表示的宽带噪声去除算法。根据噪声成分与信号特征成分之间的不相关或弱相关特点,自适应地确定稀疏分解的终止条件,实现信号的稀疏表示。降噪过程中使用染噪信号构造学习样本,由信号的自适应稀疏表示和原子库的更新迭代实现原子库的训练。染噪信号在训练后的原子库上进行自适应稀疏表示,实现信号的噪声去除。仿真信号和齿轮振动信号的降噪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比小波阈值降噪、匹配追踪降噪方法更好的降噪性能,能够有效地去除信号中的宽带噪声。
王国栋阳建宏黎敏徐金梧
关键词:噪声去除正交匹配追踪
一体式车辆避撞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被引量:6
2022年
为提升复杂交通环境中智能车辆的避撞能力,将路径规划、速度规划及跟踪控制整合为一个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一体式车辆避撞轨迹规划和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实际交通环境中的避撞场景,将智能车辆的避撞控制问题转化为多约束优化问题;其次,搭建7DOF(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复合滑移工况的UniTire轮胎模型设计MPC控制器;再次,针对变速控制问题中传统基于时域预测模型的MPC控制方法无法在预测时域中实现车辆空间和位姿约束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空间域预测模型的MPC控制器;最后,基于Matlab和CarSim联合仿真平台设计了不同避撞场景验证所提方法,并与现有基于恒速假设的一体式避撞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发挥车辆的机动性能,解决现有一体式控制方法在复杂环境中避撞失败的问题,并保证避撞过程稳定和轨迹平滑。
王国栋刘立刘立孟宇马智萍顾青顾青
关键词:智能交通模型预测控制智能车辆
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研究现状被引量:24
2021年
近年来路径跟踪控制的发展十分迅猛,研究者们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考虑到在相同或相近工况下的路径跟踪控制存在一些共性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思路,从低速路径跟踪控制和高速路径跟踪控制两个角度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在关于低速路径跟踪控制的研究工作中,研究者们较为重视前轮转角速度约束等系统约束对路径跟踪精确性的影响.目前减少系统约束影响的方法包括在规划参考路径时将系统约束纳入考虑,采用预瞄控制使控制器提前响应,以及采用线性模型预测控制(LMPC)或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等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作为路径跟踪控制方法等.考虑到NMPC既能减少系统约束的影响,又无需人为设置预瞄距离,且对定位误差等扰动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加之低速路径跟踪控制对实时性的需求较低,因此可以认为NMPC能够满足低速路径跟踪控制的绝大多数需求.高速路径跟踪控制在受系统约束影响之外,还面临着较高车速带来的行驶稳定性不足问题的挑战,因此常采用能够将动力学层面的复杂系统约束纳入考虑且计算成本较低的LMPC作为路径跟踪控制方法.不过仅采用动力学层面的LMPC控制方法无法完全解决高速路径跟踪控制中路径跟踪精确性和车辆行驶稳定性之间存在耦合的问题,目前常见的解决思路是在路径跟踪控制中加入额外的速度调节或权重分配模块.此外,在高速路径跟踪控制中,地面附着系数等环境参数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地面附着系数等环境参数的估算也成为了高速路径跟踪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白国星孟宇刘立顾青王国栋王国栋
关键词:无人驾驶车辆
自动驾驶汽车避撞极限研究
2024年
精确计算不同避撞控制策略的极限避撞距离是自动驾驶汽车避撞决策与控制的基础。为厘清差动制动控制对避撞距离的影响,探究转向和差动制动集成控制的极限避撞能力,提高极限避撞距离的计算精度,本研究基于非线性车辆集成动力学和最优控制理论提出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极限避撞距离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非线性7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复合滑移工况的Pacejka轮胎模型。进一步地,基于上述模型构建了极限避撞距离求解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最优控制问题。然后,设计了高斯伪谱法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求解。最后,分析了转向控制、制动控制、转向和制动集成控制、转向和差动制动集成控制的极限避撞距离,并与基于质点模型计算和CarSim测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转向和差动制动集成控制能够进一步减少自动驾驶汽车的避撞距离,显著提高其避撞能力;本研究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极限避撞距离的计算精度和避撞决策结果的可靠性。
王国栋刘立刘立孟宇白国星顾青
关键词:自动驾驶汽车高斯伪谱法
基于时变局部模型的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跟踪被引量:5
2023年
目前常用于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的有模型控制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全局模型的控制方法,另一类是基于局部模型的控制方法.基于全局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中无人驾驶车辆的纵向速度与全局坐标系中的横向、纵向位移误差之间存在随航向角变化的耦合关系,这种耦合关系使得控制器无法将纵向速度作为控制输入来提高路径跟踪控制的精确性.基于局部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器通常采用误差模型作为参考模型,这种模型使得控制器在参考路径曲率变化幅度较大时精确性较低.针对前述问题,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滚动优化的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时变局部模型的无人驾驶车辆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并在低速高附着路面、低速低附着路面和高速低附着路面等工况下进行仿真验证.在仿真结果中,相比于基于全局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器、基于局部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器以及Stanley路径跟踪控制器,基于时变局部模型的路径跟踪控制器精确性更高,其位移误差绝对值不超过0.3342 m,航向误差绝对值不超过0.0913 rad.
白国星周蕾孟宇刘立顾青王国栋
关键词:无人驾驶车辆预测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