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玉晶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鼠疫
  • 3篇耶尔森氏菌
  • 3篇鼠疫耶尔森氏...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耶尔森菌
  • 2篇疫苗
  • 2篇致病
  • 2篇鼠疫耶尔森菌
  • 2篇免疫
  • 2篇菌群
  • 2篇光纤
  • 2篇肠道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疾病
  • 1篇凋亡
  • 1篇调控基因

机构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病原微生物生...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作者

  • 12篇毕玉晶
  • 10篇杨瑞馥
  • 3篇王效义
  • 3篇翟俊辉
  • 2篇冯娜
  • 2篇韩延平
  • 2篇汪琼
  • 2篇郭兆彪
  • 2篇周亚洲
  • 1篇吴小红
  • 1篇王虎
  • 1篇魏华
  • 1篇宋亚军
  • 1篇智发朝
  • 1篇周育森
  • 1篇杨永海
  • 1篇邱业峰
  • 1篇张青雯
  • 1篇王津
  • 1篇祁芝珍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军事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菌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鼠疫耶尔森菌的方法。方法基于鼠疫菌染色体上特异的核酸序列3a设计引物;应用浊度仪和目视法对反应结果进行检测;通过对鼠疫菌和其他近源菌同时进行检测评价方法的特异性;通过对不同稀释浓度的鼠疫菌DNA模板进行LAMP和PCR检测以确定方法的灵敏度。结果用建立的LAMP法对与鼠疫菌近源30种其他菌株进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LAMP法检测鼠疫菌DNA的灵敏度可达到20 pg,比常规PCR法高10倍。检测反应在25 min以内完成。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操作简单的特点,有望发展成为现场快速检测鼠疫菌的有效手段。
冯娜周亚洲范艳晓汪琼毕玉晶韩延平杨瑞馥周育森王效义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
致病共栖菌谱
2017年
致病共栖菌谱(Pathobionts)是指导致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失衡菌群谱.“菌群”并不限于细菌,还包括真菌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在健康状态下以共生形式存在于肠道、口腔、阴道等部位,与宿主互作,共同维持着人类或其他宿主的健康.在非健康状态下导致微生物群失调,即这些微生物构成与数量发生异常变化,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代谢性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神经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这个概念也同样适用于动物和植物等.
毕玉晶杨瑞馥
关键词:菌谱致病代谢性疾病非健康状态微生物群
鼠疫动物模型:经典与问题被引量:3
2011年
一直以来,鼠疫菌的研究多围绕致病机制、疫苗效果评价及鼠疫治疗方案选择展开,而合理有效的鼠疫动物模型正是这些实验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研究者构建了包括小鼠、豚鼠及非人灵长类模型在内的多种动物模型,而这些模型也为人类认识、防御及治疗鼠疫菌提供了帮助,特别是一些经典动物模型沿用至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动物模型由于存在某种问题而逐渐被淘汰。本文就鼠疫菌动物模型构建以来,不同模型的优势与不足及其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毕玉晶杨瑞馥
关键词:鼠疫菌致病机制疫苗
鼠疫耶尔森菌Pla毒力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制备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Pla)蛋白,为研究鼠疫菌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和鼠疫的免疫学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从鼠疫菌基因组中扩增pla基因,将其克隆到p ET28a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结果;应用8 mol/L尿素将包涵体变性,梯度稀释透析法将其复性,SDS-PAGE电泳和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奶粉平板法检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结果与结论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结果证明表达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Pla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为目的蛋白,且目的蛋白的表达量较高;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得到了电泳纯Pla蛋白,并具有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制备具有活性的Pla蛋白的方法。
范艳晓周亚洲冯娜汪琼毕玉晶韩延平杨瑞馥王效义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纯化
免疫组化分析鼠疫疫苗免疫和鼠疫菌攻毒后恒河猴脾组织中T和B淋巴细胞增殖(英文)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发现,鼠疫疫苗免疫的猕猴脾组织中B细胞和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然而,是否这些细胞是由鼠疫疫苗引起的增殖性B细胞和T细胞还不得而知。方法为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方法检测了猕猴脾组织中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应用Ki67抗体以及T细胞和B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双标法,对脾组织T细胞和B细胞增殖进行检测。脾组织分别来自于亚单位疫苗SV1(20μg F1+10μg rV270)免疫的猕猴以及分别通过SV2(200μg F1+100μg rV270)、减毒活疫苗EV和铝佐剂免疫并分别攻毒的猕猴。结果与正常动物相比,受试动物脾组织生发中心有较多的B细胞增殖,边缘区有较多的静止B细胞,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区有较多的静止T细胞,提示原始T细胞可能在免疫早期发生增殖。经SV1、SV2或EV76免疫并攻毒的动物脾组织生发中心较仅用SV1免疫动物的生发中心扩大。此外,铝佐剂免疫并攻毒的猕猴脾组织生发中心不完整,这可能归因于强毒株鼠疫菌感染引起的病理损伤。B细胞增殖、静止B细胞增加、静止T细胞增多及生发中心扩大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保持免疫记忆反应的标志。结论这些结果与我们先前的发现的SV1、SV2或者EV76免疫动物激发较高的抗体和IL-4分泌相一致。
吴小红田光邱业峰祁芝珍张青雯毕玉晶杨永海李豫川杨晓燕辛有全李存香崔白忠王祖郧王虎杨瑞馥王效义
关键词:鼠疫疫苗恒河猴免疫组化鼠疫耶尔森氏菌淋巴细胞增殖
高脂饮食下IL-17依赖性肠道菌群调节效应
长期高脂饮食会诱发肥胖及糖尿病等疾病, 探讨其发病原因成为研究重点。机体肠道菌群在上述疾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肥胖和糖尿病作为慢性炎症, 免疫失调也是其发病重要机制。但二者在高脂饮食所致疾病中的作用及调节关系仍不清楚...
