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献伟

作品数:30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热设计
  • 7篇热控
  • 7篇航天
  • 5篇导热
  • 5篇相机
  • 4篇遥感
  • 4篇遥感器
  • 4篇热控制
  • 4篇空间光学
  • 4篇空间光学遥感...
  • 4篇空间相机
  • 4篇光学遥感
  • 4篇光学遥感器
  • 4篇航天产品
  • 3篇有限元
  • 3篇散热
  • 3篇望远镜
  • 3篇航天器
  • 3篇仿真
  • 2篇导热填料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长...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都江堰光明光...

作者

  • 30篇杨献伟
  • 22篇吴清文
  • 14篇黄勇
  • 12篇郭亮
  • 9篇张旭升
  • 9篇胡日查
  • 9篇刘春龙
  • 7篇江帆
  • 5篇石进峰
  • 5篇陈立恒
  • 3篇李志来
  • 3篇李书胜
  • 2篇李朝辉
  • 2篇毛书勤
  • 2篇韩康
  • 2篇王祥
  • 1篇于善猛
  • 1篇刘宏伟
  • 1篇徐振邦
  • 1篇李小明

传媒

  • 4篇中国光学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光学技术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应用光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轴竖直大口径长焦距平行光管热设计被引量:5
2013年
工作在真空罐内的平行光管的工作环境特点决定了其与空间光学遥感器相同的热设计原则,光管的结构形式对工作温度提出了严格要求。首先,确定光管结构表面的热控涂层和多层隔热材料的包覆方式;其次,光管热设计的关键是加热区设计,设计了两种加热方案,从可实施性和加热功耗大小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对最终的热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平行光管光机结构的温度水平可控在19.3~20.8℃,主镜温度为19.5℃,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可对其他同类型的地面光机结构的热设计提供借鉴。
石进峰吴清文杨献伟刘宏伟黄勇
关键词:热设计平行光管主动热控热分析
星敏感器支架的结构/热稳定性分析及验证被引量:14
2015年
为明确星敏感器支架受空间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形对星敏感器定姿精度的影响,对星敏感器支架的结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有限元法对星敏感器支架进行刚度分析,将热分析获得的在轨极端工况下的温度数据映射至结构模型上计算得到热变形,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各星敏感器光轴矢量,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星敏感器组件的结构基频为429 Hz,与分析结果相差不超过2%,试验前后星敏感器光轴与基准坐标系各轴夹角最大变化不超过5″;在轨期间星敏感器支架最大温度波动小于2℃,星敏感器光轴变化最大为4″~5″,与分析结果一致。星敏感器支架的结构/热稳定性良好,能够满足星敏感器定姿精度要求。
江帆吴清文王忠素苗健宇郭亮陈立恒杨献伟
关键词:热变形稳定性
空间光学遥感器热设计被引量:23
2011年
为了保证空间光学遥感器所需温度条件,本着被动热控为主、主动热控为辅的原则对其进行了热设计。首先,分析了遥感器在轨工作模式,建立了遥感器外热流计算模型,根据遥感器各面外热流变化,确定了3个极端工况。然后,以对日低温工况热设计为主对遥感器进行了热设计。最后,对热设计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和热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镜组温度水平可控制在(18±1.5)℃,且满足轴向温差要求;CCD器件温度变化为18~26℃,相邻轨道无温度累加。该热控设计方案可行,可对其它低能量、大窗口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热设计提供借鉴。
杨献伟吴清文李书胜江帆李志来
关键词:光学遥感器热设计热仿真CCD
航天器转动轴遮热罩设计及仿真被引量:1
2014年
在航天器转动遮热罩优化设计问题,为减少航天器转动轴处的能量散失,采用安装遮热罩和包覆多层隔热组件的方法,找到影响转动轴能量散失的主要因索,确定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遮热罩设计方案和多层包覆方式的合理性。首先给出遮热罩的基本结构并分析影响转动轴系统能量散失的主要参数。其次运用I-DEAS/TMG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转动轴系统能量散失与各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依据极紫外成像仪俯仰轴上安装和未安装遮热罩的两种应用方案开展热平衡试验。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安装遮热罩并包覆多层隔热组件后,俯仰轴能量散失比无热控措施时减少了53.6%。设计合理的遮热罩并包覆多层隔热组件,既保证转动机构的正常工作,也可有效地减少转动轴处能量的散失。
