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彬源

作品数:11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出血
  • 3篇灌注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神经内镜
  • 2篇手术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生成素
  • 2篇颅内
  • 2篇颅内肿瘤
  • 2篇脑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内镜
  • 2篇红细胞生成

机构

  • 8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杨彬源
  • 7篇陈桂增
  • 5篇李少鹏
  • 3篇刘小红
  • 2篇陈凡帆
  • 2篇邓海亮
  • 2篇全伟
  • 2篇丁正斌
  • 2篇吕建平
  • 2篇张昊
  • 2篇曹志恺
  • 1篇黄哲
  • 1篇付万新
  • 1篇郭蓝蓝
  • 1篇梁玉鹃
  • 1篇蔡涛
  • 1篇赖瑾瑜
  • 1篇王本艳
  • 1篇胡景鑫
  • 1篇肖巧羡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疗程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EPO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每组分成短、中、长三个疗程,两组大鼠均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PO治疗组短、中、长疗程相应时间点分别腹腔注射EPO 3000 U/kg;生理盐水治疗组各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疗程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EPO各疗程组神经功能相应地改善,而凋亡细胞与caspase-3表达均相应地减少,其中长疗程组减少最为显著,较中、短疗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疗程的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完全相同,长疗程接近最佳疗程。
丁正斌全伟曹志恺吕建平杨彬源张昊陈凡帆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CASPASE-3
人工牛黄对实验性惊厥大鼠脑内海马及门区神经元丢失的抑制和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人工牛黄对致痫大鼠行为的影响,海马及门区神经元丢失情况和谷氨酸脱羧酶(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的改变,探讨该药的抗惊厥作用。方法:采用戊四唑急性惊厥模型,参照Rac ine标准观察行为学表现,用N issl染色作海马及门区神经元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作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计数。结果:牛黄防治组惊厥发作的潜伏时间较对照组长,发作次数较惊厥组少,而在海马及门区的神经元和在海马的GAD阳性细胞的丢失数量较惊厥组的少。结论:人工牛黄能延长惊厥发作的潜伏期,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神经元丢失和保护GAD免疫反应阳性细胞。
梁洁芳胡景鑫杨彬源陈盛强钟愉梁玉鹃邓广斐钟蓓华黄哲黄兰英郭蓝蓝
关键词:人工牛黄惊厥谷氨酸脱羧酶
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评估
2016年
目的研究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颅内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颅内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具优势(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标准去大骨瓣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杨彬源陈桂增李少鹏刘小红叶泽驹邓海亮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性
神经内镜在脑室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析神经内镜在脑室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8—2015-06收治50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传统脑室穿刺,观察组于神经内镜辅助下脑室穿刺,比较2组术后第1天血肿残余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前及术后4周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前ADL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第1天血肿残余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在脑室出血手术中的应用具有损伤小、血肿清除彻底、安全性高等优点,效果满意,具有广阔临床应用空间。
叶泽驹陈桂增谭凤娟杨彬源
关键词:神经内镜脑室出血血肿穿刺
3D打印技术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在颅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东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经确诊为颅内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前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及CT进行影像学检查再制定手术方案;观察组在利用患者MRI和CT的医学成像通信(DICOM)数据的基础上对其肿瘤进行三维建模,采用3D打印技术重建患者肿瘤模型并制定手术方案。术后3 d对两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利用MRI检查患者全切程度和脑梗塞发生率;通过CT灌注成像(CTP)观察患者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参数,同时用卡氏功能(KPS)评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在术后出现脑梗塞,对照组中有6例术后出现脑梗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BV和CBF参数分别为(2.81±0.53)mL/100 g、(65.83±14.76)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4±0.89)mL/100 g、(51.24±16.57)mL/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MTT和TTP参数分别为(43.50±5.43)s、(3.04±1.08)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94±6.31)s、(3.93±1.62)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KPS评分为(91.67±2.50)分,高于对照组的(81.33±3.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能够有效模拟和反映患者颅内肿瘤的组织结构情况,方便主治医师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情况,为颅内肿瘤的治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临床依据。
陈桂增李少鹏杨彬源
关键词:3D打印颅内肿瘤肿瘤模型CT灌注成像
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效果
2023年
目的:探究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取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经脑回皮质手术治疗,试验组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免疫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12周,试验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试验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脑沟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等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杨彬源李少鹏付万新罗灼明叶泽驹
关键词:基底核区脑出血显微手术
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54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研究组患者在发病3 d内给予早期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发病3 d后进行晚期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栓塞效果、m RS评分优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完全栓塞率和m RS评分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早期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彬源陈桂增李少鹏刘小红叶泽驹邓海亮
关键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尼莫地平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三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B组、C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09.12±14.71)cm/s、(104.78±15.11)cm/s、(96.22±11.52)cm/s,均较治疗前的(165.79±25.82)cm/s、(167.35±24.79)cm/s、(166.28±23.96)cm/s明显降低,GCS评分分别为(11.18±2.01)分、(11.24±2.14)分、(13.93±2.94)分,均较治疗前的(7.24±1.81)分、(7.43±1.75)分、(7.34±1.52)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杨彬源陈桂增王本艳黄宝瑶李少鹏刘小红蔡涛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
术中超声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在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经头颅CT或MRI诊断明确的颅内肿瘤病人6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术中配合使用超声影像切除肿瘤,对照组仅根据术前MR或CT资料切除肿瘤,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肿瘤残余1例,残余率3.125%;对照组肿瘤残余6例,残余率18.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可提高手术精确性,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陈桂增杨彬源赖瑾瑜肖巧羡
关键词:颅内肿瘤切除术超声
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4年1-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神经内镜组,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传统开颅组。对比两组一般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等。结果: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皮肤切口、皮层切口、骨窗大小、术中失血量、术后血肿量、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低于传统开颅组(P<0.05),血肿清除量、术后6个月ADL评分、FIM评分、GOS分级优于传统开颅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费用低、预后佳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叶泽驹陈桂增杨彬源朱灼坤罗伟鹏
关键词: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