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章勋

作品数:28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绿僵菌
  • 7篇基因
  • 5篇植物保护
  • 4篇蛋白
  • 4篇蛋白酶
  • 4篇水稻
  • 4篇罗伯茨
  • 4篇教学
  • 4篇病菌
  • 3篇稻纹枯病
  • 3篇致病
  • 3篇水稻纹枯病
  • 3篇水稻纹枯病菌
  • 3篇拟青霉
  • 3篇青霉
  • 3篇纹枯病
  • 3篇纹枯病菌
  • 3篇抗病
  • 3篇抗病性
  • 3篇克隆

机构

  • 28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省林业科...
  • 1篇安徽省微生物...

作者

  • 28篇汪章勋
  • 11篇檀根甲
  • 9篇黄勃
  • 5篇张立新
  • 5篇李淼
  • 4篇孟慧敏
  • 4篇周权
  • 3篇樊美珍
  • 3篇谢翎
  • 2篇王玉龙
  • 2篇江彤
  • 2篇李丹丹
  • 2篇李增智
  • 2篇张军
  • 1篇宛琼
  • 1篇李章海
  • 1篇朱虹
  • 1篇蒋磊
  • 1篇齐永霞
  • 1篇操海群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菌物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智慧农业导刊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6
  • 3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TP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分类与表达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利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并获得大豆TPS家族基因所有成员的全序列、基因结构和定位信息。利用序列比对对大豆TPS家族基因进行进化和分类分析,同时通过soybase大豆发育表达芯片数据库相关信息,对该家族基因成员的组织表达谱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基因组中含有20个TPS家族基因成员。系统发育分析将这些TPS基因分成了两个亚家族。基因定位分析表明,这些成员基因分别分布于大豆的14条染色体上。启动子分析表明,全部大豆TPS家族基因的启动子区都含有逆境反应顺式作用元件。转录水平芯片数据分析同时显示,大豆TPS家族基因大多在花、根、根瘤等组织中存在优势表达。该研究结果将促进大豆TPS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与利用。
谢翎汪章勋黄勃
关键词:大豆进化分析
粉拟青霉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比较了15株来自不同地域和寄主的粉拟青霉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它们在产孢量、生长速度、抗旱能力、抗紫外能力以及产胞外蛋白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粉拟青霉菌落生长和产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0℃.在此温度下,24 h孢子萌发率在80%~100%之间;此外不同菌株的抗旱力差异较大,Pf20抗旱能力最强,而Pf127的抗旱能力最弱.经紫外线照射5 min,菌株的萌发率在44%~81%范围内;不同菌株的产胞外蛋白酶水平差异较大,以Pf96最高,高达2.3.
汪章勋黄勃周权樊美珍李增智
关键词:粉拟青霉产孢量抗紫外胞外蛋白酶抗旱力
DNA甲基转移酶在罗伯茨绿僵菌生长、抗逆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DNA 甲基化作为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重要表观遗传机制,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布模式和作用差异显著.在真菌中,DNA 甲基化在调控多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罗伯茨绿僵菌是研究真菌侵染昆虫机制的一种模式系统,同时也是化学农药杀虫...
王玉龙汪章勋黄勃
关键词:DNA甲基转移酶生长性状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的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
2021年
为明确安徽省水稻纹枯病的遗传结构及致病分化,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标记技术和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安徽省15个市县的94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从18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重复性好、特异性高的引物对菌株进行PCR扩增,共产生51个ISSR分子标记,其中96.08%的片段具有多态性。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群体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数为1.3138,Shannon信息指数I均值为0.2699,Nei’s指数H均值为0.1817,种群基因分化系数平均值为0.4040,表明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分化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部。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采集地的菌株大多聚为一类,水稻纹枯病菌种群遗传谱系与其地理来源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水稻抗纹枯病的种质资源筛选以及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
侯冕汪章勋张立新李淼檀根甲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ISSR
甘薯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及其应用、甘薯病毒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甘薯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及其应用、甘薯病毒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属于甘薯病毒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马铃薯Y病毒属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潜隐病毒、甘薯G病毒和甘薯C病毒四种甘薯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进行比对...
汪章勋李晓彤李淼檀根甲
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
2021年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省15个地区的94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以明确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间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供试94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对吡唑醚菌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有菌株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在0.0409~1.2266 μg/mL之间,平均值为0.2721 μg/mL,其敏感性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EC50平均值0.2721 μg/mL作为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15个地区的菌株群体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显著,同一地区的菌株个体间差异较大;吡唑醚菌酯与噻呋酰胺、丙硫菌唑及井冈霉素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
檀立汪章勋张立新李淼檀根甲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吡唑醚菌酯敏感基线交互抗性
安徽省中籼稻品种抗病性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为明确安徽省主栽水稻品种对水稻病害的抗病性差异,评价安徽省中籼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性,为水稻病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施用增效和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中籼稻13个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品种中,对条纹叶枯病均表现为高抗;对稻瘟病表现抗病的品种4个,中抗的品种7个,感病的品种2个;对纹枯病表现中抗的品种8个,感病的品种5个,没有抗病及以上抗性的品种;对稻曲病表现高抗的品种2个,表现抗病的品种10个,表现中抗的品种1个。对白叶枯病表现抗病的品种2个,感病的品种11个。种植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措施之一,对植物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在病害流行监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殷涛檀立檀根甲张立新汪章勋
关键词:水稻中籼品种抗病性
金龟子绿僵菌MicroRNA在蝉蜕和蚕血淋巴诱导下的差异表达分析
2013年
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的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icroRNA能调控基因表达,继而调控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各个重要环节。本研究采用特异的茎环RT-qPCR方法,对15个绿僵菌miRNA进行不同诱导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蝉蜕诱导过程中,15个绿僵菌miRNA的表达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在血淋巴诱导过程中,15个绿僵菌miRNA的表达量差异存在以下2种情况:即man-miR-2等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或者man-miR-6等显著下降。这些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在绿僵菌侵染昆虫的过程与定殖于昆虫体内发挥相应重要的作用。
汪章勋周权孟慧敏张军黄勃
关键词:金龟子绿僵菌MICRORNA
粉拟青霉蛋白酶分离纯化、基因克隆及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类枯草杆菌蛋白酶酶活;筛选出具优良生物学性状的类枯草杆菌蛋白酶高产菌株;确定了高产菌株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并对其产 Pr1 蛋...
汪章勋
关键词:粉拟青霉分离纯化基因
文献传递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课程质量标准研究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9年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继《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之后开设的提高课程.本文根据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课程教学的实际,我们课程组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及学时分配与课程考核等方面完善并形成了该课程的课程标准;进一步依据该课程质量标准进行了实施运行;讨论与分析了依据课程质量标准实施教学的效果,为相关专业其他课程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汪章勋檀根甲宛琼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课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