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金矿

作品数:105 被引量:461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1篇骨折
  • 30篇股骨
  • 25篇骨密度
  • 24篇骨质
  • 24篇骨质疏松
  • 22篇颈骨
  • 22篇股骨颈
  • 21篇髋部
  • 21篇关节
  • 19篇脆性
  • 18篇颈骨折
  • 18篇股骨颈骨折
  • 15篇髋部骨折
  • 14篇髋关节
  • 13篇股骨颈骨密度
  • 12篇疏松性
  • 12篇骨质疏松性
  • 11篇手术
  • 11篇皮质
  • 8篇腰椎

机构

  • 100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医学院
  • 5篇福州市第二医...
  • 2篇石狮市医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曲阜市人民医...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05篇林金矿
  • 86篇姚学东
  • 80篇李毅中
  • 63篇庄华烽
  • 61篇俞海明
  • 27篇王培文
  • 21篇潘源城
  • 15篇李建龙
  • 14篇傅小杯
  • 14篇郭良瑞
  • 10篇蔡思清
  • 6篇颜丽笙
  • 6篇林晓聪
  • 6篇许昊
  • 5篇叶晖
  • 5篇姚晓滨
  • 5篇姜志钊
  • 3篇吴文华
  • 2篇吕俊忠
  • 2篇黄杰苗

