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雪娇

作品数:17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獭兔
  • 7篇基因
  • 5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肉兔
  • 3篇营养
  • 3篇日粮
  • 3篇美系
  • 3篇美系獭兔
  • 3篇基因多态性
  • 2篇多态性研究
  • 2篇燕麦
  • 2篇燕麦品种
  • 2篇营养价值
  • 2篇幼龄
  • 2篇脂肪酸
  • 2篇乳酸
  • 2篇乳酸菌
  • 2篇青贮
  • 2篇青贮品质

机构

  • 17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作者

  • 17篇杨雪娇
  • 12篇任战军
  • 7篇张成东
  • 3篇杨云贵
  • 3篇曹玮娜
  • 2篇牛华锋
  • 2篇王红俊
  • 2篇王淑辉
  • 2篇冯奇
  • 2篇程天亮
  • 2篇张越利
  • 2篇马红英
  • 2篇李亚力
  • 2篇周梦蕊
  • 1篇郭婷
  • 1篇常万波
  • 1篇白康
  • 1篇韩营
  • 1篇王金利
  • 1篇宋洪新

传媒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第十七次全国...
  • 2篇草地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饲料工业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粮中EM添加水平及方式对幼龄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2年
试验旨在研究EM添加水平及方式对幼龄獭兔生长性能的影响。将108只50日龄断奶仔獭兔随机分成9组(A-I),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子,并置于同笼内饲养。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C组则向饮水中添加2‰EM;D、E、F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制粒前添加1‰、2‰、3‰EM的基础日粮;G、H、I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制粒后添加1‰、2‰、3‰EM的基础日粮。试验预饲期5 d,正饲期30 d,每天早晚各饲喂一次。结果表明:制粒前添加2‰EM组(E组)与A、B、C组比较,能极显著提高獭兔生长性能,制粒后添加1‰EM组与制粒前添加2‰EM组差异不显著。建议饲料中EM添加量为:制粒前添加2‰,或制粒后添加1‰。
杨雪娇任战军梁冬冬郝敏智任兴武
关键词:EM
两个地区藏獒群体遗传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
藏獒,原产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之一。随着20世纪80年代藏獒热的兴起,优秀藏獒大量流向藏区以外,由此带来的种质资源流失与品种混杂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作为我国珍贵的种质资源和文化遗产,藏獒品种资...
杨雪娇
关键词:藏獒系统进化
文献传递
燕麦品种及其与全株玉米质量比对青贮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燕麦品种及其与全株玉米(Zea mays)质量比对混合青贮料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青贮效果较好的燕麦品种及燕麦与玉米的最佳混合青贮模式。【方法】以3个燕麦品种白燕2号、白燕7号和白燕8号为研究对象,每个品种分别按燕麦与玉米鲜质量比0∶1,3∶7,5∶5,7∶3和1∶0混贮,共设置15个处理,常温贮存90d后开封,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pH值、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AF)等指标。【结果】(1)白燕8号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7∶3的处理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CA)、无氮浸出物(NFE)含量较高,水分和粗纤维(CF)含量较低,因此青贮后的营养成分最佳。(2)白燕8号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3∶7的处理pH值较低(3.26),氨态氮/总氮值(NH3-N/TN)和丙酸(PA)、丁酸(BA)含量也较低,青贮品质优异。(3)从品种来看,白燕8号的青贮品质优于白燕2号和白燕7号,养分含量也比白燕2号和白燕7号略好;从混合比例来看,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3∶7的处理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营养成分较好,同时该混合比例青贮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和丙酸含量比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5∶5、7∶3的处理低,是本试验的最优混合比例。【结论】在燕麦青贮中添加一定量的玉米进行混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和品质,其中,燕麦与玉米质量比为3∶7的处理是本试验的最优混合比例。
郭婷杨雪娇张越利王红俊杨云贵
关键词:燕麦品种青贮品质营养成分
乳杆菌对獭兔空肠粘膜MUC1和MUC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杨雪娇任战军曹玮娜冯奇
关键词:乳杆菌獭兔MUC1MUC2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于Cytb基因多态性对藏獒群体遗传结构及系统进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本试验通过对甘肃藏獒和西藏藏獒共70个个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为藏獒品种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70条藏獒序列中,共检测到6种单倍型,8个多态位点,仅占分析总位点数的0.7%。甘肃藏獒与西藏藏獒的单倍型多样度(Hd)、核苷酸多样度(Pi)、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分别为0.595、0.002 37、2.703和0.674、0.002 51、2.857,即2个藏獒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相近。2个群体之间存在很强的基因流,未发生遗传分化,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根据Cytb基因单倍型网络图和系统发育树推断甘肃和西藏地区的藏獒为单一母系起源,逐步形成3个进化分支。
