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308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污泥
  • 8篇厌氧
  • 8篇反应器
  • 7篇厌氧氨氧化
  • 7篇氨氧化
  • 5篇颗粒污泥
  • 4篇UASB反应...
  • 3篇容积负荷
  • 3篇接种
  • 2篇厌氧氨氧化工...
  • 2篇厌氧颗粒
  • 2篇厌氧颗粒污泥
  • 2篇生物处理
  • 2篇生物脱氮
  • 2篇水生
  • 2篇水生物
  • 2篇脱氮
  • 2篇污泥颗粒
  • 2篇污泥颗粒化
  • 2篇污泥培养

机构

  • 10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0篇沈平
  • 9篇左剑恶
  • 7篇顾夏声
  • 6篇杨洋
  • 2篇杨洋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沼气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第三届全国环...

年份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厌氧氨氧化工艺及其污泥颗粒化的试验研究
沈平
关键词:生物脱氮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接种不同普通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研究被引量:38
2004年
采用 3套相似的小试UASB系统 ,分别接种普通厌氧颗粒污泥、普通厌氧颗粒污泥与好氧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以及河底污泥 ,以自配含NH+ 4 N和NO-2 N的废水为进水 ,分别经过 2 2 5d、2 2 0d和 2 5 0d的启动运行 ,均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过程 ,氨氮去除率都达到 80 %以上 。
杨洋左剑恶沈平顾夏声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接种污泥UASB反应器
UASB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污泥的种群分析被引量:34
2006年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克隆和实时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2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尽管2个反应器的接种污泥不同,但经过1年多的连续运行,二者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基本相同;Planctomycete克隆结果表明,相似的15个序列(〉99%)与已报道的3个属的厌氧氨氧化菌的序列均有较大距离(〈92%),而与具有厌氧氨氧化功能的KSU-1序列有97%的相似,amoA基因克隆结果表明,反应器中的部分好氧氨氧化菌属于β-Proteobacte,妇中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Nitrosomonas;实时PCR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细菌占细菌总量的27%-29%,好氧氨氧化菌约为5%.
杨洋左剑恶全哲学Lee Sung-taik沈平顾夏声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实时PCR
利用混合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方法
利用混合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方法,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由于污泥浓度低而造成的反应器容积负荷低和去除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均...
左剑恶杨洋沈平顾夏声
文献传递
利用混合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方法
利用混合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方法,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由于污泥浓度低而造成的反应器容积负荷低和去除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均...
左剑恶杨洋沈平顾夏声
文献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厌氧颗粒污泥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4年
本文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重点介绍和讨论了FISH技术在厌氧颗粒污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左剑恶杨洋沈平顾夏声
关键词:厌氧颗粒污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微生物组成菌种寡核苷酸探针
厌氧氨氧化工艺及其污泥颗粒化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厌氧氨氧化工艺是目前最经济简捷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本文以两种普通污泥分别接种两个UASB反应器,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和稳定运行,培养获得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工艺运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以厌氧颗粒污泥与好氧活性污泥的混合物以及河底沉积物分别接种启动运行两个小试UASB反应器,以含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无机配水为进水,分别经过115 d和210 d的运行,两个反应器均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过程,氨氮去除率分别达50%和70%,氨氮去除负荷达0.35和0.29 kgNH3-N/(m3·d),相应的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55%和67%;(2)在两个反应器随后146 d和306 d的稳定运行期间,工艺性能逐步上升,氨氮去除率分别达86%和95%,氨氮去除负荷达0.71和1.20 kgNH3-N/(m3·d),相应的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83%和92%,所产气体中氮气含量高于96%;厌氧氨氧化工艺对进水负荷的突然变化有一定抵抗能力,但温度和溶解氧对工艺性能影响较大;(3)在两个反应器中均获得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粒径约为0.6~1 mm,VSS/SS为0.6~0.8,颜色多呈棕黄色,也有少量小粒径颗粒呈红色,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颗粒中的优势菌为不规则球菌,与文献报道的厌氧氨氧化细菌类似;(4)在对颗粒污泥内部微观结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蜕变附着生物膜机理、无机晶核附着生物膜机理和自凝聚机理;(5)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其最适温度在30~35℃之间,最适pH约为8.2,溶解氧对工艺的抑制作用很强,其浓度应控制在0.01 mg/L以下,由河底污泥培养获得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在上述最适条件下,最高氨氧化速率可达0.184 mgNH3-N/(mgVSS·d);(6)进水中一定浓度的有机物会对厌氧氨氧化工艺产生较大影响,有机物的引入会导致反硝化反应,产�
沈平左剑恶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工艺污泥颗粒化UASB反应器生物脱氮工艺好氧活性污泥厌氧颗粒污泥
温度、pH值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05
2006年
通过厌氧氨氧化速率的测定研究了温度、pH值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污泥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pH值对污泥的厌氧氨氧化活性有明显影响,最佳温度为30~35℃,在20~30℃之间,厌氧氨氧化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修正的Arrhenius方程式描述;最佳pH值为7-5~8.3,在pH值为7.0~9.0之间,厌氧氨氧化速率与pH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双底物双抑制剂模型描述;厌氧氨氧化污泥中存在着异养反硝化菌,有机物的存在会导致其与厌氧氨氧化菌之间的基质竞争.
杨洋左剑恶沈平顾夏声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
接种不同普通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研究
本文采用三套相似的小试USAB系统,分别接种普通厌氧颗粒污泥、普通厌氧颗粒污泥与好氧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以及河底污泥,以自配含NH4+-N和NO2--N的废水为进水,在T=35℃,HRT分别为12h、8h和9h的条件下,分...
杨洋左剑恶沈平顾夏声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接种污泥UASB反应器
文献传递
接种不同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与运行被引量:39
2004年
采用两套相同的小试USAB系统,分别接种普通厌氧颗粒污泥与好氧活性污泥的混合污泥和河底污泥,以含NH4+和NO2-的自配废水为进水,在30℃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0h和7h的条件下,经过320d和264d的运行,均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过程,氨氮去除率达到95%和81%,亚硝酸氮去除率达到99 4%和88 5%,进水氨氮负荷达到1 25kgNH4+ N·m-3d-1和0 82kgNH4+ N·m-3d-1;污泥性状发生了较明显变化,在其中一个反应器中获得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污泥中主要存在形状不规则的细菌;两个反应器稳定运行时所去除的氨氮与亚硝酸氮的比值约为1 05,与文献报道有显著差别。
沈平左剑恶杨洋
关键词:污泥厌氧氨氧化氨氮去除率容积负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