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儒

作品数:115 被引量:567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化学工程
  • 33篇理学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子电信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6篇催化
  • 21篇催化剂
  • 20篇纳米
  • 13篇甲酯
  • 11篇甲酸
  • 10篇氢解
  • 10篇甲酸甲酯
  • 9篇稀土
  • 8篇活性炭
  • 8篇粉体
  • 8篇改性
  • 7篇氧化硅
  • 7篇生物柴油
  • 7篇介孔
  • 7篇孔结构
  • 7篇甲醇
  • 7篇二氧化硅
  • 7篇分子
  • 7篇柴油
  • 6篇RANEY

机构

  • 96篇北京化工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山...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甘肃凯西生态...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太原重型机械...
  • 1篇吕梁学院
  • 1篇中化化工科学...
  • 1篇邯郸钢铁集团...

作者

  • 115篇杨儒
  • 44篇李敏
  • 20篇李敏
  • 15篇张建春
  • 13篇钟炳
  • 10篇郭玉宝
  • 9篇李友芬
  • 8篇刘建红
  • 8篇刘家祥
  • 6篇郝新敏
  • 6篇刘国强
  • 6篇张华
  • 5篇胡天斗
  • 4篇戴丽珍
  • 4篇刘瑛
  • 4篇韩磊
  • 4篇严彩霞
  • 4篇秦杰
  • 4篇张广延
  • 3篇吴东

