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攀

作品数:9 被引量:13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氮素
  • 2篇土壤
  • 2篇农药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潮土
  • 1篇氮库
  • 1篇稻纵卷叶螟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动物群落结构
  • 1篇多菌灵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游离脯氨酸
  • 1篇有机氮
  • 1篇有机无机
  • 1篇有机无机肥
  • 1篇设施菜地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9篇潘攀
  • 5篇张建峰
  • 5篇李玲玲
  • 5篇姜慧敏
  • 5篇杨俊诚
  • 3篇李树山
  • 2篇张水勤
  • 2篇沈飞
  • 2篇郭俊娒
  • 2篇张建华
  • 2篇刘恋
  • 2篇邓仕槐
  • 2篇张建华
  • 1篇周国民
  • 1篇董国政
  • 1篇胡林
  • 1篇郑晓明
  • 1篇路超

传媒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农业大数据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优化施氮模式下设施菜地氮素的利用及去向被引量:21
2013年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化肥氮高强度投入造成的肥料资源浪费和土壤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以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典型区山东寿光为研究基地,在该区域3年减施氮肥模式对农学、肥力和环境效应影响的定位试验基础上,应用15N示踪技术,对筛选出的氮肥优化模式进行验证,并定量化地研究氮肥基于C/N调控和基于水分调控的优化模式下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去向,以期为设施菜地合理的氮素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试验设2个处理,1)农民习惯施氮模式(FP);2)优化施氮模式(OPT)。研究结果表明,OPT处理的番茄地上部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均高于FP,作物吸收氮只有20%左右来自化肥氮;与FP相比,OPT处理的化肥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土壤中残留氮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FP和OPT处理在0—100 cm土层中的残留量分别为N 536.9和340.3 kg/hm2,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随着深度的增加,累积量有所减少,OPT处理显著降低了各土层硝态氮的累积(P<0.05);除了作物吸收和土壤残留的氮,FP和OPT处理中分别有32.4%和8.2%的化肥氮以各种途径损失,OPT处理氮素损失率比FP低24.2个百分点。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优化施氮模式对化肥氮的吸收、利用及减少化肥氮的损失方面均优于农民习惯施氮模式。
姜慧敏张建峰李玲玲李树山张水勤潘攀郭俊娒刘恋杨俊诚
关键词:15N示踪设施菜地
稻纵卷叶螟飞行行为及与生殖的互作关系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的重大农业害虫,其每年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针对当前我国稻纵卷叶螟为害猖獗、发生规律不明确以...
潘攀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飞行能力飞行肌甘油三酯
文献传递
一种面向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棉花常见病害训练数据集
2023年
深度神经网络是棉花病害智能识别的一种重要方法。覆盖更多病害、土壤和环境信息的科学数据既是此类方法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前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本文提出的棉花病害数据采集自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坡田洋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中的棉花种植田块,覆盖了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褐斑病和枯萎病四种常见棉花病害,包括3453张高分辨率的健康叶片和不同生长阶段的病叶图像。所有样品获取均采用田间随机采样方式,经筛选后由10名棉花病理学专家进行鉴定与标注,同时另选20名标注者对标注后图像进行随机重复标注以检测质量,Vision Transformer模型被引入以进一步验证数据集的稳定性。相对于其他同类数据集,当前数据集数据采集于复杂的田间环境,覆盖了常见棉花病害且具有高分辨率,可更好地服务于棉花病害智能识别模型、算法的研究、训练与验证。
赵鸿鑫邵明月潘攀潘攀牟强贺子康张建华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图像识别技术
吡虫啉和多菌灵单施及同时施用对番茄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山东寿光当前普遍栽种的两个番茄品种中杂9号和中杂106号为指示植物,研究了当地施用较典型的杀虫剂吡虫啉和杀菌剂多菌灵单施及同时施用对番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吡虫啉在0~0.07 mg.L-1范围内、多菌灵在0~0.4 mg.L-1范围内,无论单施或同时施用对两个番茄品种的植株鲜重和叶绿素含量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吡虫啉超过0.14 mg.L-1、多菌灵超过0.8 mg.L-1,随着单施或同时施用浓度的提高,对两个番茄品种的植株鲜重和叶绿素含量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且中杂9号番茄对吡虫啉和多菌灵的耐受性高于中杂106号番茄。如中杂106号番茄B2.8D1.6处理的植株鲜重仅为B0.035D0.2处理的20%,B2.8D1.6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仅为对照处理的8%。两种番茄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吡虫啉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多菌灵在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对其影响不显著。吡虫啉和多菌灵单施或同时施用均显著提高了中杂9号番茄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而中杂106号番茄由于本身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农药的施用对其酶活性影响并不显著。两种番茄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比较高,施用农药对二者影响相对较小。单施B2.8、单施D1.6以及同时施用B2.8D1.6后中杂106号番茄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分别是对照处理的2.4、2.4倍和2.6倍。
董国政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李玲玲李树山潘攀路超
关键词:吡虫啉多菌灵叶绿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游离脯氨酸
