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舸

作品数:48 被引量:1,39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经济管理
  • 27篇社会学
  • 7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人口
  • 8篇流动人口
  • 6篇儿童
  • 5篇农民
  • 5篇农民工
  • 5篇留守
  • 5篇留守儿童
  • 5篇流动儿童
  • 5篇民工
  • 5篇就业
  • 4篇人口普查
  • 4篇生育率
  • 3篇人口流动
  • 3篇农村
  • 3篇教育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友好型社会
  • 2篇人口变动
  • 2篇人口结构

机构

  • 26篇中国社会科学...
  • 2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44篇杨舸
  • 15篇段成荣
  • 3篇卢雪和
  • 3篇张斐
  • 2篇王宗萍
  • 2篇孙磊
  • 1篇陈森斌
  • 1篇向晶
  • 1篇吕利丹
  • 1篇郑真真
  • 1篇王广州
  • 1篇王莹
  • 1篇程杰

传媒

  • 4篇半月谈
  • 4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人口学刊
  • 2篇人口研究
  • 2篇中国发展观察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农村工作通讯
  • 1篇学海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南京人口管理...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党课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教师
  • 1篇China ...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被引量:311
2008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对流动人口的认识总体来讲是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流动人口变化趋势研究更是罕见。本文通过深入挖掘1982年以来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总结得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流动人口的普遍化、流动原因的经济化、流动时间的长期化、流入地分布的沿海集中化、年龄结构的成年化、性别构成的均衡化、女性人口流动的自主化、流动方式的家庭化和学业构成的"知识化"。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
关键词:流动人口人口普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
流动人口与城市相对贫困:现状、风险与政策被引量:51
2017年
为达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扶贫工作将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之一。仅仅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角度来扶贫是具有片面性的,贫困还包涵社会排斥、相对剥夺等社会属性,是各种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诱因。流动人口的部分群体增加了城市相对贫困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农民工群体,但流动人口群体内部的分化可能使得数据掩盖了这一事实。数据分析可知,流动人口的相对贫困特征不仅反映在收入、消费方面,也反映居住、教育、医疗等权益方面。流动人口应对风险的能力有限,为此,我国应为城市新贫困的形成清除制度障碍。
杨舸
关键词:相对贫困流动人口
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形势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本文将人口结构对粮食需求的影响纳入到粮食供需分析当中,基于不同人口增长情景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形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供需平衡,但全面二孩政策在中长期将显著增加粮食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考验未来粮食供给保障能力。若未来粮食供给能力只能维持在目前规划设计的5.5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那么全面二孩政策下将出现严重的粮食供需缺口,预计2029—2030年供需缺口最高峰将达到7800~8500万吨,缺口率为12.5%~13.3%。2025—2030年是粮食消费需求和供需缺口的峰值阶段,应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平稳度过最具挑战的阶段。
程杰杨舸向晶
关键词:人口结构粮食安全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模式——以上海、浙江、福建的调查为例被引量:31
2017年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家庭结构和居住模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本文从社会转型出发构建的研究框架将影响因素归纳为思想观念和生命历程,思想观念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互相制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代际居住模式。本文利用"家庭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思想观念转变对当前中国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安排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正发生显著变化:核心家庭比例下降;直系家庭、单人家庭、空巢家庭比例提升。从代际居住模式来看,传统性使得父母依然倾向于跟儿子居住,但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变远;现代性(都市化生活和受更高教育)又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居住距离远离;父代和子代的需求使得不同生命阶段的代际居住距离缩小。总体来说,家庭结构和代际居住模式的变迁使得家庭功能减少,家庭养老正因此面临着危机。
杨舸
关键词:家庭结构居住模式社会转型
从“民工慌”到“民工荒”——“后金融危机”时代对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反思被引量:26
2010年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历了从"民工慌"到"返乡潮",又到"民工荒",这些变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刻原因?在全球经济正逐步走出阴霾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农民工"群体的定位。本文分析了农民工面临的就业困境和流动障碍,并深刻解析了我国的产业低端和农民工困境形成的恶性循环的关系。要走出这种恶性循环,必须从全局的视野看待农民工问题,实现经济增长和保障民生的双赢。
杨舸孙磊
关键词:金融危机民工荒农民工
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解决流动儿童问题被引量:2
2014年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流动儿童问题正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流动儿童仍面临以下问题:接受义务教育情况明显改善,但流动少年在城市继续升学存在困难,就业弱势状况明显;跨省流动儿童的平等权益保障存在盲区,流动儿童集中的重点地区反成"不友好"城市;儿童进城有经济困难,产业工人家庭难团聚;流动儿童仍然不能平等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入托、入园存在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必须以满足流动人口及其家属的基本公共需求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从财政转移机制、改革高考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加大城乡托幼机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等方面入手解决流动儿童问题。
杨舸
关键词:流动儿童新型城镇化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被引量:28
2013年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郑真真杨舸
关键词:人口流动就业机会经济增长人口老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变动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本文利用五次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30年来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变动情况,重点阐述了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动、人力资本状况变动、职业变动、行业变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
段成荣杨舸
关键词:流动人口就业状况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被引量:95
2009年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段成荣杨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