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洪泓

作品数:69 被引量:401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6篇石斛
  • 12篇基因
  • 11篇铁皮石斛
  • 6篇多态性
  • 6篇棕色棉
  • 6篇霍山石斛
  • 5篇植物
  • 5篇扩增多态性
  • 4篇色素
  • 4篇胁迫
  • 4篇克隆
  • 4篇基因克隆
  • 4篇甲基化敏感扩...
  • 4篇教学
  • 4篇大豆
  • 3篇丹参
  • 3篇叶绿
  • 3篇叶绿素
  • 3篇强光
  • 3篇萜类

机构

  • 66篇安徽农业大学
  • 8篇皖西学院
  • 5篇安徽省农业科...
  • 3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安徽皖斛堂生...

作者

  • 66篇樊洪泓
  • 50篇蔡永萍
  • 46篇林毅
  • 19篇李廷春
  • 13篇孙旭
  • 10篇詹少华
  • 10篇李正鹏
  • 8篇金青
  • 6篇郭宁
  • 4篇郭宁
  • 4篇高俊山
  • 4篇邱婧
  • 4篇盛新颖
  • 3篇王旺华
  • 3篇卫珺
  • 2篇胡能兵
  • 2篇陈允峰
  • 2篇姜家生
  • 2篇李永祥
  • 2篇关蕾

