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致孔
  • 2篇药动学
  • 2篇药动学研究
  • 2篇透皮
  • 2篇青藤碱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性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脂肪乳
  • 1篇透皮给药
  • 1篇透皮吸收
  • 1篇凝胶型
  • 1篇栀子
  • 1篇栀子苷
  • 1篇微型灌肠剂
  • 1篇结肠

机构

  • 5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西安碑林药业...

作者

  • 5篇杜书君
  • 4篇郝保华
  • 3篇刘森
  • 3篇李凡
  • 3篇李伟泽
  • 3篇唐斌斌
  • 2篇张寒
  • 1篇梁春晖

传媒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连翘萜烯脂肪乳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得到连翘萜烯脂肪乳制备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主要考察初乳的制备方法、匀质温度、混合温度、匀乳压力、高压匀乳温度和高压匀乳次数等对乳剂工艺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连翘萜烯类挥发油和其脂肪乳制剂分别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连翘萜烯脂肪乳的最优制备工艺为:A3B1C3D4E2,即压力160/550cm/kg2、匀乳次数8、匀质温度50℃、混合温度55℃、匀乳温度35℃;萜烯类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4.2~5.7mL/kg,而萜烯类脂肪乳的半数致死量为6.8~7.6mL/kg。结论:连翘萜烯类挥发油制备成乳剂以后毒性有所降低。
唐斌斌郝保华岳奇峰李伟泽张寒杜书君刘森李凡
关键词:脂肪乳急性毒性
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促渗剂的筛选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冰片、薄荷醇和月桂氮芯卓酮对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的直肠黏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含多组促渗剂的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用猪直肠黏膜进行体外促渗作用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直肠黏膜给药后指标成分栀子苷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在多组促渗剂中,以含1%薄荷醇-3%月桂氮卓芯酮组合的促渗剂的促渗效果比较明显,其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为2.856mg和0.355mg.h-1。结论:以1%的薄荷醇-3%月桂氮芯卓酮组合的混合促渗剂促渗效果为佳。
杜书君张寒郝保华梁春晖
关键词:微型灌肠剂促渗剂栀子苷
电致孔条件下巴布剂中青藤碱透皮吸收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将巴布剂结合电致孔透皮给药,与被动扩散透皮给药进行比较,初步考察在电致孔条件下巴布剂中青藤碱透皮吸收的药动学特点。方法:以青风藤为模型药物,以活体兔分别进行被动扩散给药(PD)和电致孔透皮给药(EP),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采用统计矩分析法处理分析血药浓度数据。结果:电致孔技术透皮给药的AUC0→∞为43.396,是被动扩散的1.32倍,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为20.025,是被动扩散的86%,cmax为1.825,是被动扩散的1.31倍,tmax减小,比被动扩散提前4h;消除速率常数λ二者一致;电致孔技术透皮给药的药-时曲线比被动扩散的药-时曲线平滑且下降较慢。结论:将电致孔技术与巴布剂结合能够提高药物透皮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
李凡郝保华李伟泽刘森唐斌斌杜书君
关键词:电致孔巴布剂透皮吸收青藤碱药代动力学
结肠靶向泡沫气雾剂的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多发于结肠部位。较理想的给药方式是直肠给药,结合泡沫气雾剂喷出的泡沫能在结肠部位均匀涂布,可直接与病变部位接触的特点,本课题拟设计一种治疗结肠炎的新剂型一结肠靶向泡沫气雾剂。 ...
杜书君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毒理学药效学
文献传递
青风藤电离巴布剂电致孔透皮给药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将青风藤在电致孔电离巴布剂条件下透皮给药,用房室模型法初步分析考察电致孔巴布剂透皮给药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制备青风藤电离巴布剂,以所含青藤碱为检测指标,采用双室扩散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AIC法判断药动学房室模型。结果青风藤电离巴布剂在电致孔条件下透皮给药符合线性乳突型单室开放模型,其模型参数K=0.056,Ka=0.232,体内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方程为C=2.884×(e-0.056t-e-0.232t);单纯被动扩散的模型参数K=0.058,Ka=0.149,体内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方程为C=2.512×(e-0.058t-e-0.149t)。结论可以用一级吸收、一级消除的线性乳突型单室开放模型分析青风藤电离巴布剂电致孔技术透皮给药的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电致孔技术与被动扩散比较,能够提高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郝保华王彦玲李伟泽李凡刘森杜书君唐斌斌
关键词:青藤碱电致孔透皮给药药动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