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2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防雷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暴雨
  • 1篇地闪
  • 1篇地闪密度
  • 1篇闪电
  • 1篇闪电定位
  • 1篇闪电定位系统
  • 1篇特大暴雪
  • 1篇条件性对称不...
  • 1篇能见度
  • 1篇强降水
  • 1篇强降水过程
  • 1篇强降水过程分...
  • 1篇去除率
  • 1篇细颗粒
  • 1篇细颗粒物
  • 1篇静力
  • 1篇局地
  • 1篇局地暴雨
  • 1篇颗粒物
  • 1篇环流

机构

  • 4篇河北省防雷中...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4篇杨敏
  • 1篇王咏青
  • 1篇杨晓亮
  • 1篇李江波

传媒

  • 2篇气象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次雾霾过程中气象因子与细颗粒物浓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6
2014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逐小时地面自动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部门的PM2.5浓度等资料,对2014年1月15-19日河北省持续雾霾天气期间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PM2.5是造成霾阶段水平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时,能见度与PM2.5浓度相关性最好,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PM2.5浓度对能见度的作用呈减小趋势;雾阶段能见度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明显好于PM2.5浓度值。西北大风对河北PM2.5浓度的平均清除率在94.3%,去除时间平均为3.7 h,可使PM2.5空气质量分指数达到优或良的等级,降雪对PM2.5浓度的清除作用明显小于大风,很难将PM2.5空气质量分指数降到优或良。
杨晓亮杨敏
关键词:雾霾PM2.5能见度去除率
2007—2015年京津冀地区闪电分布特征被引量:21
2016年
利用2007—2015年京津冀地区闪电定位系统地闪监测资料和地面雷暴观测资料,对京津冀地区闪电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5年京津冀地区人工观测的雷暴总数与闪电定位系统观测的总地闪数值不同,但二者时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地面人工雷暴观测受观测规范的限制,主要反映雷暴日的概念,对比而言,闪电定位系统观测的地闪更接近实际闪电的分布。2007—2015年京津冀地区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为7.8%,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正地闪占总地闪的比例不同。各月正地闪分布相对均匀,与总地闪和负地闪不同,但总地闪、正地闪和负地闪的日变化特征无明显区别。京津冀地区地闪高密度区集中出现在山脉与平原过渡带和海陆交界处。
杨敏杨晓亮
关键词:地闪闪电定位系统地闪密度
河北2007年7月18日局地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44
2008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TBB资料和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河北省东北部和南部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影响系统作用下,河北省不同区域暴雨的形成机制却不同,高、低空急流及其耦合条件下急流和暴雨相互作用是上午东北部暴雨的成因,低空急流直接输送水汽,在FY-2C云图上表现为云顶TBB<-70℃近乎圆形的中-α尺度强对流云;而下午河北南部强降水是在高温高能、层结不稳定的有利条件下,地面冷锋及锋前低压形成的强辐合抬升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对应云图上为最低TBB在-80℃以下的准东西向带状对流云系。逐小时地面自动站资料分析的流场和计算的地面湿静力能对此类夏季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杨晓亮李江波杨敏
关键词:局地暴雨急流次级环流
一次暴雨与特大暴雪并存的华北强降水过程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11月3—4日华北地区产生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成因和降水相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厚的低涡和地面气旋是本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东南风低空急流带来东部海上的充沛水汽,使得暴雨雪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远高于当月平均值;低涡和气旋等低层辐合系统与高空辐散叠置,为强雨雪天气提供了持久强烈的上升运动,暴雨区、暴雪区分别为对流不稳定、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大气层结,而锋生作用更有利于暴雪产生;雪花形成和增长的环境条件与雪花下降过程是否融化在判断降水相态方面同等重要,二者兼具才能保证地面降雪的出现。
杨晓亮王咏青杨敏李江波张叶田雨润
关键词: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