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汤毅

作品数:29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正畸
  • 6篇支抗
  • 6篇矫治
  • 5篇牙周
  • 5篇下颌
  • 4篇植入
  • 3篇牙周组织
  • 3篇应力
  • 3篇上颌
  • 3篇前牙
  • 3篇切牙
  • 3篇中切牙
  • 3篇种植体
  • 3篇种植支抗
  • 3篇锥体束
  • 3篇锥体束CT
  • 3篇微种植体
  • 3篇矫治器
  • 3篇CBCT
  • 2篇牙周膜

机构

  • 2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绍兴市人民医...
  • 2篇南京陆军指挥...
  • 1篇东台市人民医...
  • 1篇马鞍山市中心...
  • 1篇泰州市疾病预...
  • 1篇常州市口腔医...
  • 1篇泰州市口腔医...

作者

  • 29篇林汤毅
  • 11篇陈文静
  • 10篇侯伟
  • 9篇李琥
  • 9篇邵胜
  • 8篇李媛
  • 5篇王珊
  • 5篇王林
  • 5篇王震东
  • 4篇马俊青
  • 4篇刘翔
  • 4篇李文艳
  • 3篇郭玉杰
  • 3篇陈慧霞
  • 3篇吕冬
  • 2篇倪密
  • 2篇许衍
  • 2篇尹璐
  • 2篇余国建
  • 2篇严斌