杨雪娇任战军张成东白康
关键词:藏獒CYTB基因系统进化
3个燕麦品种不同收获期对青贮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被引量:61
2013年
选择裸燕麦(Avena sativa)白燕2号和白燕8号、皮燕麦白燕7号,分别在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刈割,进行常规青贮并调制青干草,90d后测定燕麦青贮料与青干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燕麦青贮料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燕麦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比青干草中粗蛋白含量高1%~2%。随着生育时期的延迟,燕麦青贮料中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抽穗期为17.74%FM,乳熟期为33.86%FM。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抽穗期为12.28%DM,乳熟期为9.49%DM。抽穗期燕麦青贮料的氨态氮/总氮为12.99%,青贮效果差。在3个燕麦品种中白燕8号青贮料的pH和挥发性脂肪酸较低。因此,燕麦青贮料的营养价值高于青干草,在干物质基础上,裸燕麦白燕2号和白燕8号在抽穗期制作青贮料营养成分较优,而青贮品质则是乳熟期白燕8号的青贮料最好。
杨云贵程天亮杨雪娇张越利
关键词:燕麦青贮生育时期营养价值青贮品质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定
本研究以2011年采集的3个样点、10个牧草种群和2012年的10个样点、20个牧草种群为对象,测定了概略养分和范式洗涤洗涤纤维,并计算了相对饲用价值(RFV),还测定了矿质元素钙和磷元素含量的测定。试验结果如下: ...
杨雪娇
关键词: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价值
文献传递
伊拉肉兔FABP4基因多态性与肉间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马红英任战军杨雪娇张成东
关键词:脂肪酸RFLP
消毒处理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为选择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的最佳消毒处理方法,选用6种常用种子消毒处理方法:0.1%HgCl_2浸泡10 min、10%H_2O_2浸泡20 min、0.5%KMnO_4浸泡10 min、75%C_2 H_5OH浸泡5 min、2.0%NaClO浸泡20 min、0.16%HCHO浸泡30 min进行消毒处理,对其消毒效果、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H_2O_2浸泡20 min和0.5%KMnO_4浸泡10 min的消毒效果较好,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没有负面影响,可以作为高羊茅种子理想的消毒方法优先选用;0.1%HgCl_2浸泡10 min和2.0%NaClO浸泡20 min的消毒效果虽好,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但对种子萌发速度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慎重选用;75%C_2H_5OH浸泡5min和0.16%HCHO浸泡30 min的消毒效果不佳,对幼苗的生长也有影响,且0.16%HCHO处理对种子的伤害较大,不宜选用。
杨云贵王红俊杨雪娇程天亮
关键词:高羊茅消毒处理消毒效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美系獭兔和伊拉肉兔FABP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肉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寻影响兔肉中脂肪酸性状的优势基因型。【方法】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60只美系獭兔、51只伊拉肉兔FABP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与兔肉中脂肪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2个兔品种在intron1中存在C/T突变,该突变位点能被TaiⅠ限制性酶识别,且经酶切后发现,2个兔群体中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美系獭兔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83,0.467和0.450,等位基因C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683和0.317;伊拉肉兔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37,0.549和0.314,等位基因C和T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88和0.412。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美系獭兔群体中,CC型个体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C14:0含量和脂肪酸C18:1,n-9含量显著高于CT和TT型个体;TT型个体脂肪酸C18:3,n-3含量显著高于CC和CT型个体;TT型个体脂肪酸C20:4,n-6含量显著高于CC型个体。在伊拉肉兔群体中,CC基因型个体肌肉组织中的C18:1,n-9含量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5);CC型个体脂肪酸C18:2,n-6含量显著高于CT型个体;TT型个体脂肪酸C18:3,n-3含量显著高于CC和CT型个体;CT型个体脂肪酸C20:4,n-6含量显著高于CC型个体。【结论】FABP4基因可作为美系獭兔和伊拉肉兔脂肪酸性状选育的候选基因。
马红英任战军杨雪娇张成东
关键词:美系獭兔脂肪酸RFLP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