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正文

作品数:36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文学
  • 6篇研究会
  • 6篇文学研究
  • 6篇文学研究会
  • 5篇小说
  • 4篇文学观
  • 3篇代文
  • 3篇新文学
  • 3篇叙事
  • 3篇女性
  • 3篇女性主义
  • 3篇启蒙
  • 3篇文学观念
  • 3篇误读
  • 3篇写作
  • 3篇后现代
  • 2篇学史
  • 2篇艺术
  • 2篇哲学
  • 2篇中国新文学

机构

  • 23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31篇潘正文
  • 1篇项耀瑶

传媒

  • 3篇文学评论
  • 2篇语文建设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晋阳学刊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东岳论丛
  • 1篇外国文学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海学刊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年中国新文学的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争鸣(续一)——“道德形而上主义”之争与文学的两难选择
2004年
张光芒的《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一文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论争。在此文中,张光芒从现象学角度出发,认为启蒙之所以至今仍是“未完成时”。是因为它一直未从事道德形而上的建设,超越性维度的缺失导致启蒙的根基只能建立在沙滩上,作为“反启蒙”文学的“红色经典”对于当下文学建设可资借鉴的地方恰好在于它具有道德形而上的超越性“形式”^[1]。
潘正文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道德形而上伦理革命
女性主义误读与90年代女性文学天平的倾斜被引量:2
2004年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在接受女性主义理论时存在着严重的误读,只片面地接受了女性“身体写作”的部分成果,而抛弃了女性主义的多元维度。其“零度写作”不仅丧失了女性主义从事妇女解放的批判性立场,而且蜕变成为了“性”消费主义的借口,致使女性主体被性游戏消解。而解救之道则在于重新回到女性主义的多元维度,重立女性主体。
潘正文
关键词:女性主义误读后现代身体写作零度写作
“后现代”误读与当代文学的困境被引量:5
2004年
本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界在理解“后现代主义”时,抽空了其巨大的理性文化背景,而造成了严重的误读。由于这种误读,“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表现完全丧失了其原初的解放性意义,而成了市场和欲望的同谋。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作家批判立场的丧失和审美表达被欲望展示所代替:晚生代作品的肉身消费,女性主义文学的天平向女“性”商业主义倾斜,反腐小说自身走向腐化。而解救之道则在于重新回到启蒙的批判立场和审美的灵性向度。
潘正文
关键词:后现代误读晚生代女性主义反腐小说
创造社先锋姿态的困境与转型被引量:5
2005年
创造社是一个先锋性质的文学社团,但其非理性自我与内在的道德律令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从而导致创造社文学的审美品格主要体现为“焦灼”,而不是浪漫和感伤。这种内在矛盾与当时国内无序的社会现实,使得创造社无法从艺术先锋本身找到出路,因此创造社最终转向了对“革命先锋”的倡导。
潘正文
关键词:创造社先锋艺术焦灼
从2023年高考作文谈“教—学—评”一体的写作教学被引量:1
2023年
结合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实施以来的作文趋向,通过对2023年高考作文的分析,提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为目标,以“教—学—评”一体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品质的方案,主张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为一,通过日积月累的能力训练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潘正文
关键词:高考作文
浙东文化传统与周氏兄弟“为人生”文学的奠基被引量:1
2009年
奠定了中国新文学"为人生"方向的周树人、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无论是在翻译对象、翻译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在翻译文体上,都不止于日本文坛和欧洲文学的影响,其中还包含着浙东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内源性"因素。浙东文化传统中的"人本"思想,及其对"既成道德的反抗"传统、"求真务实"精神及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启蒙性特征,都为周氏兄弟"为人生"的翻译选择和审美取向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潘正文
关键词:《域外小说集》
新文学的诸种现代性——论“五四”社团文学主流形态之差异被引量:2
2007年
在决定“五四”社团文学主流形态之差异的因素中,除了外来文化、文学思潮的“影响”之外,还存在着“发生论”的问题。因为新文学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作家群各不相同的现代性构想和体验起着巨大的作用。《新青年》、文学研究会、创造社主流文学形态的异质构造,与这三个群体对于启蒙现代性、乌托邦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各自偏向密切相关。
潘正文
关键词:启蒙现代性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审美现代性
浙西文化与徐志摩的诗风
2014年
从浙西地域文化传统的角度对徐志摩诗风的"轻柔""多情""飘逸"进行了文化溯源性探讨,可以发现:它与浙西文化的"水性"品格、"尊情"传统、"尚自由"的风尚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徐志摩诗风中的"艳""俗",显然受到过江南宫体诗、艳情诗的影响,但其却不失"雅"的品格,这与浙西文化追求的"雅俗共济"与"醇雅清空"的特点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
潘正文项耀瑶
关键词:诗风
从《小说月报》看近现代小说从全知叙事到限制性叙事的演变被引量:1
2017年
自"五四"时代,礼拜六派等受到新文化界的批评之后,学界普遍认为,前期《小说月报》主要属于传统的俗文学范畴,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并没有作出多少贡献。但是,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并非是自"五四"一蹴而就的,从前期《小说月报》中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小说从全知叙事为主向限制性叙事过渡的轨迹,后期《小说月报》则对来自西方现代小说的限制性叙述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在这一前一后之间,可以看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现代转型的完整链条。
潘正文
关键词:全知叙事
小说的“叙述”与“诗意乌托邦”——评张学昕新著《唯美的叙述》被引量:1
2006年
潘正文
关键词:小说评论诗意乌托邦艺术感觉当代作家心灵空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