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云祥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油层
  • 4篇盆地
  • 4篇区长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油气
  • 3篇油田
  • 3篇下寺湾油田
  • 2篇地层
  • 2篇地质
  • 2篇延长组
  • 2篇油层组
  • 2篇油气分布
  • 2篇油气分布规律
  • 2篇微相
  • 2篇柴窑
  • 2篇沉积微相
  • 1篇地层结垢
  • 1篇地层水
  • 1篇地层学
  • 1篇地球化

机构

  • 7篇延长油田股份...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作者

  • 10篇杨云祥
  • 3篇张凤博
  • 2篇姜红艳
  • 2篇宋和平
  • 2篇赵卫卫
  • 2篇李得路
  • 1篇王乐
  • 1篇郭峰
  • 1篇杨友运
  • 1篇曹延平
  • 1篇张晓斌
  • 1篇高平
  • 1篇白峰
  • 1篇徐宁
  • 1篇马义飞
  • 1篇刘二伟
  • 1篇宋福明

传媒

  • 4篇辽宁化工
  • 3篇西北地质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沉积岩系及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天津蓟县元古界剖面具有极高的综合研究价值,而高于庄组在该剖面中居于承上启下的位置。高于庄组在整个中、新元古界剖面中厚度较大,岩石类型多样且成因特殊,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碳酸盐岩、泥岩、硅质岩和石英砂岩。碳酸盐岩主要为泥晶灰岩、瘤状灰岩、砂屑灰岩、臼齿灰岩及粉细晶白云岩等。硅质岩包括燧石和沉积石英岩,沉积石英岩具鲕状或砾状结构。仅在本组底部见石英砂岩。上述岩石特征表明,蓟县地区在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的高于庄期以浅海中深缓坡沉积为主,有短期的潮坪碳酸盐沉积环境,沉积作用受大红峪时期火山物质的影响。臼齿灰岩的存在可能提供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年代地层学和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的新证据。
杨云祥郭峰杨友运
关键词: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沉积岩系地质意义
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地区长8储层配伍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柳洛峪地区长8地层水属CaCl2型,地层结垢伤害主要为BaSO4垢引起。注入水为长2地层水,水型及组成与长8地层水类似。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单一水样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表现为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出现CaCO3结垢趋势变大,而BaSO4结垢趋势减弱。注入水与磨碎的岩心混合后生成的白色沉淀物主要为BaSO4和CaCO3。不同比例混配水样实验结果显示,提高注入水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合液产生的沉淀量。同时,随着注入水的不断注入,岩心渗透率变化较小,表明混配水几乎不会对储层造成伤害。
张凤博杨云祥曹延平白峰徐宁姜红艳王乐宋福明
关键词:地层结垢注水压力储层伤害
鄂尔多斯盆地柴窑区长3油层组油气分布规律
2016年
为阐明鄂尔多斯盆地柴窑地区长3油层组的油气分布特征,在构造特征分析、沉积相分析、储层特征分析以及盖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研究区油气的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柴窑地区长3储层砂体分布是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其孔隙度大于12%,渗透率大于3×10-3μm2的地区为油气主要分布区。其次,鼻状隆起和盖层的遮挡特征也是控制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鼻状隆起较发育的地区,长4+5油层组区域盖层的薄弱区和长2、长3油层组之间巨厚泥岩盖层发育的叠合区,为油气主要的分布区。
张晓斌张凤博杨云祥
关键词:油气分布规律沉积微相鄂尔多斯盆地
盐定地区延长组主力油层长8、长9沉积微相研究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地层学及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并利用薄片鉴定、钻井岩芯观察、测试分析等实验资料,对盐定地区延长组的地层、物源、沉积相及微相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延长组主力油层长8...
杨云祥
关键词:延长组主力油层沉积微相层序地层学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致密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14
2014年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试油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通过综合研究下寺湾地区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与烃源岩的展布、岩石学、地球化学等资料,对下寺湾地区长7致密油地质特征、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下寺湾地区长7致密油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与湖相泥页岩共生或紧邻的大面积分布的重力流成因的致密砂岩储层中,石油未经过长距离运移。长7段致密油具有砂体大面积叠合规模大、储集层致密、孔喉结构复杂、裂缝发育、含油性和原油物性较好、低压低产等特征。长7优质烃源岩与大面积分布的厚层储集砂体互层共生,呈连续型分布,地史期生烃增压强排烃作用控制了延长组大面积叠合致密油的形成。下寺湾地区致密油资源潜力大,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赵卫卫杨云祥宋和平李得路
关键词: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
甘肃省灵台县灵1井延长组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源区构造的示踪性被引量:1
2012年
对灵1井延长组长9—长10油层组砂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利用不同的常量、微量元素构造属性判别图解对灵1井区的源区构造属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灵1井区延长组砂岩样品稀土元素含量稳定,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贫化的"右倾"型;利用常量和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表明物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位于泛鄂尔多斯盆地腹地的灵1井区,沉积物具有混构造源区的特点,受控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拼合作用下的秦岭造山带的整个演化过程,至晚三叠世,秦岭造山带成为该井区稳定的供屑区。
张凤博杨云祥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延长组
下寺湾油田龙咀沟地区三叠系长2油藏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15
2012年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试油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对下寺湾油田龙咀沟地区长2油藏的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下寺湾油田长2油藏的形成和富集受沉积相带、优质储层、鼻状隆起背景、断裂、区域盖层、运移通道等因素的控制。其中,鼻状隆起部位油藏最为富集,裂缝等垂向运移通道对长2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长2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除岩性油藏以外,构造-岩性油藏也是其主要类型。
赵卫卫宋和平杨云祥李得路
关键词:油气富集规律长2油藏三叠系下寺湾油田鄂尔多斯盆地
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长8储集砂岩的微裂缝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长8油层组取芯井段的砂岩薄片的观察结果显示,微裂缝类型为构造缝和层理缝两种,且以构造缝为主。微裂缝的开度主要集中在0.10~0.15 mm,微裂缝的长度差异较大,微裂缝的间距以间距较小的微裂缝数量居多。微裂缝大部分为全充填缝,少量为半充填缝和开启缝,充填物主要为泥质,约占50%,少数为方解石和铁质及其它充填物。
高平杨云祥姜红艳
关键词:微裂缝充填物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柴窑区长6油层组油气分布规律被引量:2
2014年
从沉积微相、储层特征、盖层特征以及储盖组合等方面分析了长6油层组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得到了研究区油气分布的几点规律。油气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的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环境,孔隙度大于9%,渗透率大于1×10-3μm2的地区。同时盖层的遮挡能力以及储盖组合的配置条件也对油气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油气主要分布在长61油层亚组泥岩盖层发育良好,并且储盖组合良好的地区。
马义飞刘二伟杨云祥杜恒博
关键词:油气分布规律长6油层组鄂尔多斯盆地
铁边城地区长4+5油组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2010年
铁边城地区延长组长4+5油组常见的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石榴石和白钛矿,依据重矿物的形貌特征及稳定性的平面变化趋势,可将它们自北东到西南划分为3个组合分带:石榴石+锆石+电气石、锆石+石榴石+电气石、锆石+电气石。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碎屑岩组分特征在平面上的变化趋势,表明北东方向为铁边城地区的主要物源区。石英的阴极发光特征表明研究区的母岩主要为中—低级变质岩系,说明北东方向的吕梁山和大青山区为该区的主要供屑区。
杨云祥陈小兵
关键词:重矿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