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冬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6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大细胞
  • 12篇细胞
  • 12篇肥大
  • 12篇肥大细胞
  • 9篇牛蛙
  • 6篇组织化学
  • 5篇裂头蚴
  • 5篇黑斑蛙
  • 4篇组织学
  • 4篇裂头蚴病
  • 3篇蛋白酶
  • 3篇形态学
  • 3篇组织化学研究
  • 3篇组织学观察
  • 3篇类胰蛋白酶
  • 3篇病理
  • 3篇病理组织
  • 3篇病理组织学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机构

  • 18篇贵州大学

作者

  • 18篇杨冬梅
  • 17篇许乐仁
  • 9篇欧德渊
  • 5篇王开功
  • 5篇陈红
  • 3篇江萍
  • 1篇吴东军
  • 1篇付学智
  • 1篇谢华兴

传媒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蛙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及其与外周神经的关系
关于人类和动物肥大细胞的超微结构已有一些报导,不同进化水平的物种,其肥大细胞的超微和亚微结构具有种属差异性。人类肥大细胞颗粒均具有独特的亚微结构甚至可以作为区别不同表型肥大细胞的标志。对低等脊椎动物肥大细胞的研究很少,有...
杨冬梅许乐仁欧德渊付学智
关键词:牛蛙肥大细胞超微结构外周神经
文献传递
贵阳市黑斑蛙裂头蚴感染调查及动物感染观察
目的对贵阳市花溪地区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裂头坳病(Sparganosis)进行了调查及病理学研究,探讨肥大细胞在裂头蚴(Sparganum)感染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对贵阳市花溪地区收集的818只黑...
王开功陈红杨冬梅江萍许乐仁
关键词:黑斑蛙裂头蚴病曼氏迭宫绦虫病理组织学
文献传递
黑斑蛙裂头蚴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裂头蚴病进行了病理学观察。在贵阳市花溪地区收集的810只成年黑斑蛙中123只有裂头蚴感染,感染率为15.16%(123/810),感染强度1~23条。裂头蚴主要寄生在大腿肌...
许乐仁陈红王开功杨冬梅
关键词:黑斑蛙裂头蚴病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
文献传递
牛蛙肥大细胞超微结构及其与外周神经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杨冬梅许乐仁欧德渊付学智
关键词:肥大细胞超微结构外周神经
免疫组化法证实牛蛙肥大细胞中类胰蛋白酶的存在
采用小鼠抗人类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AA1通过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对牛蛙的舌、肠和脾以及人食道癌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肥大细胞进行染色,首次证实了牛蛙肥大细胞胞浆中类胰蛋白醇的存在,且单克隆抗体AA1 与牛蛙肥大细胞...
杨冬梅许乐仁
关键词:牛蛙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
文献传递
牛蛙肥大细胞中类胰蛋白酶的证实被引量:8
2008年
类胰蛋白酶已被作为人类和某些哺乳动物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标志。为检测蛙科动物肥大细胞胞浆中是否含有类胰蛋白酶,采用了小鼠抗人类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AA1通过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对牛蛙的舌,肠和脾以及人食道鳞癌组织(用作阳性对照)石蜡切片中的肥大细胞进行染色。首次在Bouin氏液固定的牛蛙组织中证实了牛蛙肥大细胞胞浆中类胰蛋白酶的存在,且单克隆抗体AA1与牛蛙肥大细胞中的类胰蛋白酶可获得良好的交叉反应。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多位于牛蛙肠黏膜固有层,少量见于肠绒毛基底部及舌粘膜下腺体周围,而未见于脾组织中。人食道癌间质中可见多量类胰蛋白酶阳性细胞。研究证实,与人类肥大细胞相似的是牛蛙肥大细胞也含有这种特有的类胰蛋白酶,牛蛙有可能是用作肥大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动物。
杨冬梅许乐仁
关键词:牛蛙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
蛙科动物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
作为重要的实验动物,某些蛙科动物被广泛应用在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但对蛙科动物的免疫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却很少。本研究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方法研究证实了牛蛙(Rana catesbeiana)和黑斑蛙(Ra...
许乐仁杨冬梅欧德渊
关键词:肥大细胞基础生物学
文献传递
两栖类动物肥大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5年
文章对两栖类动物,特别是蛙科动物肥大细胞的个体发生、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其与外周神经和某些激素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杨冬梅欧德渊许乐仁
关键词:两栖类动物肥大细胞生物学
牛蛙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形态学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鉴定牛蛙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存在。方法用于肥大细胞研究的一些常规组织化学技术与形态学方法。结果牛蛙的舌、肠、肠系膜和脾中肥大细胞数量较多,少量也见于神经、心、肾、肝和皮肤等多种组织中。肥大细胞有沿血管周和神经分布的倾向。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形状比较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而在其它部位的肥大细胞则形态多样。Bouin氏液及Carnoy氏液是牛蛙肥大细胞优良的固定液。然而,与哺乳动物的黏膜肥大细胞相似的是,中性缓冲福尔马林(NBF)固定显著的阻断了牛蛙肠黏膜肥大细胞(MMC)的染色。有趣的是,甲苯胺蓝是牛蛙肥大细胞的最佳染料,它比阿尔新蓝能很好地显示牛蛙的肥大细胞。透射电镜下证实,牛蛙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特征性的胞浆颗粒。肥大细胞靠近雪旺氏细胞,并可见于神经束膜间,甚至以其突起与神经束膜相连。结论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证实了牛蛙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存在,再次证实肥大细胞与外周神经之间存在密切的解剖学关系。
许乐仁杨冬梅欧德渊
关键词:肥大细胞组织化学形态学牛蛙
牛蛙的解剖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0
2007年
杨冬梅许乐仁谢华兴吴东军
关键词:牛蛙组织器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