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永鑫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乙烯
  • 5篇偏氯乙烯
  • 5篇氯乙烯
  • 5篇聚偏氯乙烯
  • 5篇共混
  • 5篇PVDC
  • 3篇共混材料
  • 3篇丙烯
  • 2篇低密度聚乙烯
  • 2篇对苯二甲酸
  • 2篇对苯二甲酸乙...
  • 2篇乙二醇酯
  • 2篇乙烯-辛烯共...
  • 2篇热稳定
  • 2篇辛烯
  • 2篇辛烯共聚物
  • 2篇聚对苯
  • 2篇聚对苯二甲酸
  • 2篇聚对苯二甲酸...
  • 2篇聚对苯二甲酸...

机构

  • 1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沈永鑫
  • 10篇张雯
  • 10篇张华集
  • 10篇陈晓
  • 6篇甘晓平
  • 2篇陈鹏
  • 1篇杨莉莉
  • 1篇林美娟
  • 1篇王文
  • 1篇黄丽梅
  • 1篇曾丽

传媒

  • 4篇塑料科技
  • 2篇中国塑料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应用化学
  • 1篇聚氯乙烯
  • 1篇塑料助剂

年份

  • 5篇2012
  • 6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回收LDPE/PVDC复合薄膜制备共混材料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回收低密度聚乙烯/聚偏氯乙烯(LDPE/PVDC)复合薄膜为基体材料,低密度聚乙烯接枝丙烯酸(LDPE-g-AA)为相容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再加入液体钙-锌(Ca-Zn)热稳定剂,通过混合、挤出、注塑工艺制备共混材料。采用刚果红法分析了Ca-Zn稳定剂对复合薄膜中PVD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微观形态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2份Ca-Zn稳定剂后,共混材料的刚果红试纸起始变色时间和完全变色时间分别延长了67 s和354 s,起始变色温度和完全变色温度分别提高了8℃和11℃;含3%LDPE-g-AA的共混材料,PVDC嵌入LDPE材料中,相容性明显改善,其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吸油率下降;含20%LLDPE及3%LDPE-g-AA的共混材料,其拉伸强度为14.43 MPa、断裂伸长率为389.11%、缺口冲击强度为29.51 kJ/m2、吸油率为14.40%,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优良。
张华集沈永鑫陈晓张雯曾丽
关键词:低密度聚乙烯聚偏氯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材料
rPET/POE/LDPE-g-A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5
2011年
以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rPET)为基体材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材料,丙烯酸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AA)为增容剂,制备了rPET/POE/LDPE-g-AA复合材料。分析了POE、LDPE-g-AA对rPET玻璃化转变温度、断面相结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OE,rPET/POE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有所下降,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含质量分数2.0%LDPE-g-AA的rPET/POE/LDPE-g-AA复合材料,其结晶温度升高,结晶速率加快,与纯rPET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提高249.3%,断裂伸长率提高17.2倍,柔韧性大幅度提高。
甘晓平张华集陈晓张雯沈永鑫
关键词:乙烯-辛烯共聚物复合材料
马来酸二辛基锡对PVD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
2011年
以马来酸二辛基锡(DOTM)为热稳定剂,对聚偏氯乙烯(PVDC)热稳定体系进行研究,采用刚果红法和热失重分析测试了DOTM用量对PVDC热分解脱氯化氢变色温度、变色时间以及热失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纯PVDC受热后易分解,含3质量份DOTM的PVDC,其刚果红试纸起始变色温度和完全变色温度与纯PVDC相比分别提高了16℃和19℃,试纸起始变色时间和完全变色时间分别延长了563s和1 308s,恒温热重损失率降低了35.2百分点,等速升温热失重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速率峰对应温度分别提高了54℃和63℃,热分解温度和耐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沈永鑫张华集陈晓张雯甘晓平
关键词:聚偏氯乙烯刚果红法热失重分析
PE-LD/PVDC/PE-LD复合薄膜回收料制备共混材料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以废旧低密度聚乙烯/聚偏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PE-LD/PVDC/PE-LD)复合薄膜为基体材料,液体钙-锌(Ca-Zn)为热稳定剂,氯化聚乙烯(CPE)为相容剂,制备了PE-LD/PVDC/CPE共混材料,并对其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阻透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加入1.2份液体Ca-Zn稳定剂,刚果红试纸起始变色温度和完全变色温度分别提高了8℃和11℃,刚果红试纸起始变色时间和完全变色时间分别延长了67s和354s,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大幅度提高;含4.5%CPE的共混材料中,PVDC嵌入PE-LD中,相容性好,与未添加CPE的材料相比,其断裂伸长率提高了76.70%,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30.01%,吸油率下降了33.61%,柔韧性和阻透性能明显提高。
沈永鑫张华集张雯陈晓杨莉莉
关键词:聚偏氯乙烯回收料
钙锌复合稳定剂对PVD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钙锌复合稳定剂(Ca-Zn)为稳定剂,对聚偏氯乙烯(PVDC)热稳定体系进行研究,采用刚果红法和热失重法测试了Ca-Zn含量对PVDC热分解脱氯化氢变色温度、变色时间以及热失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纯PVDC受热后易分解,含4质量份Ca-Zn的PVDC,其刚果红试纸初始变色温度和完全变色温度与纯PVDC相比分别提高了18℃和24℃,试纸初始变色时间和完全变色时间分别延长了199s和804s,恒温热失重质量损失率降低了36.2%,等速升温热失重初始分解温度和最大速率峰对应温度分别提高了58.5℃和60℃,热分解温度和热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张华集沈永鑫张雯陈晓陈鹏