传媒

  • 14篇中国骨质疏松...
  • 6篇福建医药杂志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第十届中国南...
  • 3篇现代康复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第七届国际骨...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六届国际骨...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3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软骨母细胞瘤12例报告被引量:1
1997年
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对软骨母细胞瘤的认识也有不同的概念。远在1928年,Ewing在骨肿瘤的分类中,称它为“钙化性巨细胞瘤”。Cadman认为这种肿瘤最多见于肱骨上端的近结节处,称之为“骨骺软骨性巨细胞瘤”。直至1942年,Jaffe等认为它与骨巨细胞瘤毫无共同之处,不应放在骨巨细胞瘤内,而是一种独特的肿瘤。根据肿瘤的特性,Jaffe等定名为“良性软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系来自骨骺未成熟的软骨细胞,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目前国外文献报道有700余例。国内也陆续报道,自1972年以来我院共收治12例,均为病理证实,现就其临床,X线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傅小杯林金矿邱建龙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病理
股骨峡部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作用被引量:19
2010年
背景: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前计划中常用的模板测量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准确性不高。有研究表明股骨峡部髓腔在髋关节置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股骨假体的安置和置入后的稳定。目的:观察CT峡部测量股骨峡部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例尸体股骨的CT影像及额状解剖面,分析股骨假体与股骨峡部紧密压配及与皮质骨的接触情况。CT测量50例(55侧)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股骨峡部最长髓腔内径、最小髓腔内径及皮质厚度;利用最小髓腔内径预测假体型号。采用模板测量法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3例尸体股骨假体可在股骨峡部紧密压配接触到骨皮质。55例的峡部最长髓腔内径大小为8.2~22.4mm,平均(14.2±3.1)mm;峡部最小髓腔内径为6.1~17.9mm,平均(10.2±2.9)mm;皮质厚度2.7~12.7mm,平均(7.5±1.8)mm。利用CT峡部测量法预测假体存在较高优秀率(50.9%)。与对照组预测假体型号之间的优秀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优良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当年龄≤65岁时,CT峡部测量法选择的假体型号优秀率可达63.9%;当峡部最长髓腔内径与最小髓腔内径的比值≥1.4时,CT峡部测量法的优秀率为70%。提示股骨假体在股骨峡部的紧密压配对股骨假体的稳定起重要作用。CT峡部测量法预测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型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李毅中李建龙林金矿姚学东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假体术前计划髋关节假体
骨质疏松是否合并髋部骨折的骨密度与25OHD比较
目的 观察在股骨颈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情况下,髋部骨折与无髋部骨折的骨密度和25羟维生素D,了解导致髋部骨折的因素.方法 对137例骨密度达到骨质疏松阈值的绝经后女性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条件:1.股骨颈骨密度T≤-2....
李毅中庄华烽郭良瑞蔡思清颜丽笙林金矿姚学东潘源城王培文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年龄骨密度
AO齿状垫圈及螺钉置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小块或粉碎撕脱骨折11例被引量:2
2008年
选择2003-01/2008-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诊治的11例移位的小块或粉碎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长度35mm或40mm,直径4.0mm的松质骨螺钉及内径4.0mm的齿状塑料垫圈置入固定,粉碎骨折块较大的用2枚松质骨螺钉及垫圈置入固定。置入后长腿石膏管型固定屈膝30°位2~4周。11例患者获7~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随访患者金属内固定材料无电解、腐蚀反应,齿状塑料垫圈无过敏反应。固定后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块再移位,无膝关节不稳或松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俞海明姚学东林金矿戴章生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前的髋部骨密度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初次置换患者术前的髋部骨量情况. 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两组.脆性股骨颈骨折组89例,年龄52-92岁(75.7±9.3);性别:男25例,女64例;体重指数(BMI):21.8Kg/m2.非...
庄华烽李毅中林金矿姚学东俞海明王培文郭良瑞
关键词:关节置换低骨量骨密度术前
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损伤伴截瘫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损伤伴截瘫的疗效。 方法 分析 2 0例采用 Orion或Zephir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颈椎损伤伴截瘫病人的临床资料 ,颈椎骨折脱位 1 2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8例 ,Frankel神经功能评级 A9例 ,B3例 ,C2例 ,D6例。 结果 采用 Orion钢板 1 1例 ,采用 Zephir钢板 9例 ,神经功能改善率 70 %。
李毅中林金矿姚学东
关键词:颈椎截瘫骨板内固定器
AO钢板微创桥接内固定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总结胫骨粉碎性骨折钢板微创经皮桥接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方法 采用 AO钢板微创桥接内固定治疗胫骨干粉碎性骨折 32例 (均为 C型骨折 )。 结果  32例随访 (1 7± 5 .5 9)月 (1 2~ 36月 )。无骨不愈合和钢板断裂松动。无植骨 2 5例的临床愈合时间为 (1 1 .3± 1 .2 4 )周 (8~ 1 3周 ) ,植骨 7例为 (内固定后 ) (2 0± 1 .91 )周 (1 8~ 2 4周 )。 结论 钢板微创桥接内固定治疗胫骨复杂骨折创伤小 ,减少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 ,骨折愈合率高 。
姚学东姚晓滨林金矿叶晖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粉碎性
髓腔闪烁指数在全髋关节置换测量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以髓腔闪烁指数为基础的股骨髓腔分型与全髋关节股骨柄的存活率相关。目的:研究年龄和常见病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和骨性关节炎的髓腔闪烁指数分布。方法:回顾性评估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股骨近端X射线片,测量股骨髓腔闪烁指数,比较各年龄组和各病种髓腔闪烁指数。结果与结论:髓腔闪烁指数:<50岁组为3.82±1.20;50-59岁组为3.46±0.99;60-69岁组为3.28±0.75;70-79岁组为2.95±0.69;≥80岁组为2.94±0.59。股骨颈骨折组髓腔闪烁指数为2.74±0.53;股骨头坏死组髓腔闪烁指数为3.45±1.04;骨性关节炎组髓腔闪烁指数为3.50±0.69。提示髓腔闪烁指数对指导全髋关节置换假体选择有帮助。
李毅中李建龙林金矿姚学东庄华烽俞海明潘缘城郭良瑞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年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
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前的髓部骨密度分析
庄华烽李毅中林金矿姚学东俞海明王培文郭良瑞
腕掌侧切割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被引量:2
1999年
腕掌侧有重要神经、血管和肌腱通过,切割伤常致许多组织受累,可严重影响手的功能。1993年3月~1997年6月对25例腕掌侧切割伤早期修复术后的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经随访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14~50岁,...
林金矿傅小杯高德亨崔闵山张声闳
关键词:腕掌侧切割伤修复术康复治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