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苇杭
- 作品数:46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更多>>
- 盛世末年的“演出”——从戏曲发展流变看三国戏在清宫的盛行被引量:1
- 2014年
- 清宫在清末盛演三国戏,除了其政治军事价值、"关羽崇拜"的政治凝聚力、皇族对戏曲的喜爱及三国戏自身的丰厚积累等外部原因,更在于昆、京剧种特色的差异以及花雅之争中花胜于雅的结果。综合戏曲史、接受史和清宫演剧史来看,清末盛行三国戏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与戏曲发展演变史息息相关,与京剧剧种特色和演员个人才华有关,是民间观剧时尚、欣赏口味的变化在宫庭中的投射。
- 戴力芳潘苇杭
- 关键词:清宫昆山腔徽班三国戏
- 论辨文旨趣:使人信从我的观点被引量:2
- 2014年
- 笔者在《语文建设》2013年第六期“学术前沿”栏目发表了《论辨文是广义的驳论文——立论文与驳论文关系新探》一文,对于“论辨文”这一类文本进行了介绍,现再对论辨文的写作要点展开阐述。笔者认为,论辨文的旨趣为“使人信从我的论点”,该文类的基本性质是说理,写作的重心是明观点、讲道理——阐述论点、以理服人。
- 潘苇杭潘新和
- 关键词:论辨旨趣写作要点驳论文学术前沿语文建设
- 儿戏不如的“供料作文”之“料”——从2013年高考作文题看材料观之误导被引量:1
- 2013年
- 2012年高考作文,我们批评了“供料作文”题型的“命意”(材料寓命题者之“意”)特点,认为它造成了学生“被立意”。今年,我们则聚焦在作文题所供之料对学生议论写作材料观的误导上:“被立意”是“被供料”使然。如果说“被立意”窒息了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么,“被供料”则是掏空了“精神思想”之根基。这使学生误以为命题者所供的零散、失真甚至杜撰、谬误的材料,便是论点——思想得以产生之资料。从而使议论文的论点——思想,失去其博大、深厚的学养积淀的依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2Jk,成了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的胡说。
- 潘苇杭潘新和
-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供料作文写作材料命题者
- 照着讲:草创功高,瑕不掩瑜——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研究反思
- 2023年
- 《传统语文教学初探》乃张志公先生毕生奇勋。尽管其“照着讲”未尽如人意,亦功不唐捐。他在传统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小步,是语文界迈向治学之途的一大步。他做得怎样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后学应铭记这位先行者,步其踵武,砥砺前行。
- 潘苇杭潘新和
- 关键词:史论
- 语文课程“表现—存在本位”转向——育“立言”之志是治本之策被引量:1
- 2020年
- 当今语文界关注语文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殊不知,弄清楚语文课程是什么,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唯从本体论、价值观认知,从顶层设计上返璞归真,才是治本之策。语文课程自白话文转型以来,皆以杜威的实利主义、工具主义为指导思想,形成"阅读—生存本位"教育范式,以培养"语用"技能(即以培育文本阅读技能与应用文、应试文写作技能为重),"应付生活"(生活—生存本位)之需为课程定位,至今仍如是。
- 潘苇杭潘新和
- 关键词:实利主义教育范式写作技能治本之策
- 福州对京剧传播的贡献
- 2005年
- 福州扩大了南派京剧的传播,加深了京剧在东南地区的影响力,并推动了京剧的对台、对外传播,对京剧艺术的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
- 潘苇杭
- 关键词:京剧
- 语文核心素养之动机、价值观素养——以言语生命、德性教育为首务被引量:12
- 2016年
- 语文课程目的是培育言语素养,语文素养实即言语素养。在言语五大素养——动机、价值观素养,知、情、意素养,体式素养,行为素养,创制力素养中,动机、价值观素养是首要的,因为“态度(动机、价值观)决定一切”。
- 潘苇杭潘新和
- 关键词:语文素养价值观德性教育生命课程目的
- 道之文:哲理探索题在崛起——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导向与对策被引量:1
- 2023年
- 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从交际语境、任务驱动题向哲理探索题转型;走出浅表语用,向深层抽象分析进取,以“道之文”为指归。对策:对标诚、道、时、势教学,升华言语才能,培育写作理性智慧。
- 潘苇杭潘新和
-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 明日教育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 2018年
- 人工智能研发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的热点,我国已经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我们无法预料,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博弈谁是最后赢家。我们只知道,多米诺骨牌已经开始倒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一大半现有职业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人能做些什么?学校、教育、教师能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
- 潘苇杭潘新和
-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多米诺骨牌赢家博弈
- 一切论辨文都是广义的驳论文——立论文与驳论文关系新探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中的“论辨文”,指的是以“论辨”为基本特征的一类文本,包含诸多相关体式,与语文界所谓的议论文或论述类文本相近。因为“论辨”之“辨”,更能体现该文类重在分析、甄别、思辨的思维特点,故加以正名。
- 潘苇杭潘新和
- 关键词:驳论文论辨思维特点议论文文本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