关键词:钙锌复合稳定剂聚偏氯乙烯热稳定性
r-PET/TPV/LDPE-g-AA共混合金材料的研究
2012年
以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为增韧材料,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为基体材料,丙烯酸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AA)为相容剂,制备r-PET/TPV/LDPE-g-AA共混合金材料。用DMA、DSC、SEM分析TPV及LDPE-g-AA对r-PET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性能、断面相结构的影响,测试了共混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20%TPV,r-PET/TPV共混材料的熔融温度下降4.85℃,结晶温度提高了2.44℃,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略有下降;加入LDPE-g-AA,r-PET/TPV共混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TPV球状粒子嵌入r-PET基体材料中,相容性提高;含2.5%LDPE-g-AA的r-PET/TPV/LDPE-g-AA共混合金材料,与纯r-PET相比,熔融温度下降7.19℃,断裂伸长率提高133.28%,缺口冲击强度提高59.39%,柔韧性较大幅度提高。
张华集甘晓平陈晓张雯沈永鑫
关键词:TPV合金材料
TPV及PP-g-MAH对回收PET的改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相容剂,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为基体材料,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TPV)为增韧材料,制备了rPET/TPV/PP-g-MAH共混物。用SEM、DMA及DSC分析了TPV及PP-g-MAH对rPET断面结构、储能模量和结晶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9.95%TPV后,rPET/TPV共混物的熔融温度下降了2.33℃,结晶温度提高了2.82℃,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略有下降;加入PP-g-MAH后,TPV球状粒子嵌入rPET基体材料中,共混物的相容性提高,储能模量明显增大,刚性增强,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有所提高;与纯rPET相比,含1.8%PP-g-MAH的rPET/TPV/PP-g-MAH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29.06%,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47.02%。
张华集甘晓平张雯陈晓沈永鑫
关键词: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增容改性
稀土β成核剂对PP/OBC共混体系力学和结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均聚聚丙烯(PP)为原料,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为增韧材料,稀土化合物(WBGⅡ)为β成核剂制备了PP/OBC共混体系,分析了WBGⅡ对PP/OBC共混体系结晶性能、晶型和晶体形态的影响,并测试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OBC含量的增加,PP/OBC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之下降;含1.0%WBGⅡ母粒、15%OBC的PP/OBC共混体系,在152℃附近出现β晶型的特征熔融峰,结晶温度比纯PP提高了10.88℃,β晶型相对含量为21.94%,PP球晶尺寸减小,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64.82%和367.66%。
陈鹏张华集张雯陈晓沈永鑫
关键词:聚丙烯稀土Β成核剂力学性能
有机相CdTe量子点/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体系的发光性质被引量:2
2011年
以十二烷基硫醇为稳定剂,在有机相中合成了平均粒径为4.5 nm的有机相CdTe量子点。以三异丙氧基铕,有机相CdTe量子点为原料,用本体聚合反应得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聚合物介质,将量子点与聚合物溶液或稀土铕离子、量子点与聚合物溶液分别通过范德华力或离子配位作用直接复合,分别得到Cd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CdTe/铕/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得到的CdTe量子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溶液或薄膜在紫外到可见光区激发下均能发出很亮的红光,当稀土铕离子同时与量子点直接复合到聚合物中时,聚合物的溶液和薄膜仍可以发出量子点的发光,但其荧光相对强度下降,说明稀土铕离子与CdTe量子点的发光均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猝灭。
王文林美娟沈永鑫黄丽梅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r-PET/POE/EAA共混材料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以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PET)为基体材料,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为增韧材料,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为相容剂,制备了r-PET/POE/EAA共混材料。用DSC、SEM分析了POE及EAA对r-PET结晶性能、断面结构的影响,并测试了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12%POE后,r-PET/POE共混材料的熔融温度降低了1.76℃,结晶度降低了16.49%,断裂伸长率及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提高,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略有下降;在r-PET/POE共混材料中加入1.5%EAA后,POE球状粒子嵌入r-PET基体中,二者相容性提高,结晶速率加快;与纯r-PET相比,r-PET/POE/EAA共混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98.01%和227.45%柔,韧性也大幅度提高。
甘晓平张华集张雯陈晓沈永鑫
关键词: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共混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