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鹤

作品数:149 被引量:459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6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22篇农业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4篇理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5篇人参
  • 36篇皂苷
  • 20篇人参皂苷
  • 12篇人参茎叶
  • 12篇茎叶
  • 11篇制剂
  • 11篇活性
  • 10篇中药
  • 9篇芽孢
  • 9篇芽孢杆菌
  • 9篇色谱
  • 9篇类芽孢杆菌
  • 9篇多粘类芽孢杆...
  • 8篇胶囊
  • 8篇氨基酸
  • 7篇血脂
  • 7篇液相色谱
  • 7篇相色谱
  • 7篇高效液相
  • 7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144篇吉林农业大学
  • 11篇吉林农业科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北华大学
  • 2篇重庆三峡医药...
  • 2篇吉林中森药业...
  • 2篇康美新开河(...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延边大学
  • 1篇潍坊工程职业...
  • 1篇吉林省电力医...
  • 1篇吉林四环制药...

作者

  • 144篇杨鹤
  • 119篇张连学
  • 109篇郜玉钢
  • 98篇赵岩
  • 75篇刘双利
  • 66篇何忠梅
  • 48篇蔡恩博
  • 40篇许永华
  • 38篇祝洪艳
  • 28篇王立岩
  • 22篇雷锋杰
  • 20篇张爱华
  • 19篇刘学周
  • 17篇唐国胜
  • 13篇李学
  • 11篇李萍
  • 7篇赵雪亮
  • 7篇李丽
  • 7篇郭冲
  • 6篇刘群

传媒

  • 8篇食品安全质量...
  • 7篇上海中医药杂...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草药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分析化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药材
  • 2篇人参研究
  • 1篇特产研究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农村百事通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17篇2017
  • 23篇2016
  • 33篇2015
  • 22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健脾丸中16种人参皂苷的质量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不同厂家人参健脾丸的质量。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了人参健脾丸制剂7个不同厂家人参制剂中16种人参皂苷含量。结果不同厂家之间人参皂苷的种类不同,且人参皂苷加和值最高厂家与最低厂家差异较大。结论人参健脾丸中人参皂苷的种类及含量随厂家不同而不同,人参健脾丸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孟凡双郜玉钢臧埔赵岩何忠梅杨鹤张连学郭冲
关键词:人参健脾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人参皂苷
一种麦味参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麦味参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第一步:将人参粉碎成粒度为60目以下的粉,将麦冬,五味子分别粉碎成粒度为20目以下的粉;第二步:称取3重量份麦冬粉和1重量份五味子粉,放入加热的容器中,按质量比1:10比例加入...
郜玉钢张连学董薇臧埔何忠梅赵岩杨鹤王立岩祝洪艳刘双利雷锋杰
文献传递
一种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生物防治菌剂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生物防治菌剂制备方法。本发明所用菌种为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已于2013年2月5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
郜玉钢张连学臧埔卢宗志祝彦海赵岩杨鹤王玉方李学赵雪亮李丽
文献传递
鹿源BVDV敏感中药筛选的研究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测试了4种中药在MDBK细胞体外培养中的最大安全浓度和对鹿源BVDV敏感性。结果表明:4种中药对MDBK细胞无损伤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是黄芪注射液(2)、鱼腥草注射液(2)、莪术油注射液(2)、双黄连...
郜玉钢刘佳佳杨鹤张连学臧埔
关键词:梅花鹿BVDV中药抗病毒MTT
文献传递
硫辛酸环戊烷并多氢菲酯C及其提取方法和药物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辛酸环戊烷并多氢菲酯C及其提取方法和其药物用途。属于新化合物及其药物用途。以人参为原料,经过粉碎、酵母发酵、高温高压处理、干燥、氯仿提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方法,得到了硫辛酸环戊烷并多氢菲酯C,其化学名称...
赵岩张连学唐国胜郜玉钢许永华张爱华杨鹤雷锋杰刘双利
文献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草本水杨梅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优化草本水杨梅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草本水杨梅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草本水杨梅多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草本水杨梅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33.76%,超声提取时间36.94 min,液固比为201.78 m L·g^(-1),在此条件下草本水杨梅多酚提取率为9.67%;三因素对草本水杨梅多酚提取率影响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液固比。并以水溶性VC和BHT为对照物,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总还原力法对草本水杨梅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体外评价,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草本水杨梅多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随多酚浓度的增加而上升。结论:由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草本水杨梅多酚的提取工艺方便可行,得到的草本水杨梅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草本水杨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张岳赵岩蔡恩博刘双利杨鹤张连学王士杰
关键词:草本水杨梅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抗氧化性
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检测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薯蓣皂苷元是重要的医药化工原料,在制药中应用广泛,由于其较高的医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备受关注。文章对近五年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分离工艺、检测方法及药理作用研究情况做以综述。
盛芳园何忠梅陈凯李成恩郜玉刚杨鹤张连学
薄荷中L-薄荷醇的抗惊厥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L-薄荷醇的抗惊厥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戊四唑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致惊厥模型,通过观察L-薄荷醇高(70 mg/kg),中(30 mg/kg),低(8 mg/kg)三个剂量组对小鼠惊厥潜伏期,惊厥持续时间,惊厥次数和死亡率的影响,及对小鼠脑组中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的含量的影响,研究了L-薄荷醇的抗惊厥效果,及其发挥抗惊厥作用的机理。结果:L-薄荷醇(70 mg/kg)可极显著缩短由戊四唑和NMDA所致惊厥持续时间(p<0.01),延长惊厥潜伏期(p<0.01),减少惊厥次数,使戊四唑与NMDA所致死亡率降低至30%和20%;L-薄荷醇中剂量组(30 mg/k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可显著缩短惊厥持续时间(p<0.05),延长惊厥潜伏期(p<0.05),将戊四唑所致死亡率降低至50%,NMDA所致死亡率降低至40%,但低剂量(8 mg/kg)无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同时L-薄荷醇的高剂量组(70 mg/kg)和中剂量组(30 mg/kg)可以拮抗由戊四唑所致脑组织中GABA含量的降低和NMDA所致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含量的升高。结论:L-薄荷醇具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涉及对γ-氨基丁酸能系统和谷氨酸能系统的调节。
姜圆圆赵岩王士杰郜玉钢刘双利杨鹤张连学
关键词:L-薄荷醇抗惊厥Γ-氨基丁酸谷氨酸
中药材生产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2022年
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药材生产企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急需应用型人才的加入,从而为企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培养复合型中药材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许永华邸鹏邸鹏
关键词:中药材生产应用型人才
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同时降解5种农药残留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同时降解5种农药残留方法,该方法所用菌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I>Paenibacillus polymyxa</I>),已保存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
郜玉钢臧埔赵岩宋胜男何忠梅祝洪艳杨鹤刘双利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