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萍
- 作品数:1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古日语被动态表现形式“V+べし”刍议被引量:1
- 2007年
- 通常认为古日语的"べし"作为助动词表示当然、确定的推断、说话者的意志和决定、可能、命令等意义。本文通过与表示被动的古汉语"可+V"结构进行比较指出,古日语"V+べし"结构由于受到古汉语"可+V"结构的影响也具有被动意义,是古日语被动态的表现形式之一。
- 杨金萍
- 关键词:能动古汉语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日译考
- 2009年
- 《红楼梦》第二回中出现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成语。就其中"僵"的字义,汉语界存在着"仆倒"、"僵硬"等不同解释。与其相对,日译文献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译法。本文以"僵"字的词汇史研究为线索,在明确《红楼梦》"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僵"字所指的基础上,对三种日译的得失及缘由进行了考证和分析。
- 许清平杨金萍
- 关键词:僵硬
- 析古汉语“有”在日语中的翻译和应用——以“有+国名”和代词“有”为例
- 2008年
- 日语如何解读古汉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有+国名"和代词"有"为例,考察了其在古日语和现代日语中的翻译和具体使用,指出前者虽未被日语吸收,但是后者受训读的影响已经进入日语,并在古日语和现代日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李琳杨金萍
- 关键词:翻译方式古汉语日语
- 契冲五十音图构成要素探析
- 2014年
- 从平安初期至江户末期,日本音韵史上一共出现40余幅大小不等、性质各异的音图,这些音图在诞生过程中曾受到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印度悉昙学等诸多要素的影响。作为日语五十音图及其文化内涵研究成果之一,文章从五音、竖横、相通、三内、反切等角度考察了契冲所制五十音图的要素和基本特征,指出它不仅是日本古代音图诸多要素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另有所独创,对现代音图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 杨金萍肖平
- 关键词:五音反切
- 日本《体育振兴法》等体育法规翻译及相关研究
- 周爱光孙耀珠杨金萍
- 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可以为我国学者对日本体育的研究提供方便,防止引用文献内容上的偏差,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翻译
- 论古代汉语在日语训读语法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是”“有”和定语后置为例被引量:7
- 2004年
- 训点是日本人为便于阅读古汉语文献而发 明的一种在汉字周围加点以表示日语语法特征或 发音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几种常见的训点,再 以“是”“有”和定语后置为例,说明由于对古汉语 文献的逐字训读,古汉语语法对日语训读语法的 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 杨金萍肖平
- 关键词:古代汉语日语定语后置
- 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古汉语文献的日译被引量:7
- 2004年
-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倡导异化的翻译,主张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文中的异质性特征。本文通过考察日本对古汉语文献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模式证明解构主义翻译原则在古汉语文献的日译过程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说明日本之所以能够及时吸收外来思想和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国文化,正是解构主义翻译原则的历史沉淀。
- 杨金萍肖平
- 关键词:解构主义直译
- 印度因明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
- 2007年
- 因明,原本是明了事物之因的学问,最早产生于古代印度。我国唐代著名佛教译经师玄奘在印度求学时曾研习过因明之学,并在回国后将梵语因明著作《入正理论》和《正理门论》译成汉语。因明之学由此在中国汉地得以形成风气。随着日本遣唐使的到来,日本学僧在修学因明的同时,还把大量的因明书籍带回到日本。因明传入日本之后,经历代学僧和学者的努力,逐渐将因明发展成为一个较完备的学问体系,而本文就是对因明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情况所做的历史性回顾和评述。
- 杨金萍肖平
- 关键词:因明逻辑
- 古汉语“于”字结构在古日语中的训读
- 2008年
- 根据"于"字在句中的位置以及语法功能,"于"字结构可构成被动态,亦可构成能动态。本文以《论语》《道德经》《庄子》中出现的相关例句为依据,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就古日语对"于"字结构的训读方式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尽管与古汉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整体上看,古日语的训读基本可以把握"于"字结构的语法功能,并以"に""より""を""と"等格助词体现出介词"于"字的语法功能。
- 李琳杨金萍
- 关键词:训读
- 论古汉语“于”字结构的现代日译
- 2008年
- 古代日本人在阅读古汉语文献时基本采取训读方式。时至今日,现代日本人已经难以继续古人的训读方式,因此采用了现代翻译。本文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中出现的相关例句为依据,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考察并分析多重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的"于"字的现代日译状况,以期从中探索出日本人对古汉语"于"字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 许清平李婷杨金萍
- 关键词:古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