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世知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疗效
  • 4篇静脉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细胞
  • 2篇腔内
  • 2篇曲张
  • 2篇系膜
  • 2篇细胞
  • 2篇下肢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静脉曲张
  • 2篇畸形
  • 2篇肌细胞
  • 2篇夹层
  • 2篇肠系膜
  • 2篇成人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动脉假性动脉...

机构

  • 13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省中医药...

作者

  • 13篇王世知
  • 6篇袁庆文
  • 4篇周为民
  • 4篇熊吉信
  • 4篇陈锋
  • 3篇唐新华
  • 3篇朱仙花
  • 3篇邱结华
  • 2篇周卫
  • 2篇曾庆福
  • 2篇陈冬
  • 1篇曾庆忠
  • 1篇熊墨年
  • 1篇黄亮
  • 1篇刘兴华
  • 1篇查中明
  • 1篇罗俊峰
  • 1篇杨志强
  • 1篇张滕
  • 1篇黄建刚

传媒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6例行介入硬化治疗的病例,术前行MRI检查明确瘤体大小范围等,术中经皮穿刺瘤体,DSA造影显示其分布形态、引流血管等情况,然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聚桂醇泡沫,直至硬化剂充满瘤腔、瘤体肿胀不能注入,术后1个月根据病灶缩小、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完成全疗程者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注射1~3次,并经随访3个月,其中疗效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结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安全有效。
陈冬唐新华王世知朱仙花
关键词:血管瘤血管畸形
毒品注射性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附我院11年经验
邱结华周为民周卫唐新华袁庆文陈锋王世知曾庆福朱仙花曾庆忠熊吉信
3%聚多卡醇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肢体静脉畸形的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DSA导引下经皮注射3%聚多卡醇联合无水乙醇治疗肢体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2例肢体静脉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0~52岁。根据术前MRI检查和术中血管造影,Puig分型Ⅰ型6例,Ⅱ型20例,Ⅲ型3例,Ⅳ型3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接受3%聚多卡醇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后4周复查MRI,记录病灶大小并计算病灶缩小率。随访6~12个月。结果 32例中26例为低回流型静脉畸形,6例为高回流型静脉畸形。术后6例PuigⅠ型患者治愈,20例Ⅱ型患者基本治愈,6例Ⅲ、Ⅳ型患者均有效,治疗有效率为100%。出现局部张力性水泡2例,局部色素沉着3例,未出现皮肤坏死表现。结论3%聚多卡醇联合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肢体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
王世知赵文鹏周为民
关键词:静脉畸形硬化疗法无水乙醇
成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病人男性,68岁,因“上腹痛半个月余”于2011-03-04入院。病人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1周前疼痛加剧,左侧卧位可稍缓解。入院查体: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肌稍紧,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剑突下为甚。肠鸣音减弱,无移动性浊音,叩诊呈鼓音。
王世知熊吉信唐新华袁庆文
关键词: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成人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SakamotoⅠ型6例,Ⅱ型4例,Ⅲ型10例,Ⅳ型6例。结果本组患者中,12例采用保守治疗,14例采用血管腔内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均缓解。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的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CT血管造影(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显影良好。结论SISMAD患者需尽早行腹部CTA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了解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分支血运情况;症状较轻、无明显肠道缺血者,可采用保守治疗;症状较重及肠道缺血严重或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者,首选腔内介入治疗(选用裸支架);有肠坏死或夹层破裂迹象者,应积极行开腹探查手术。
李洪生王世知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CT血管造影血管腔内治疗
改良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血管组织工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的有效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取3cm左右人大隐静脉,采用机械刮除、差异贴壁等手段进行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传代,高糖DMEM中加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进行培养。用倒置显微镜和即用型SABC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RT-PCR法检测α-SMA和calponin1的表达。结果镜下可见培养细胞呈典型的"峰""谷"生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α-actin阳性表达,RT-PCR法检测α-SMA和calponin1呈阳性表达。结论联合应用PDGF和高糖DMEM培养基差异贴壁法;可获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袁庆文王世知罗俊峰
关键词: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培养
成人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与成熟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2009年
