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冬野

作品数:20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5篇胃癌
  • 3篇细胞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肿瘤组织
  • 2篇转录
  • 2篇转录因子
  • 2篇相关癌基因
  • 2篇瘤组织
  • 2篇内镜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基因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给药
  • 2篇腹腔
  • 2篇癌患者
  • 2篇癌基因

机构

  • 20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杨冬野
  • 9篇焦洋
  • 4篇耿玮
  • 4篇胡晓杰
  • 3篇檀碧波
  • 3篇张建生
  • 3篇韩杰
  • 3篇蔡建辉
  • 3篇常迎彬
  • 3篇张静
  • 2篇温军业
  • 2篇曹月敏
  • 2篇巩涛
  • 2篇康喜荣
  • 2篇赵晓勇
  • 2篇苏少慧
  • 2篇张海强
  • 2篇张月寒
  • 2篇杨晶
  • 2篇李旭明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河北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分析胃神经鞘瘤的发病概况并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 9例胃神经鞘瘤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胃神经鞘瘤胃体 5例 ,胃窦 2例 ,胃底 2例。 4例术前经胃镜活检证实。均经手术治疗。良性 7例中 3年内死亡 3例 ,已存活 >2年 4例 ;恶性 2例 ,6个月死亡 1例 ,已存活 7个月 1例。结论胃神经鞘瘤发病少见 ,多为良性 ,症状不典型 ,多需术前病理活检或术后病理确诊。良性可行胃部分切除或胃大部切除 。
耿玮韩杰杨冬野张静常迎彬檀碧波
关键词:胃神经鞘瘤
Gl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Gli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阐明Gli1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9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RT-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li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水平。以人胃癌细胞株MKN28、BGC823和SGC7901为研究对象,胃永生化上皮细胞株GES-1作为对照,RT-qPCR法检测各细胞株中Gli1mRNA表达水平。将Gli1-siRNA转染BGC823细胞后,实验分为对照组、con-siRNA组和Gli1-siRNA组;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li1mRNA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P27、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Gli1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27.606,P<0.01;χ2=54.782,P<0.01)。在GES-1、MKN28、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Gli1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41,P<0.01)。Gli1-siRNA组Gli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on-siRNA组(F=48.322,P<0.01)。Gli1-siRNA组胃癌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on-siRNA组(F=54.428,P<0.01)。Gli1-siRNA组胃癌细胞的迁移数低于对照组和con-siRNA组(F=257.788,P<0.01)。与对照组比较,con-siRNA组细胞中P27、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siRNA组比较,Gli1-siRNA组细胞中P27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3.776,P=0.020),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3.479,P=0.025;t=5.487,P=0.005)。结论:Gli1在胃癌组织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抑制Gli1基因的表达能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杨冬野焦洋檀碧波杜志坚胡晓杰刘飞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迁移
T淋巴细胞与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状态,有赖于各种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协作或相互制约,以产生适度的免疫应答,使之即能清除异物抗原,又不致损伤机体组织[1].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可分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因子免疫三大类,大量研究表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与肿瘤关系密切.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体液中T细胞亚群的分析和组织内的定位检测是判断细胞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判断治疗以及各种传染病的诊断、研究、免疫治疗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5].
温军业问明杨冬野张海强暴雷耿炜张瑞峰温东业蔡建辉
关键词:T淋巴细胞细胞治疗免疫功能状态细胞免疫功能机体组织体液免疫
猪苓多糖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胃癌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猪苓多糖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胃癌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66例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应用猪苓多糖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给药;对照组给予顺铂腹腔给药。治疗1个月后对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ELISA法检测用药前后外周血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用药前后腹水中Gil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腹水量、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外周血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IL-6和TNF-α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腹水Gil1、MMP-2、MMP-9的m 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il1、MMP-2、MMP-9的m 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Gil1、MMP-2和MMP-9的m RNA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猪苓多糖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给药对胃癌恶性腹腔积液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降低Gil1、MMPs的表达。