深度学习在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鉴定上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的精准鉴定是筛选和培育作物抗病性品种的关键环节,是安全有效防治作物病害的重要方式,也是野生种质资源异位保存和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工作量巨大,且严重依赖于调查人员的主观判断,快速、准确的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化鉴定方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方法的快速发展与大量应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鉴定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以水稻3大病害(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为例,从阐述其抗病性鉴定的规范标准和传统抗病性鉴定方法出发,随后从病害检测、病害分割和病害危害程度评估3方面综述了深度学习在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智能鉴定中的研究进展,凝练了深度学习在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情况和面临的难点与挑战,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深度学习在作物及其近缘种抗病性鉴定中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潘攀潘攀张建华张建华胡林郑晓明周国民
关键词:作物近缘种种质资源鉴定抗病性
有机无机肥氮素对冬小麦季潮土氮库的影响及残留形态分布被引量:28
2013年
利用15N分别标记有机肥和化肥,通过小麦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源氮素在典型潮土中向土壤有机氮和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各形态的转化与分配。结果表明:(1)土壤全氮受有机肥影响显著。有机肥处理土壤全氮显著提高24.8%(P<0.05),其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增加了59.0%和120倍;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全氮提高13.7%,其中硝态氮增加了84.5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化肥处理对土壤全氮包括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有一定提高,但差异性检验不显著。(2)外源氮对土壤有机氮影响明显。与对照相比,不同施氮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各形态有机氮的含量,有机肥处理土壤酸解性有机氮和酸解性铵态氮显著增加(P<0.05),分别提高了25.3%和39.3%;不同施氮处理各形态有机氮占全氮的比例变化较小,处于动态平衡中。(3)来自不同肥料的外源氮对土壤有机氮含量变化的贡献不同。外源化肥氮直接影响土壤酸解性铵态氮和非酸解性有机氮含量的变化,残留化肥氮分别占这两种形态有机氮含量的7.8%和5.2%;外源有机氮对土壤非酸解性有机氮和酸解未知氮含量的变化起主导作用,残留有机肥氮分别占这两种形态有机氮含量的5.0%和4.5%;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情况下,在土壤酸解未知氮含量的变化中有机肥氮起主要作用,残留有机肥氮占酸解未知氮含量的18.0%。(4)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变化均主要由外源氮转化而来。在化肥处理中分别有27%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来自外源化肥氮的转化,有机肥处理中分别有8%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来自外源有机肥氮的转化,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分别有5%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来自外源有机肥氮的转化。(5)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提高土壤有机肥氮素的残留并促进其向土壤酸解性铵态氮和酸解未知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等有效形态转化,从而提高有机肥的有效性,减少环境风
李树山杨俊诚姜慧敏张建峰李玲玲张水勤潘攀郭俊娒刘恋
关键词:潮土有机氮无机氮
典型缓/控释肥料包膜材料的土壤生态影响研究
缓/控释肥料常年大量施用后残留的包膜材料可能带来环境问题,本文选择树脂和水溶性聚合物2种典型的缓/控释肥料包膜材料,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三类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田间原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种典型缓/控释肥...
潘攀
关键词:潮土红壤性水稻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细胞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土壤-植物体系中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53
2011年
农药、重金属已成为当今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污染物质,国内外科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卓有建树的研究,特别是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通过就农药和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土壤酶活性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进行的综合分析和阐述,系统剖析了其产生毒害机理和影响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相关研究中有待加强的重点,包括农药对非靶标生物毒害机理、农药降解中间产物的环境风险以及农药和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理等。
潘攀杨俊诚邓仕槐姜慧敏张建峰李玲玲沈飞
关键词:农药重金属土壤环境
重金属与农药复合污染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7
2011年
农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质量息息相关,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环境污染已不再是单一污染的理想状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较为突出,尽管总体研究还较薄弱,但也逐步成为近年来农业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环境行为、交互作用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动态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一些研究热点和需要强化的方向进行展望。
潘攀杨俊诚邓仕槐姜慧敏张建峰李玲玲沈飞
关键词:重金属农药复合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