杨化彬吴清文杨献伟黄勇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导流散热型LED灯的热分析与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对某LED灯开展了空气导流技术的散热设计,进行了有、无空气导流散热条件下的仿真分析,针对热分析模型进行反复修正迭代,得到了准确的仿真结果。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在有空气导流散热的情况下,LED灯的结温较无空气导流散热时降低约8℃,LED灯的使用寿命可延长2 000h。进一步研究发现,基板下表面的发射率、接触热阻以及LED与对流孔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对LED灯的散热均有影响,最终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给出了降低结温的几点建议。
王祥吴清文杨献伟高建国黄勇徐振邦
关键词:发光学计算机仿真LED灯散热
炭/炭复合材料在空间光学遥感器热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提出在金属表面粘贴炭/炭复合材料来解决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结构材料导热率低、温度梯度较大的问题。概述了炭/炭复合材料的基本特点并建立了钢板表面粘贴炭/炭复合材料的热传导数学模型。对钢板的裸板和单面分别贴0.5mm和2mm复合材料的3种状态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温度测试试验,获得了钢板在3种状态下的等效热导率。利用IDEAS-TMG有限元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钢板在上述3种状态下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显示,粘贴炭/炭复合材料能很好地改善钢板的传热性能。最后,将0.5mm厚的炭/炭复合材料应用于低热导率的星敏感器安装支架(材料为TC4)的热控,并对星敏感器支架粘贴炭/炭复合材料前后两种情况进行了温度测试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表面粘贴炭/炭复合材料后,星敏感器支架测点温差由28℃减小为5℃,提高了星敏感器支架温度均匀性,表明该措施对改善空间光学遥感器上低热导率结构件的温度梯度很有意义。
吴清文王领华杨献伟江帆郭亮陈立恒
关键词:空间光学遥感器温度梯度热导率
日-地系拉格朗日L1点太阳观测器热设计被引量:2
2013年
对将运行于日-地L1点的太阳观测器进行了热设计,重点论述了日-地L1点的轨道外热流计算和Lymanα日冕仪(LACI)反射镜M2光阱、Lymanα日冕成像仪(LADI)滤光片组件、CCD组件、电箱、观测器主体等部分的热设计方案。通过在探测器对日面设置集热板,将观测器的主动加热功耗降低了73%;选用预埋热管的设计方案解决了对日定向观测导致的框架温差问题。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日高温工作、对日低温工作、低温存储、轨道转移等4个极端工况下,观测器各组件温度均满足指标要求。该热设计方案以较低的加热功耗,解决了太阳观测器在轨工作阶段的散热、轨道转移阶段的保温等问题,满足CCD焦面工作温度<-50℃的要求。
王祥李义杨献伟
关键词:热设计太阳观测
迷宫式转动部位保温装置
迷宫式转动部位保温装置,涉及航天器热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航天器上相对转动部位的热控措施不能满足正常工作要求的问题。该保温装置包括:支撑部件;插装在所述支撑部件内的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相连的转动部件;包覆在所述支撑部件外部...
吴清文江帆杨献伟李朝辉杨化彬
一种带有安装翅片的异型导热索
一种带有安装翅片的异型导热索涉及航空航天技术空间导热领域,主要解决元器件无法提供平面安装或元器件和导热索之间热阻大,元器件发热部位结构不规则的散热需求,实现针对某种特定结构的元器件设计导热安装界面。该导热索包括:包裹散热...
刘春龙郭亮吴清文韩康胡日查张旭升黄勇杨献伟毛阿龙
文献传递
用于空间相机活动部件的高效散热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间相机活动部件的高效散热装置,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间相机活动部件吸收率高、吸热量大、连续高频运动难以散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包括导热胶、石墨薄膜、导热环、导热填料、环形支...
刘春龙杨爽杨献伟熊琰张旭升胡日查黄勇郭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