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金龙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浅论秦腔《窦娥冤》中窦娥形象反抗性和悲剧性的弱化被引量:1
- 2012年
- 《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著名杂剧之一,后被各地方戏种改编上演。由马健翎先生于1958年改编的秦腔《窦娥冤》在继承其"大悲剧"的同时,有意无意之中,使窦娥形象的反抗性和悲剧性与元杂剧《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相比有所弱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张驴儿父子换成张驴儿母子,使得窦娥形象的反抗性有所弱化;第二:剧作结尾由窦娥鬼魂向其父托梦告知真相而得以洗冤,被置换成因窦天章查访楚州三年大旱的原因进而查案得出真相,致使窦娥形象的悲剧性大大弱化。
- 段金龙闫红艳
- 关键词:窦娥形象反抗性悲剧性弱化
- 试谈眉户剧《雷雨》的改编
- 2013年
- 2012年9月,山西临汾眉户剧团推出"眉户版"《雷雨》,此次改编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对《雷雨》主题多义性的阐释以及舞台演出的舞美化处理,也为地方小剧种小剧团的更好发展另辟了一条蹊径。但同时也延续了《雷雨》演出史上对"序幕"和"尾声"的删除的缺憾。
- 段金龙
- 董每戡戏剧学研究
- 董每戡先生(1907—1980)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戏曲史专家、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他以演剧为核心的舞台观作为其研究戏曲的主要思想,并以“剧史家”的身份对中国戏曲史、戏曲作品和李渔、汤显祖的戏曲理论等进行颇具特色的研究,在学...
- 段金龙
- 关键词:董每戡戏剧学
- 文献传递
- 禁毁视野下官方控制与民间演剧的“潜在性”调停——以清末民初为时限
- 2017年
- 戏剧禁毁是戏剧艺术的伴生现象。官方出于更为有效的管控与治理目的,往往对戏剧演出进行禁毁,尤其是对民间演剧,无论是演出时间、地点,还是演出形态、剧种,甚至是演出剧目,都要进行删选与禁毁,由此形成民间演剧严苛的生存环境。然而,由于官方控制的松弛与民间戏班、艺人的抗争立场及其所采取的积极应对策略,从而使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潜在性"调停,这对民间演剧顺利度过禁毁"严冬"并获得长足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段金龙
- 关键词:民间演剧
- 明代戏曲思想的流变被引量:2
- 2013年
- 明代戏曲创作,是我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高峰,它的戏曲思想以教化论和主情论为主,其流变大致经过了教化论的高扬——教化论的极致表达——主情论的提出以及对教化论的反拨——主情论的泛化与恶性张扬——向教化论的适当回归几个阶段。
- 段金龙
- 关键词:教化论主情论
- 《赵氏孤儿》:元杂剧与电影之对比被引量:1
- 2012年
- 2011年,著名元杂剧《赵氏孤儿》被陈凯歌拍成电影。电影版《赵氏孤儿》虽由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但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程婴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复仇之后的情感基调不同和凸显的美学意义不同。
- 段金龙
- 关键词:《赵氏孤儿》元杂剧电影
- 浅谈蒲剧《赵五娘吃糠》的改编被引量:1
- 2013年
- 蒲剧《赵五娘吃糠》对《琵琶记》的改编,在人物塑造和相关情节的改动上,整体上是成功的,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而最后的悲剧性结局则是改编的最大亮点,也是其最大的成功之处。
- 段金龙
- 电影《莫扎特传》:“救赎”与“自我求证”主题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第五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莫扎特传》以宫廷乐师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视角追忆,阐述了莫扎特辉煌而短暂的一生。然而在影片中,从萨列里身上表现出的"救赎"主题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其包括:对音乐的救赎、对人性和对灵魂的救赎,而这种救赎另一程度上则是对萨列里"自我求证"后的人性回归和心灵净化。
- 段金龙
- 灾荒与演剧研究
- 灾荒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伴生而行的,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故而使得人们不能不正视它。而演剧又是古代社会尤其是民间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对于二者的关系鲜有学者专门进行学理性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灾荒与演...
- 段金龙
- 关键词:灾荒民间信仰
- 文献传递
- 元杂剧“黄金时代”论说——从董每戡《说元剧的“黄金时代”》说开去
- 2017年
- 关于元杂剧繁盛的原因历来有很多人关注、探讨,而在这一问题中有一个子问题,即元杂剧的“黄金时代”问题。董每戡以专文《说元剧的“黄金时代”》来谈这一问题,源于与王季思的商榷,进而提出元贞、大德时期只是戏曲的“守成时期”,不是最盛时期,其最盛应该在元贞之前的观点。
- 段金龙
- 关键词:黄金时代元杂剧董每戡元剧王季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