传媒

  • 19篇北京化工大学...
  • 5篇无机化学学报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硅酸盐学报
  • 4篇材料导报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2009中国...
  • 2篇稀土
  • 2篇Chines...
  • 2篇中国陶瓷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Chines...
  • 2篇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化工学会...
  • 1篇塑料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合成纤维工业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3篇2004
  • 12篇2003
  • 8篇2002
  • 1篇2000
  • 6篇1999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镧系稀土掺杂纳米YAG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镧系稀土掺杂纳米YAG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沉淀法,以尿素或氨水为沉淀剂,将稀土Re、钇、铝盐溶液和沉淀剂按(尿素或氨水)/(Re+Y+Al)=2.0:1.0—20.0:1.0(摩尔比),Re、Y、Al之...
杨儒秦杰李敏
文献传递
TiO_2介孔材料合成及应用被引量:11
2003年
TiO_2介孔材料因其在光催化、催化剂载体、传感器、电化学器件等方面具有种种潜在的用途而备受关注,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综述了介孔TiO_2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于宏燕杨儒李敏郭玉宝
关键词:TIO2介孔材料溶胶-凝胶法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
纳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先进的理论和计算技术结合计算机的威力,提供了在原于层次上了解纳米材料及其演化过程细节的可能性,兵有无先例的准确性,使纳米材料设计和性能预测成为可能。本文首先概述了计算机模拟的理论方法和作用,扼要地综述了计算机模拟在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热学、电磁学等性能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了纳米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郭玉宝杨儒李敏刘家祥李友芬
关键词:纳米材料计算机模拟原子热学性能电磁学性能
麻炭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被引量:6
2007年
以汉麻秆为原料,通过直接炭化、磷酸/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麻炭.采用扫描电镜(SEM)、液N2吸附、亚甲基蓝吸附和碘吸附分别对麻炭的微观骨架结构、表面织构、孔分布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麻炭微观形貌呈现多孔性的骨架结构,由彼此平行且直通的两种管道构成,管与管之间由管壁隔断,管壁本身分布着丰富的微孔,而且三种麻炭样品中均以微孔为主且微孔分布呈多分散性.未经活化处理的麻炭,其孔径主要分布在小于1.3nm的范围内,但其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小.磷酸和氯化锌活化的麻炭的比表面积分别达1388m2/g和1691m2/g,两者的孔分布较为相似,除了在小于2nm的范围内均有微孔分布外,还存在2~4nm范围内的中孔分布.麻炭对亚甲基蓝及碘的吸附值随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加,氯化锌活化的麻炭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值最大,其次依次为磷酸活化的麻炭和未经活化处理的麻炭.
李慧琴杨儒徐新花李敏郝新敏张华张建春
关键词:活性炭微观结构多孔性
稀土Fe-B超细非晶合金的表征
2002年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添加稀土元素Nd的超细Fe B非晶合金 ,研究了离子浓度对产物组成的影响和反应过程中溶液 pH值的变化 ,分析了反应过程中pH值的变化规律对金属离子还原机理的影响。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光谱 (ICP)、光电子能谱 (XPS)、X射线衍射 (XRD)和电子透射显微境 (TEM)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表面原子的价态、晶相和形貌及颗粒大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调节离子浓度可以得到组成不同的非晶合金 ,溶液中Fe2 +和Nd3 + 相对独立反应 ,分别生成Fe B物相与Nd(BO2 ) 3 和Nd(OH) 3 的混合物相 ,表明Nd3 + 的存在没有直接对BH-4还原Fe2 + 的过程产生影响。非晶Fe B物相呈链球状 ,粒径约为 2 5 0nm ,非晶Nd(BO2 ) 3 和Nd(OH) 3 的混合体颗粒粒径 <10 0nm ,呈网络絮状分布。样品表面Fe和Nd原子分别呈 +2价和 +3价 ,B以B0 和B+ 3
黄武杨儒张敏刚李敏
关键词:稀土超细粒子液相还原改性掺杂
汉麻杆半纤维素/SIO2复合制备中孔炭及其氢气吸附性能研究
以农业废弃物汉麻杆为原料,提取其半纤维素为碳源,与正硅酸乙酯(TEOS)溶胶凝胶复合得到半纤维素/SiO2复合物,经水热、炭化、脱硅等步骤制备中孔炭材料,研究了半纤维素量的变化对材料结构和吸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FTIR、...
王勇杨儒李敏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半纤维素中孔炭储氢
文献传递
PP/无机粒子复合纤维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通过熔融共混和表面涂覆两种方法制备了不同种类的PP/无机粒子复合纤维 ,对其表面形态进行SEM观察 ,并应用自行设计的吸附装置对纤维的吸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PP/纳米粒子复合纤维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PP/微米粒子复合纤维的吸附性能 ;而其中PP/纳米SiO2 复合纤维的吸附性能最好 ,吸附量较之于纯PP提高了 44 %。
孙阁彪杨儒周金帅吴刚
关键词:PP无机粒子复合纤维聚丙烯纳米SIO2
金红石型纳米TiO_2(110)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利用MaterialsStudio软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全势PLAPW方法研究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 的表面原子和电子结构及其性质。计算结果表明 :金红石型纳米TiO2 (110 )表面原子结构发生了弛豫和重构 ,随着原子层厚度的增加 ,相应的弛豫距离减小 ,表面禁带宽度降低 ,具有了准金属特性。表面HOMO和LUMO轨道分别是由Ti4+的 p轨道和d轨道构成 ,其表面的活性位为Ti4+ 。
郭玉宝杨儒
关键词:原子结构电子结构金红石型纳米TIO2
2,2-二羟甲基丁醛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采用DMol3程序对2,2-二羟甲基丁醛(DMB)的结构和性质(振动频率、热力学、反应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各原子上的电荷分布以及前沿分子轨道能级。计算结果表明:DMB分子容易得到电子,且醛基上的碳原子是亲核反应的作用点。
江南杨儒邱瑾李敏
关键词:量子化学计算
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及表征方法被引量:11
2002年
由于介孔材料在化学工业、信息通讯、生物技术、环境能源等领域具有种种潜在的用途,近年来倍受关注。总结了多种有序介孔材料合成与制备的研究、影响因素及常用的表征方法。
刘建红杨儒刘家祥李敏严彩霞
关键词:有序介孔材料XRD电镜分析BETNRM热稳定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