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子宫
  • 3篇肿瘤
  • 3篇子宫内膜
  • 3篇细胞
  • 3篇细胞学
  • 3篇内膜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预后
  • 2篇预后关系
  • 2篇上皮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内膜癌
  • 2篇宫内膜癌
  • 2篇META分析
  • 1篇低度
  • 1篇低度鳞状上皮...
  • 1篇碘水
  • 1篇性病
  • 1篇胰岛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沈艳
  • 3篇杨锐
  • 3篇汪宏波
  • 2篇武静
  • 1篇刘静
  • 1篇曾俊超

传媒

  • 2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1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探析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及相关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根据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IGFs与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相关的数据。应用Stata 12.0统计软件采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式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11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1580例正常人群。合并分析结果显示IGF-1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呈负相关[OR=0.77,95%CI(0.60,0.99),P=0.043],而IGF-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关联[分别为OR=1.59,95%CI(0.50,5.06),P=0.428;OR=1.05,95%CI(0.59,1.89),P=0.864;OR=0.86,95%CI:(0.52,1.43),P=0.559]。结论IGFs家族中,IGF-1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保护因素,但仍需更多前瞻性研究进行论证。
夏露沈艳肖西悦刘静赵晓洁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META分析
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筛查在因良性病变全子宫切除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后的阴道残端液基细胞学检测(LC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2013年1月—2016年8月进行过妇科体检的24 239位女性的细胞学筛查结果,比较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者(1 118例)和未行此术者(23 121例)中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的发生率,并评估异常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在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者中,LCT结果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s)者约6.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者约0.5%,而在未切除全子宫者中,LCT结果为ASCs及LSIL者分别约14.7%、1.9%,两组中ASCs及LSIL的风险比(95%CI)分别为0.4(0.3~0.6)、0.2(0.1~0.6),子宫切除组细胞学结果的异常与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因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后的阴道残端LCT结果中,ASCs及LSIL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未行此术者。术后进行常规LCT筛查临床意义不大。
沈艳李慧卉杨锐夏静
关键词:非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糜烂”样外观与年龄、细胞学筛查、人乳头瘤病毒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的分度与年龄、宫颈细胞学筛查、人乳头瘤病毒结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8月在武汉协和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过妇科体检的23 361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细胞学筛查(LCT)、人乳头瘤病毒检查(HPV),并分别按照宫颈"糜烂"样外观的表现、LCT结果、HPV结果及年龄分组进行研究。结果LCT结果异常占19.4%(4 192/23 361),HPV高危亚型阳性占9.3%(134/1 439)。各"糜烂"组中,LCT结果的异常及HPV高危亚型阳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的不同,宫颈外观的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宫颈糜烂"是LCT结果正常与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宫颈糜烂"程度的加重以及年龄的增长可增加LCT异常的风险,同时宫颈外观的异常程度随着年龄增加有减轻趋势,而HPV高危阳性率则随着其程度增加而增加。
沈艳杨元仙李慧卉杨锐夏静
关键词: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年龄人乳头瘤病毒
长链非编码RNA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系统评价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0月9日,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生存相关数据。应用Revman 5.3及Stata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1篇中文、8篇英文),包含7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ncRNAs高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OR=2.41,95%CI:1.11~5.25,P=0.03)、组织学分级(OR=2.01,95%CI:1.19~3.41,P=0.009)、肌层浸润(OR=2.29,95%CI:1.16~4.51,P=0.02)及淋巴结转移(OR=4.00,95%CI:2.40~6.66,P<0.000 01)均显著相关;与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均无关(P>0.05);与lncRNAs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患者OS较短(HR=2.43,95%CI:1.55~3.80);亚组分析HOTAIR高表达与OS相关(HR=3.73,95%CI:1.21~11.49)。结论:lncRNAs高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lncRNAs表达越高、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越高、肌层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风险亦增加,总生存期缩短,预后越差。
沈艳肖诚瑀廉然芳罗攀武静汪宏波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子宫内膜肿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META分析
武汉地区成人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统计武汉地区成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及尿碘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12月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4191例。根据尿碘水平不同,将所有受试者分为碘缺乏组(711例,尿碘<100μg/L)、碘适量组(2951例,尿碘100~299μg/L)及碘过量组(529例,尿碘≥300μg/L)。根据是否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再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无结节组(2658例)和结节组(1533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甲状腺功能指标、尿碘水平及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与尿碘和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甲状腺结节的总检出率为36.58%,尿碘中位数为172.00μg/L。男性受试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低于女性,尿碘中位数高于女性(P<0.001);不同年龄段受试者结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不同年龄段受试者尿碘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节组碘缺乏受试者TSH水平明显高于无结节组同一尿碘水平,碘适量受试者FT3水平低于无结节组同一尿碘水平(P>0.05)。尿碘水平<50μg/L及尿碘水平≥450μg/L受试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尿碘水平患者(P<0.05)。同一尿碘水平男性受试者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50~59岁受试者最高,≤29岁和≥70岁受试者最低;同一尿碘水平女性受试者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40~49岁受试者最高,≥70岁受试者最低(P<0.05)。不同尿碘水平男性≤29岁、40~49岁及50~59岁受试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在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碘适量组和碘过量组≤29岁男性受试者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均高于同年�
沈艳但超曾俊超徐信杨锐
关键词:尿碘甲状腺结节影响因素检出率
子宫平滑肌肉瘤系统治疗被引量:2
2018年
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sarcoma,uLM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间质肿瘤,其发病率低,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即使是早期治疗,仍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风险。该疾病的术前诊断较困难,不如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有很好的诊断手段,术中存在治疗不足或治疗方式不恰当的情况,因此该疾病的预后较差。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术后的辅助治疗方案有很多,如辅助放疗、辅助化疗、靶向治疗、联合治疗或者进行随访观察,由于发病率低、研究的数量少以及疾病进展较快,迄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且辅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临床获益较少。综述uLMS系统治疗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在辅助治疗、转移病灶中以及意外中发现该疾病的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意见。
罗攀沈艳华腾汪宏波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肉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肿瘤治疗方案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及其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是否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腹腔内播散及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lsevier、CNKI等数据库,搜集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进行和未进行宫腔镜检查的随机对照或病例对照实验。采用Rev Man 5.3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共71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宫腔镜检查组与未行宫腔镜检查组比较,不增加患者癌细胞腹腔内播散的风险(OR=1.61,95%CI为0.94~1.43,P=0.18)。宫腔镜检查组中,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与采用的膨宫介质相关,液体膨宫介质增加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阳性率,且使用盐水时最显著(OR=1.54,95%CI为1.08~2.19,P=0.02)。对3篇文献合并分析两组的5年总存活率及无病生存率,HR分别为1.28(0.75~2.17)和1.17(0.63~2.1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行宫腔镜检查能提高诊断准确性,且不增加癌细胞的腹腔内播散,亦无证据表明宫腔镜检查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是较理想的检测手段;盐水等液体介质是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的高危因素之一,应慎用。
沈艳罗攀肖诚瑀廉然芳武静汪宏波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癌腹腔冲洗液肿瘤细胞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