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剑

作品数:53 被引量:537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疫苗
  • 15篇流行病
  • 15篇流行病学
  • 14篇流行性
  • 11篇乙型
  • 11篇肝炎
  • 9篇接种
  • 7篇流行性脑脊髓...
  • 7篇脑脊髓膜炎
  • 7篇病毒
  • 6篇血清
  • 6篇乙型肝炎
  • 6篇预防接种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炎
  • 5篇毒性肝炎
  • 5篇疑似
  • 5篇疑似预防接种...
  • 5篇预防接种异常...
  • 5篇接种异常反应

机构

  • 51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中山市疾病预...
  • 3篇暨南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电白县疾病预...
  • 2篇茂名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东莞市疾病预...
  • 1篇河源市疾病预...
  • 1篇雅安市疾病预...
  • 1篇博罗县疾病预...
  • 1篇佛山市南海区...
  • 1篇韶关市疾病预...
  • 1篇汕头市疾病预...
  • 1篇兴宁市疾病预...
  • 1篇北京科兴生物...
  • 1篇上海生物制品...

作者

  • 51篇梁剑
  • 30篇邵晓萍
  • 20篇吴承刚
  • 20篇郑慧贞
  • 16篇赵占杰
  • 13篇刘美真
  • 11篇张吉凯
  • 10篇刘宇
  • 9篇谢莘
  • 6篇彭国文
  • 6篇柯碧霞
  • 6篇疏俊
  • 5篇林永杰
  • 5篇柯昌文
  • 5篇邹远闻
  • 4篇刘隽
  • 4篇邓小玲
  • 4篇管大伟
  • 4篇朱琦
  • 3篇韩轲

