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媛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H-FABP和IMA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MA)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的AMI(132例)、非缺血性胸痛(NICP)(60例)和健康体检者(60例),检测并比较AMI和NICP患者各时段(按距急性胸痛发作时间采血为0~3、4~7、8~15h共3个时间段)血清中H-FABP、IMA、肌钙蛋白(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计算各项指标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对AMI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AMI患者H-FABP、IMA、c Tn I、CK-MB均值、阳性率均高于同时间段NICP和健康对照者(P均<0.05或<0.01)。AMI组在7h内H-FABP的灵敏度最高,IMA其次,两者均优于CK-MB和c Tn I(P均<0.05),H-FABP联合IMA的灵敏度优于单独检测IMA或H-FABP(P<0.05);各时间段特异度c Tn I最高,IMA、H-FABP其次;经ROC曲线分析可知,各指标曲线下面积(AUC):H-FABP+IMA=四项指标联合>H-FABP>CK-MB>c Tn I>IMA。与单一指标比较,H-FABP联合IMA检测对AMI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 H-FABP与IMA两项联合检测可提高AMI的早期诊断效率。
- 杨晓燕牛媛邸师红代超韩鹏鹏史清梅
- 关键词: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 常用血小板抗体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选用国内外常用的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技术(MASPAT)、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技术(MACE)、固相红细胞黏附技术(SPRCA)和微柱凝胶技术(MGIA)检测血小板抗体,对4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为临床开展血小板抗体检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择80例输注血小板达3次及3次以上者和15例正常献血员(对照组),以MASPAT法为参比方法,使用MACE、SPRCA和MGIA检测标本血小板抗体。结果 MACE法、SPRCA法与MASPAT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GIA与MASPAT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CE与SPRCA法敏感度与特异度均高于MGIA法,而SPRCA法较MACE法实验时间短,不需特殊仪器,且能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实验,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 牛媛陈志娇关浩杨晓燕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微柱凝胶技术
- miR-625经RAS信号通路对多发性骨髓瘤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基于肉瘤基因(RAS)信号通路研究微小RNA-625(miR-625)对多发性骨髓瘤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在60只大鼠中取15只作为空白组(A组)不建模,其余建立多发性骨髓瘤模型大鼠作为试验组,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B组)、过表达组(C组)、沉默组(D组)各15只,A组、B组做空白处理,C组、D组分别加入miR-625过表达质粒、miR-625 siRNA行过表达、沉默转染。观察各组大鼠RAS通路蛋白及肿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肿瘤体积、腹水量平均值、荷瘤重量平均值均高于空白组(P<0.05)。与A组相比,B、C组细胞增殖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表达量较高,细胞侵袭数、迁移数较多,细胞凋亡率、RAS、p-p38、Bax蛋白表达量较低(P<0.05)。与B、C组相比,D组大鼠肿瘤体积、腹水量平均值、荷瘤重量、细胞增殖率、RAS、p-p38、Bax蛋白表达量较低,细胞凋亡率、Bcl-2蛋白表达量较高,细胞侵袭数、迁移数较少(P<0.05)。结论:沉默miR-625可能通过抑制RAS信号通路,抑制多发性骨髓瘤大鼠恶性生物学行为。
- 牛媛关浩宁婧王莉刘娟陈丹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迁移
- 一种便携式血袋加温加压套装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血袋加温加压套装,包括血袋加温箱和包覆于血袋的血袋加压装置;血袋加压装置包括充气袋、与充气袋的相对两端连接的魔术贴、与充气袋的一侧连接的软布兜,充气袋的另一侧连接有挂绳且连通有充气球囊,软布兜上设有...
- 牛媛关浩
- 文献传递
- 电子交叉配血可行性探讨
- 目的: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和输血科计算机管理系统无缝连接情况下,电子交叉配血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通过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和输血科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受血者进行血型鉴定及不规者抗体筛查,传输、归档保存实验结果,评价输血前相容性检测...
- 陈志娇牛媛陈丹
- 关键词:输血治疗血型鉴定抗体筛查
- 文献传递
- 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短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对铜绿假单胞菌(PA)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22例PA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根据脓毒症治疗指南和实际病情开展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以及血清PD-1和PD-L1水平。结果122例PA脓毒症患者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及其他科室后28 d存活101例(82.79%,存活组),死亡21例(17.21%,死亡组)。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高血压比率、慢性阻塞性肺病比率、慢性肝病比率、APACHEⅡ评分、CD4^(+)、CD4^(+)/CD8^(+)、PD-1和PD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肝病)、APACHEⅡ评分、CD4^(+)/CD8^(+)、PD-1和PD-L1均是PA脓毒症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肝病)、APACHEⅡ评分、PD-1和PD-L1均是PA脓毒症患者短期生存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PD-1/PD-L1信号通路对PA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影响,该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上调可增加PA脓毒症患者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风险。
- 关浩牛媛刘强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脓毒症临床预后
- 综述血小板抗体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对血小板抗原做了简单的介绍。从胎儿及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输血后紫癜、血小板输注无效及被动免疫血小板减少症等方面阐述了研究血小板抗体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成熟起来,主...
- 牛媛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安全控制
- 婴儿ABO血型正反定型及血型抗体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统计不同月龄的婴儿ABO血型正反定型相符及血型抗体产生情况,探讨血型抗体在婴儿ABO血型鉴定的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全自动法或手工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898例1周岁内婴儿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检测。结果 898例标本正反定型符合率为54.1%(486/898),由于相应血型抗体未产生而造成的正反定型不一致者分别为:A型149/278,B型129/296,O型抗A(-)89/324,抗B(-)128/324,抗A检出率(43.9%)高于抗B检出率(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血型检测应同时进行正反定型;正反定型符合率和年龄非正相关;新生儿抗A检出率高于抗B检出率,说明抗B(-)是造成婴儿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因素。
- 牛媛陈志娇关浩陈丹
- 关键词:血型鉴定抗A抗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