毕玉晶
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关系及其研究技术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在中国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三。肠道菌群对肿瘤增殖、存活、转移与肿瘤发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可以刺激炎症细胞诱导慢性炎症反应。肠道菌群会影响机体和调节结直肠甚至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这与结直肠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测序技术和细菌-宿主机制相互作用是研究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的对粪便样本进行菌群的种类、基因和功能上的分析,细菌-宿主相互作用技术可以从实验角度研究细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更精准地确定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关系。但DNA提取差异、引物偏差、测序深度,以及细菌菌株差异、未知细菌的影响等都制约着研究的进展。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培养组学以及肠道类器官技术为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关系研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测序技术和实验技术的不足。本文就针对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技术展开综述,讨论了其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常宇骁杨瑞馥毕玉晶
关键词:肠道菌群结直肠癌宏基因组
用光纤生物传感器检测炭疽杆菌、鼠疫杆菌及葡萄球菌肠毒素B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用新研制的光纤生物传感器FOB-3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及细菌毒素。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法,优化免疫反应的时间和浓度后,用FOB-3分别检测炭疽芽孢及繁殖体、鼠疫F1抗原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为便于结果判定,确定截断(cutoff)值,并以Ssignal与Nnoise差值的形式消除荧光信号中的噪声。结果:使用光纤生物传感器FOB-3,在20min内可分别检测到50~1000ng/mL的鼠疫F1抗原、0.1~100μg/mL的葡萄球菌肠毒素B、3×101~3×106CFU/mL的炭疽杆菌繁殖体和4×104~4×107CFU/mL的炭疽芽孢。结论:光纤生物传感器可以灵敏、快速、便捷地检测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
魏华姜永强赵永凯毕玉晶郭兆彪翟俊辉宋亚军黄惠杰杨瑞馥
关键词:双抗原夹心法炭疽杆菌鼠疫杆菌葡萄球菌肠毒素
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介绍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常用试验方法、基本仪器构建及应用进展。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光波在光纤内以全反射方式传输时产生倏逝波的原理熏以生物分子作为敏感元件进行检测的一类新兴传感器。光纤倏逝波生物传感器有望应用于环境监控、食品卫生监控、临床疾病监测、DNA检测和生物战剂检测。
毕玉晶翟俊辉杨瑞馥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光纤倏逝波
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利用LightCycler建立一种简便、特异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用于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快速检测。 方法 采用SYBRGreenI随机掺入法 ,以Roche试剂盒为标准 ,比较两公司的DNA聚合酶 ,用鼠疫菌 310 0 4建立荧光PCR反应体系 ;针对鼠疫耶尔森氏菌特异的染色体标识序列和质粒上F1抗原基因设计引物 ,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 ,以盲测试验进行验证 ;在此基础上鉴定 2 7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 ,并测试该法检测脏器污染模拟标本的灵敏度。结果 建立以一个公司试剂为主较低成本的PCR反应体系 ;EV76的检测灵敏度可达每反应体系 1.6个菌 ;检测我国 18个生态型共计 2 75株鼠疫耶尔森氏菌及 2 8株非鼠疫菌株的PCR扩增结果表明 ,鼠疫菌株均出现特异的扩增结果 ,2 8株对照菌株均为阴性 ;肝、脾、肺模拟标本检测灵敏度可达每反应体系 4 0 0 0个菌。结论 该方法对于检测鼠疫耶尔森氏菌具有简便、快捷、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特点 。
张玲翟俊辉周冬生郭兆彪毕玉晶王津杨瑞馥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氏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