传媒

  • 12篇口腔医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口腔生物医学
  • 1篇CAD/CA...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帽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患者软硬组织改变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分析头帽Twin-block矫治器对骨性Ⅱ类1分类患者的颌骨生长以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3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平均分为3组,每组12例;第1组(R组)使用头帽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第2组(T组)使用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第3组(C组)为对照组,选择同样条件的初诊检查后未治疗者。3组纳入标准相同: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4.5°,前牙覆盖≥6 mm,覆≥3 mm,下颌后缩。分别于治疗前后或观察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与T组相比,R组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1-SN)、上唇审美平面距(Ls-E)、下唇审美平面距(Li-E)、上切牙露齿度(U1-Stms)、上颌6到FHp距离(U6-FHp)的减少量△R更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颌6到CFH距离(U6-CFH)、下颌平面角(SN-MP)、上颌平面角(PP-SN)的增加量更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帽Twin-block矫治器能促进下颌骨生长,同时能够有效抑制上颌骨发育,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改善患者面型。
吕冬顾鑫宇李琥邵胜王震东林汤毅侯伟
关键词:软组织侧貌
复合转矩弓丝在内收前牙时牙周组织应力分布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平直的0.46mm×0.64mm的不锈钢方丝和复合转矩弓丝(retraction and torque arch)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时上颌4个切牙的位移趋势和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方法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在已建立的模型上进行加载,加载点为托槽中心牙冠表面,复合转矩弓丝对4个切牙施加14N.mm、方向为牙冠唇向、牙根舌向的力矩,计算得到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前牙内收时,无论是使用不锈钢方丝还是复合转矩弓丝,牙颈部应力值均最大,其次最大值出现在根尖部。上颌4个切牙有远中移动和舌向移动的趋势,而在使用复合转矩弓丝的情况下,牙周膜最大主应力均比应用平直不锈钢方丝显著减小。结论在前牙内收阶段使用复合转矩弓丝,能显著保持4个前牙的正常唇倾度,前牙接近整体移动,更符合生理移动的要求。
林汤毅王林吴斌郭玉杰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
少年期中切牙区牙槽骨缺损的锥体束CT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研究少年期中切牙区唇侧牙槽骨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发生率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方法 :对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锥体束CT(CBCT)进行评估,应用MIMICS 10.0软件测量168颗中切牙牙槽骨缺损值并统计骨开裂和(或)骨开窗的发生率,并对42例患者进行CBCT三维和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中切牙区牙槽骨缺损值与8项常用的硬组织测量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少年期上、下中切牙区牙槽骨缺损的发生率分别为7.14%、70.24%;上、下中切牙骨开裂值与SN-MP角呈正相关;下中切牙骨开窗值与ANB角、L1-NB角、L1-MP角呈负相关,与SNB角呈正相关。结论:少年期下中切牙骨缺损的发生率较高,头影测量中部分硬组织测量指标与中切牙骨缺损的发生相关,对临床具有参考价值。
李媛陈慧霞许衍马俊青林汤毅
关键词:少年期中切牙锥体束CT
大鼠正畸牙移动中Osterix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Osterix(Osx)的表达,初步探讨Osx与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即正畸加力0、3、6、12、24 h和3、5、7、14 d组,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移动磨牙并制备组织标本。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Os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Osx低表达,实验组于加力5 d时Osx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张力区整体上比压力区阳性染色深。结论:正畸力作用下Osx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途径之一。
朱林李琥夏文倩刘翔陈文静邵胜林汤毅
关键词:OSTERIX牙移动牙周膜
微种植支抗在Tweed-Merrifield矫治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研究微种植支抗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中的应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18位诊断为安氏Ⅱ类一分类或者安氏Ⅰ类的需要拔除上下颌4个双尖牙的上颌前突成年患者,这些患者愿意选择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并使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分别对治疗前后的多项数据进行测量对比,研究其意义。结果:18位患者均顺利完成矫治,面型均得到较大改善。治疗前后的配对t检验显示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IMPA)平均减少了7.99°(P〈0.01),ANB角平均减少了1.56°(P〈0.01),OP角平均减少了0.54°(P〈0.05),Z角平均增大了11.42(P〈0.01)。结论:在Tweed-Merrifield定向力矫治技术中,微种植体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抗,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由于其不依赖患者的配合,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林汤毅刘家瑄顾鑫宇沈裕欣王林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上颌前突
三种弓丝在内收前牙时牙周组织应力分布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平直不锈钢方丝、前牙段带20°正转矩的不锈钢方丝与复合转矩弓丝在内收上颌前牙时上颌4个切牙的位移趋势和牙周组织应力分布。方法:建立包含矫治器的上颌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分别为复合转矩弓丝和带20°正转矩的不锈钢方丝上颌四颗切牙施加相对应的方向为牙冠唇向、牙根舌向的位移载荷,并对3种弓丝整体施加1.47N的内收力,计算得到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前牙内收时,使用平直不锈钢方丝时,主要表现为冠舌向的转矩运动,使用另外2种弓丝时,主要表现为冠唇向的转矩运动,使用复合转矩弓丝的牙周膜应力分布与带转矩的不锈钢丝类似,但最大主应力分布面积明显小于不锈钢丝组,其最大主应力值与带转矩不锈钢丝相比也大为减小。结论:在前牙内收阶段使用复合转矩弓丝,能保持4个前牙的正常唇倾度,前牙接近整体移动,且最大主应力值明显较带20°正转矩的不锈钢方丝小,更符合生理移动的要求。
林汤毅邵胜马俊青吴斌郭玉杰王林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
基于有限元法的前牙内收牙周膜应力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以牙列齐整的成人上颌骨为标本,通过Mimics软件处理其CT扫描图像,生成所需要的点云数据,并将点云数据导入CATIA逆向工程模块建立精度较高的上颌骨、上颌牙列等三维模型。在ABAQUS中,将上颌牙列、牙周膜及牙槽骨进行装配,分别进行相应的有限元加载计算,经过有限元接触分析,得到两种弓丝内收前牙时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对于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郭玉杰汤文成林汤毅
关键词:有限元法牙周膜应力分析MIMICSCATIA扫描图像
3种矫治器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比较Gemini MBT传统托槽、Damon Q自锁托槽和隐适美隐形矫治器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的影响。方法选择戴用Gemini MBT传统托槽(C组)、Damon Q自锁托槽(S组)和隐适美矫治器(I组)的18-38岁患者各20例。所有患者在正畸前(T0)、初始弓丝放入或戴用第1副隐适美矫治器后1周(T1)、矫治1个月(T2)、3个月(T3),6个月(T4)分别进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问卷调查。比较不同矫治器对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结果对戴用不同矫治器患者在同一时间的量表总分值进行比较,Gemini MBT传统托槽与Damon Q自锁托槽相比,前者T1时总分值大于后者,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时间点无明显差异。Damon Q自锁托槽与隐适美矫治器相比,前者T1、T2、T33个时间点的值均明显大于后者(P〈0.05)。结论 Gemini MBT传统托槽与Damon Q自锁托槽对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总体无明显差异,隐适美隐形矫治器在治疗后3个月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总体要比固定矫治器轻微。
余国建吕冬李琥王震东邵胜林汤毅王珊李媛
关键词:托槽隐形矫治器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正畸中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患者焦虑症和疼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正畸中植入微种植体支抗患者焦虑症和疼痛的影响,分析正畸治疗过程中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的患者的心理反应。方法选择在正畸治疗中接受微种植体支抗植入的患者117例,在微种植体植入前由患者填写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并对微种植体植入前、中、后不同时期的疼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调查结束后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畸治疗过程中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的患者艾森克人格因素标准分N分与牙科焦虑症呈正相关(P=0.000),与E标准分呈负相关(P=0.000),与P、L标准分无关(P=0.524,P=0.293)。E量表标准分同植入微种植体支抗过程中疼痛得分呈负相关(P=0.000),与P、N标准分呈正相关(P均为0.000),与L标准分无关(P=0.501),并对其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牙科焦虑症(MDAS≥11)和非牙科焦虑症患者(MDAS<11)的疼痛总分上有显著差异(P=0.000)。结论正畸治疗中不同人格倾向患者会影响微种植体支抗植入前的焦虑状态及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不同时期的疼痛敏感程度。对正畸治疗中需植入微种植体支抗的患者针对其性格特征应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张庆陈文静马龙顾鑫宇侯伟林汤毅
关键词:艾森克人格问卷微种植体支抗疼痛
正畸种植钉植入不同部位的稳定性研究
林汤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