传媒

  • 22篇华南预防医学
  • 12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第六次全国流...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年广东省部分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高流行区防制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2009年在广东省韶关南雄市、汕尾海丰县和云浮新兴县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14岁儿童作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患病史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史等,并采用雅培试剂化学发光法检测调查对象的HBsAg、抗-HBs、抗-HBc。结果共调查1185人,其中男性684人,女性501人;本地户籍占99.75%(1182/1185)。HBV感染率为11.22%(133/1185),HBsAg阳性率为2.53%(30/1185),抗-HBs阳性率为55.70%(660/1185),抗-HBc阳性率为7.85%(93/1185)。1~14岁儿童各年龄组之间HBV感染率、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南雄市HBsAg、抗-HBs阳性率(4.51%、67.17%)高于海丰县和新兴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调查的1~14岁人群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7.34%(1035/1185);在具有完整接种记录的890人中,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90%(809/890)、78.31%(697/890),1~6、7~9和10~14岁组相比较,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及首针及时接种率逐渐降低,而HBsAg阳性率则逐渐升高(P〈0.05或P〈0.01)。结论广东省调查地区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应继续保持新生儿高水平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并进一步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加强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并及时查漏补种,从而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水平。
张吉凯彭国文吴承刚邵晓萍夏艳辉疏俊梁剑谢莘谭秋武婕方苓刘美真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接种疫苗
广东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为预防控制新发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广东省6个乙肝监测点确诊的新发乙肝患者作为病例,选取同性别、年龄±1岁、HBs Ag和抗-HBs 2项指标同时阴性者作为对照,进行既往肝病史、6个月内输/献血史、医源性接触史、免疫史、生活接触史等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广东省6个乙肝监测点共报告确诊急性乙肝病例213例,完成病例对照配对123对,其中男性90对,女性33对;病例组平均年龄为(42.02±18.11)岁,对照组为(42.46±17.98)岁,2组的年龄构成一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乙肝疫苗接种史是急性乙肝感染的保护因素,OR=0.013(95%CI:0.001~0.169);既往肝病史、家庭(宿舍)内有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肌肉或静脉注射是急性乙肝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2.144(95%CI:11.473~2 017.590)、5.182(95%CI:1.073~25.033)和21.097(95%CI:3.407~130.656)。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急性乙肝感染的保护因素,而既往肝病史、家庭(宿舍)内有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肌肉或静脉注射是急性乙肝感染的危险因素。建议高危人群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梁剑邵晓萍郑慧贞徐新吴承刚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结合秩和比法综合评价广东省麻疹监测质量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综合评价广东省2009-2012年麻疹监测工作质量。方法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结合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RSR),对广东省2009-2012年麻疹监测的8项指标进行纵向评价和各市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的7项指标进行横向评价。结果广东省2009-2012年MSS总体运转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麻疹监测质量最好;东莞、中山、深圳和广州市的麻疹监测质量最好,汕尾和云浮市的麻疹监测质量最差。结论运用加权TOPSIS法结合RSR法,能比单一指标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地反映MSS运转情况,可在麻疹监测综合评价中运用。
吴承刚梁剑王选平刘隽
关键词:麻疹监测综合评价
两种水痘减毒活疫苗上市后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以比利时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生物制品公司生产的威可檬(Varilrix)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Attenuated Live Vaccine,Freeze—dried;VarV—Fd)作为对照,评价上海(Shanghai,SH)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VarV—Fd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广东省和四川省的467名1—3岁儿童进行了临床观察,比较接种两种VarV—Fd后的抗体(模抗原免疫荧光抗体法,Fluorescent Antibody to Membrane Antigen,FAMA)阳转率和免疫成功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接种SHVarV-Fd和GSK VarV—Fd后,抗体阳转率和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1.04%和81.59%,GMT分别为1:8.829和1:9.67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7%和7.36%。抗体阳转率和免疫成功率(χ^2=0.020,P=0.886)、GMT(t=0.786,P=0.432)、不良反应发生率(χ^2=1.151,P=0.28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H VarV-Fd与GSK VarV-Fd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汤妍杜飞陈海平周启富苏家立柴文清夏艳辉温万敏陈晓荣刘志强黄清霄刘小琴黄竹航梁剑
关键词: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
广东省2003-2011年35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多位点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近年来在广东省发病维持在低水平,但流行菌群有不断变迁趋势,B、C群菌株已成为主要致病菌群之一。本研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对2003-2011年广东省保存的35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Nm)分离株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探讨菌株间遗传进化关系。
刘美真柯昌文管大伟陈经雕张万里李柏生柯碧霞谭海玲梁剑
关键词:脑膜炎奈瑟菌
2013年广东省三个县1~14岁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调查广东省3个县1~14岁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及2009—2011年查漏补种对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的免疫效果。方法2013年在广东省南雄市、海丰县和新兴县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621名1~14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患病史以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分析性别、年龄、疫苗接种史、低出生体重(〈2 kg)、母亲HBsAg阳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率关系。结果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11%(18例),抗-HBs阳性率为60.69%(982例),抗-HBc阳性率为1.92%(31例)。有免疫史儿童HBsAg阳性率(0.84%,13/1547)低于无免疫史(1/13)及不详儿童(6.56%,4/61)(χ2=22.64,P〈0.001),首针24 h内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儿童HBsAg阳性率(0.45%,5/1118)低于不及时接种儿童(2.63%,61/190)(χ2=10.21,P〈0.001)。出生体重〈2 kg儿童HBsAg阳性率(5/18)高于出生体重≥2 kg儿童(0.78%,12/1548)(χ2=120.8,P〈0.001)。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BsAg阳性率(2.80%,3/107)高于HBsAg阴性母亲所生儿童(0.21%,1/470)(χ2=8.50,P=0.004)。随着年龄的增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逐渐降低,抗-HBs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查漏补种后,1~14岁儿童HBsAg和抗-HBc阳性率下降,而抗-HBs阳性率升高。
邵晓萍吴承刚王富珍梁剑谢莘朱琦刘隽胡培邱泉梁晓峰郑慧贞
关键词:儿童血清学试验流行病学
广东省1997-2006年风疹流行情况分析与控制策略探讨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 了解广东省风疹流行特征,进一步做好广东省风疹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1997—2006年风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风疹病例13507例,报告年发病率为0.50/10万~5.60/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68/10万。2000年风疹疫苗补种后风疹发病率明显下降;发病主要集中于10~14岁和5~9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43.1%(5822/13507)。与风疹疫苗补种前比较,2001—2006年0~4岁和生育高峰年龄的25~34岁发病构成比有所增加。职业分布主要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为6632和2148例(分别占总数的49.1%和15.9%);病例主要分布于广州、江门、清远、佛山和梅州市,共8585例,占总数的63.6%。发病高峰期以3—6月份为主,共发病7470,占总数的55.3%。调查2000年1~14岁儿童风疹疫苗补种的接种率和2001—2004年风疹疫苗抽查接种率,均未达到80%。结论 广东省风疹疫苗接种率不高,为加强广东省风疹控制,建议广东省可在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对1~14岁儿童进行风疹疫苗补种工作,同时鼓励准备怀孕的妇女接种含风疹疫苗成分的疫苗。
吴承刚邵晓萍林永杰疏俊谢莘梁剑
关键词:风疹疫苗流行病学
广东省2006年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40
2009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为制定乙肝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9—10月,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1~59岁居民作为研究样本,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结果共调查3927人,其HBV流行率、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53.65%、11.10%、62.78%和36.76%。1~14岁组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组;1~4岁组抗-HBs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在HBsAg阳性者中,1~14岁组HBeAg阳性率高于15~59岁组,而抗-HBe阳性率则低于15~59岁组。结论广东省仍是乙肝高流行区域,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防制工作,控制乙肝的流行。
张吉凯赵占杰邵晓萍梁剑邹远闻
关键词:肝炎乙型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2005年广东省健康人群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IgG抗体水平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广东省健康人群血清中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IgG水平,为流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年11—12月抽取广州市番禺区、韶关翁源县、东莞市(塘厦本地人及厚街外地人)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择0-、5-、10-、15-、25-、35-及45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采集血样各50人份以上,采用间接ELISA法(定量)检测正常人血清中抗A群脑膜炎奈瑟菌IgG抗体效价。结果共检测1258份血清标本,全省A群流脑抗体平均滴度为9.76ug/mL,总保护率为69.4%。不同地区健康人群A群流脑抗体保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韶关84.3%、广州80.0%、东莞塘厦64.7%、东莞厚街48、3%,不同地区健康人群A群流脑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15~岁年龄组最高,为80.5%。结论广东省健康人群A群流脑抗体保护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东莞市人群流脑抗体保护率明显低于广州及韶关两地,提示要加强人群流脑疫苗的普种,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
刘美真徐亮黄维中张欣强梁剑柯昌文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
广东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四年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4年的成本-效果/效益分析,为今后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2002、2006年广东省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资料基础上进行成本-效果/效益分析。结果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4年内,广东省减少了HBsAg携带者110 316例,HBV感染者404 493例、急性乙肝患者7 391例、慢性肝病患者27 579例、肝硬化患者3 309例、以及原发性肝癌患者110例。广东省4年间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即净效益约7.96亿元人民币,成本-效益比1∶9.86。结论广东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效益比,是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张吉凯赵占杰邵晓萍梁剑邹远闻
关键词:疫苗免疫规划成本-效益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