杨冬野焦洋杜志坚胡晓杰刘飞
关键词:顺铂恶性腹腔积液
C57BL/6小鼠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方法的对比被引量:2
2013年
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或细胞回输治疗是免疫学小鼠动物实验中的常用操作技术,我们通过比较小鼠鼠尾静脉的不同注射方法,寻找穿刺成功率更高、安全、可靠的方法。
温军业问明杨冬野耿玮张海强蔡建辉
关键词:C57BL尾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给药回输治疗注射方法
Krüppel样转录因子12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检测Krüppel样转录因子12(KLF12)蛋白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收集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选择体检正常者100人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肠组织中KLF12、nm23、周期素E1(CyclinE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患者血清中KLF12水平并检测对照组受试者血清中KLF12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KLF12、CyclinE1、MMP-2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χ2=66.155,52.795,64.515,52.632;P<0.001),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χ2=13.019,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KLF12蛋白与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96 3,P<0.001;r=0.326 4,P<0.001),与nm2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27 3,P=0.013)。病例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最佳cut-off值为3.795μg·L^(-1),曲线下面积为0.834,其对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8%和94.0%。病例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t=2.708,P=0.007);结直肠癌组织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06 9,P<0.001)。淋巴结转移程度为N3的(N3组)患者血清中KLF12水平最高,N0组患者最低(F=21.731,P<0.001)。结论:KLF12蛋白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检测患者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可能对判断病情和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价值。
焦洋杨冬野杨晶刘飞康喜荣张建生
关键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大柴胡汤加味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T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4
1997年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应用大柴胡汤加味对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A组)和手术加服大柴胡汤加味治疗组(B组),手术前后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比较。结果:患者CD3、CD4及CD4/CD8下降,TNF升高。术后第2天CD3、CD4及CD4/CD8进一步下降,低于术前水平。A组术后第20天CD3、CD4及CD4/CD8比术前明显增高,TNF明显降低(均P<0.05)。B组术后第10天CD2、CD4比A组明显增高,TNF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手术有利于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和TNF水平的下降,围手术期中药治疗是重要辅助措施。
巩涛曹月敏庄百溪张秋才杜权彭彦辉王跃欣杨冬野
关键词:大柴胡汤梗阻性黄疸肿瘤坏死因子
退变颈椎间盘致炎机制的实验研究
赵晓勇苏江宁李旭明杨冬野何荣海王树茂等
该课题研究模拟了坐位作业人群颈部肌肉劳损产生颈动力失衡,引起颈静力失衡,导致颈椎间盘退变、颈椎病发生,并对动物模型退变颈椎间盘的IL-1α、TNFα等炎性因子、蛋白多糖、软骨终板及间盘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了研究,提出颈动力...
关键词:
关键词:退变颈椎间盘中西医药物治疗组织病理学动物模型
关节镜下采用6~8股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6-8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对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9-51岁,平均32.8岁;病程1-22个月,平均3.7个月。Lachman试验:阳性伴软性终止点12例,阳性伴硬性终止点2例;前抽屉试验:阳性伴软性终止点12例,阳性伴硬性终止点2例;轴移试验阳性12例。合并I度膝关节外翻不稳1例。在关节镜下采用6-8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4孔指骨钢板对移植物行悬吊式固定。结果:术后1年随访,13例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1例患者Lachman试验阳性,13例患者轴移试验阴性,1例患者阳性。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分从术前平均(47.71±1.98)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5.36±4.73)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采用6-8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方法,具有切口小,对伸膝装置无干扰等优点。
赵晓勇李旭明杨冬野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
食管黏膜剥脱症内镜及临床诊断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食管黏膜剥脱症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形态表现,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首诊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食管黏膜剥脱症患者临床及内镜检查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29例患者资料分别来自消化内科16例,胃肠外科8例,心血管内科3例,耳鼻咽喉科2例。其中25例患者于发病前均有明确的过急进食粗糙坚硬食物或误食含骨性食物史。所有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症状。患者均以突发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为首发症状,吞咽时疼痛加剧甚至伴有吞咽困难,随后出现呕血、黑便等临床表现。2例于呕吐时曾吐出灰白色条带膜状物。3例因既往有冠心病史,均被首诊为冠心病,其中1例因心电图提示急性前间壁心肌缺血并行溶栓治疗,致使消化道出血加剧。所有患者均未能在就医首诊时获得正确诊断。结论:食管黏膜剥脱症为临床上少见疾病,起病急,发病多有诱因,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内镜表现。进行内镜检查是诊断食管黏膜剥脱症的必要手段。诊断并无困难,关键在于临床及内镜医师对此疾病要有足够的认识。
焦洋杨冬野张月寒王鼎鑫苏少慧
关键词:食管黏膜剥脱胸骨后疼痛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