传媒

  • 5篇核农学报
  • 4篇棉花学报
  • 4篇中草药
  • 3篇激光生物学报
  • 3篇大豆科学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林副特产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包装与食品机...
  • 1篇园艺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被引量:24
2008年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试验通过建立优化的丹参SRAP反应体系,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得到36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对生长在四川中江、陕西商洛、山东临沂、安徽亳州和安徽凤阳5个丹参主产区的6个丹参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6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共产生782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21.7条多态性条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应用NTSYS软件聚类分析36对引物组合的扩增结果,供试材料分为两大类,Jaccard’s遗传相似系数在0.6774—0.8225之间,说明SRAP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丹参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李廷春樊洪泓高正良周应兵杨华应
关键词: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丹参分子标记
板栗壳色素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被引量:49
2008年
该文以板栗壳为材料,研究板栗壳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及纯化色素的稳定性,为板栗壳色素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易溶于碱性水溶液,不溶或难溶于非极性溶剂。用1%的NaOH提取色素,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分别萃取3次后获得粗提色素,粗提色素经醇沉、酸沉及重结晶法三种方法纯化后通过薄层层析证明色素纯度较高。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纯化色素的0.01%水溶液在223nm和264nm处有明显吸收峰,0.01%甲醇溶液在218m和264nm处有明显吸收峰,推测板栗壳色素含有苯环及酚羟基。纯化色素的稳定性试验表明,色素264nm处吸光度对pH值较敏感,510nm处吸光度在pH为2.0至6.0时,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pH为8.0至14.0时变化不大,pH=10.0条件下测定510nm处吸光度可以作为色素定量的方法;不同金属离子对色素有不同影响;色素对光、热、氧化剂及还原剂的耐受力较强。
李永祥詹少华蔡永萍林毅樊洪泓
关键词:色素稳定性UV光谱板栗
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梅桥”大豆种质纯度被引量:5
2010年
"梅桥"大豆是安徽省淮北地区农家菜用大豆品种,长年的连续种植导致纯度比较混杂,产量明显下降,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2单株"梅桥"大豆种质纯度进行鉴定,以期为梅桥大豆的提纯复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CTAB方法,可以提取高质量的大豆基因组DNA;在优化SSR-PCR反应体系的基础上,筛选出8对SSR引物,平均每个引物得到条带数10.6个,条带的多态性频率为70.9%,梅桥大豆的种质纯度为38.04%。
盛新颖詹少华樊洪泓蔡永萍林毅
关键词:SSR标记大豆DNA提取
利用VBA查找核酸数据库DNA保守序列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VBA编写了查找核酸数据库保守序列的四个相关程序,"导入DNA序列"程序可以将Fasta格式的DNA序列文本文件存放到Excel Sheet1的A列中,保留每个序列的Gi号,删除多余的注释部分;"整理DNA序列"程序可以将DNA序列Gi号存放到A列中,B列为对应Gi号的完整序列;"DNA随机序列"程序可以产生DNA随机序列;"发现DNA保守序列"程序可以将随机序列与下载的DNA序列比对,查找每一种随机序列的出现频率。以大豆基因组序列为实例,说明了这些程序的应用方法。该程序弥补了流行序列比对软件的不足,为PCR设计引物、分析基因功能以及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提供新的工具。
詹少华尹艺林蔡永萍樊洪泓林毅
关键词:VBA保守序列大豆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石斛DNA表观遗传变化的MSAP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浓度下霍山石斛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变化模式。结果表明:经5%、10%和15%PEG-6000处理的霍山石斛DNA甲基化比率分别为34.7%、32.9%和30.4%,均低于对照的37.2%,且甲基化水平与PEG-6000处理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998)。与对照相比,5%、10%和15%PEG-6000胁迫下霍山石斛基因组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的位点比例为12.02%、12.50%和15.53%,去甲基化位点比例为8.39%、8.55%和8.45%;发生DNA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位点之比、DNA甲基化多态性均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而逐步提高。
樊洪泓李廷春李正鹏林毅蔡永萍金青
关键词:霍山石斛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干旱胁迫DNA甲基化
纳米SiO_(2)对霍山石斛生长的影响
2021年
为了解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霍山石斛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纳米SiO_(2)加入培养基中,研究纳米SiO_(2)对霍山石斛生长的形态特征、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霍山石斛的人工栽培及野生资源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_(2)添加比例的增加,长势呈现逐渐减缓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在低浓度纳米SiO_(2)处理中有所提升,在高浓度中出现下降;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纳米SiO_(2)处理中下降比高浓度处理显著。由此可见,添加纳米SiO_(2)对霍山石斛的生长构成了逆境胁迫,但在生长期内没有显著影响其正常生长。
刘鑫王天鑫卢一泓樊洪泓
关键词:霍山石斛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
光质对离体诱导棕色棉纤维基因表达影响的cDNA-SRAP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以离体培养棕色棉纤维(暗培养10 d)为材料,分别用红、黄、蓝、白光进行处理,在24 h光照条件下培养10d后,利用cDNA-SRAP技术对其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对其中16个差异片段测序后进行同源性比对和功能分析表明:2个序列功能与植物抗逆性有关(CNGC5类似蛋白基因、(+)-δ-杜松烯合成酶);3个序列与生物代谢相关(β-1,3-葡聚糖酶13基因、质膜胆碱转运蛋白基因、tau类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其中,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与原花青素合成前体物质的转运有关,光质可能通过影响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进而对原花青素的合成产生影响。
陈沙沙樊洪泓关蕾林毅蔡永萍钱森和孙旭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植物抗逆性
一种石斛组培培养基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斛组培培养基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所述组培培养基以改良的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所述组培培养基中磷浓度为60~65mmol/L。利用本发明的石斛组培培养基对石斛组培幼苗进行培养,培养得...
刘林董迎雪向浩鑫唐胜硕樊洪泓蔡永萍彭代银
文献传递
陆地棉ARF与LAV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2018年
为了了解B3超家族在棉花纤维发育及色素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陆地棉B3超家族中的ARF和LAV亚族成员的序列特征、染色体定位、保守基序、基因结构、系统进化以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陆地棉基因组中鉴定出49个GhARF和8个GhLAV,通过表达模式分析表明,GhARF17、GhARF18、GhARF20、GhARF21、GhARF43、GhARF44、GhARF45、GhARF47、GhARF49以及GhLAV1、GhLAV3和GhLAV6在纤维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和纤维中原花青素含量变化趋势相符,推测可能参与纤维成色过程。
孙旭苏雪强樊洪泓郭宁高俊山蔡永萍林毅
关键词:陆地棉生物信息学
微生物源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2022年
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通过水解含有β-D-葡萄糖苷键的底物释放有强烈芳香特性的游离糖苷配体的水解酶,可以制造活性芳香单体物质改善食品风味和提高营养价值。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因具有优良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谷物、果蔬、豆制品、饮料和功能食品产业中。本文重点综述了霉菌、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的生产菌株以及不同微生物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的特异性,总结和展望了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β-葡萄糖苷酶产菌种选育、酶学特性改造、酶工业化生产及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导向和理论依据。
荆丰雪钟斌万娅琼樊洪泓樊洪泓程江华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发酵食品食品工业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