背景:血管平滑肌细胞是构成血管壁组织结构及维持血管张力的主要细胞成分。研究表明从外周血获得的平滑肌祖细胞可分化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目的:课题特点在于选择成人外周血来源的平滑肌祖细胞,并与成熟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增殖潜能等方面异同点的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培养对象,观察性实验,于2008-10/2009-04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采取6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20mL,6名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方法:分离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纤粘连蛋白、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和EGM培养基诱导培养;同期用胶原酶消化大隐静脉获得平滑肌细胞,用高糖DMEM培养基培养。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细胞形态,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α-SMA和calponin1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成人外周血中平滑肌祖细胞具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表达α-SMA和calponin1,平滑肌祖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强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成人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的刺激下可以分化为平滑肌祖细胞,且平滑肌祖细胞较平滑肌细胞增殖旺盛,长时间培养不易老化,具有发展为一种理想的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可能性。
王世知袁庆文陈锋刘兴华
关键词:平滑肌细胞祖细胞外周血
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胸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患者,患者均采用弓部开窗技术进行治疗,其中,采用机械原位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98例,采用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7例。分析弓部开窗技术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行机械原位开窗手术的技术成功率93.94%(186/198)。实行体外预开窗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7/17)。全部患者中,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入路血管损伤6例,出血2例,内漏10例,脑梗死3例,逆向撕裂2例。死亡患者2例。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发生升主动脉逆向撕裂,1例患者发生分支支架闭塞,4例患者出现内漏,2例患者经弹簧圈栓塞后治愈,2例患者的内漏自行消失。其余患者无支架移位或变形,分支支架通畅。结论胸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时,机械原位开窗技术和体外预开窗技术可保留和重建弓上分支血管,具有费用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中期效果良好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滕王世知邱结华曾庆福章文文徐颖奇朱仙花刘诗琛周为民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
外翻式与补片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近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系统评价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e CEA)与补片式CEA(p 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搜索Medline、Pub Med、Ovid、CNKI及CBM数据库已发表的e CEA与p CEA对照研究的文献,时间为1970年5月至2016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者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及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 Man 5.2对近远期疗效指标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1 137篇文献,纳入10篇文献(其中3篇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共计3 21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干预3 299例次(其中e CEA组1 512例次,p CEA组共1 787例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1)e CEA组平均手术时间较p CEA组缩短(22±8)min,术中转流管使用率e CEA明显低于p CEA,分别为12.6%(53/421)和50.2%(357/711,OR=0.11,95%CI:0.08~0.15,P<0.01)。术后30 d内卒中发生率(OR=0.42,95%CI:0.23~0.76,P=0.004)和30 d后卒中发生率(OR=0.26,95%CI:0.09~0.78,P=0.02)e CEA均低于p C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e CEA降低了术后30 d后再狭窄发生率(OR=0.57,95%CI:0.38~0.86,P=0.008)。结论 e CEA治疗颈动脉狭窄较p CEA具有手术时间短、转流管使用率低的优势;同时e CEA能降低术后30 d内、30 d后卒中的发生,并且明显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黄建刚袁庆文陈锋王世知陈冬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META分析
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2022年间所有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资料。将使用腔内射频导管对大隐静脉主干进行闭合,对小腿和局部细小的浅静脉进行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366例患者,共计497条肢体纳入观察组,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抽剥治疗的245例患者,共计326条肢体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手术并发症,治疗相关费用以及随访情况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长更短,术后皮下瘀血、隐神经损伤、血栓性浅静脉炎和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曲张复发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费用相对较高(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内射频消融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确切、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时间成本更低、并发症更少,并且在追求美观化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
翁翔赵文鹏王世知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泡沫硬化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