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雷
- 作品数:162 被引量:821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特有杜鹃红山茶遗传变异及其进化潜力研究
- 李辛雷
- 杜鹃红山茶为中国山茶属特有珍稀濒危植物,仅在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分布.种群结构呈纺锤形,成年树所占比例大,幼苗严重缺乏,种群有衰退的趋势,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AFLP分析表明,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为0.1...
- 关键词:
- 关键词:杜鹃红山茶
- 大花蕙兰鲜花香气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对浙江栽培的大花蕙兰品种‘绿翡翠’(Cymbidium Hybrids)和‘台北小姐’(C.Miss Taipei)的鲜花进行了香气成分和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大花蕙兰香气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绿翡翠’的香气组成成分有43种,相对含量为97.13%,而‘台北小姐’有74种,相对含量为73.76%。两种大花蕙兰含有极少相同的化合物成分,相同成分4-甲基苯酚均为2个品种香气组分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它与丙基环丙烷的总相对含量为53.97%,构成‘绿翡翠’的主要香气成分;与2-乙基丁醛和正己烷等23种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55.15%,共同构成‘台北小姐’的主要香气成分。
- 张莹李辛雷田敏陈胜
- 关键词:大花蕙兰香气成分
- 闽鄂山茶及其芽变品种‘珍珠茶’花香气组成成分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利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联用技术对闽鄂山茶(Camellia grijsii Hance)及其芽变品种‘珍珠茶’(‘Zhenzhucha’)的完整花、花瓣和雄蕊香气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闽鄂山茶和‘珍珠茶’花的香气组成成分分别有37和30种,总相对含量分别为458.92和126.44;二者共有成分有23种,且均以芳樟醇的相对含量最高,多数共有成分在闽鄂山茶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珍珠茶’。闽鄂山茶花瓣和雄蕊的香气组成成分分别有35和44种,‘珍珠茶’花瓣和雄蕊的香气组成成分分别有40和39种;闽鄂山茶雄蕊主要香气组成成分的总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花瓣,而‘珍珠茶’花瓣和雄蕊主要香气组成成分的总相对含量相近。比较而言,闽鄂山茶的花香气更加浓郁,其花香气可能主要来源于雄蕊,而花瓣和雄蕊可能均是‘珍珠茶’花香气释放的主要部位。
- 张莹李辛雷王彩霞
- 关键词:GC-MS分析
- 一种山茶花中多种花青苷的含量检测方法
- 一种山茶花中多种花青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对照品溶液的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是取山茶花花瓣进行前处理,然后至于回流提取装置中提取,提取结束,离心,离心结束取上清液,定容,以微...
- 李辛雷张莹杨美英范梦龙吴思
- 杜鹃红山茶与山茶‘媚丽’杂交后代花青苷变异特征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杜鹃红山茶、山茶‘媚丽’及其杂交后代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揭示其主要花青苷成分与含量的变异特征,为高花青苷含量山茶花新品种选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定性定量分析杜鹃红山茶、山茶‘媚丽’及其35个杂交后代花瓣中花青苷成分与含量。[结果]杜鹃红山茶及其杂交后代花瓣中共检测到14种花青苷,其中含量较高的主要花青苷有8种,包括矢车菊素-3-O-(2-O-β-木糖基)-β-半乳糖苷(Cy3GaX)、矢车菊素-3-O-β-半乳糖苷(Cy3Ga)、矢车菊素-3-O-(2-O-β-木糖基)-β-葡萄糖苷(Cy3GX)、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3G)、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半乳糖苷(Cy3GaEpC)、矢车菊素-3-O-[2-O-β-木糖基-6-O-(E)-p-香豆酰]-β-半乳糖苷(Cy3GaEpCX)、矢车菊素-3-O-[2-O-β-木糖基-6-O-(E)-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EpCX)和矢车菊素-3-O-[6-O-(E)-p-香豆酰]-β-葡萄糖苷(Cy3GEpC)。杜鹃红山茶主要花青苷总量高于山茶‘媚丽’,杂交后代花青苷总量存在较大的变异;杂交后代中Cy3GX、Cy3GaX含量均低于杜鹃红山茶,Cy3GEpCX、Cy3GaEpCX含量总体上高于杜鹃红山茶,Cy3G、Cy3Ga、Cy3GEpC和Cy3GaEpC含量基本上介于双亲之间。[结论]杜鹃红山茶及其杂交后代中含2-O-β-木糖基的花青苷含量高于相应不含2-O-β-木糖基的花青苷,含葡萄糖苷的花青苷高于相应含半乳糖苷的花青苷。杜鹃红山茶主要花青苷为Cy3GX和Cy3GaX,山茶‘媚丽’为Cy3GEpC和Cy3G,杂交后代主要为Cy3GX和Cy3GEpCX,其次为Cy3G和Cy3GEpC;杂交后代中含2-O-β-木糖基的花青苷来源于杜鹃红山茶,其所占比例高于相应不含2-O-β-木糖基的花青苷,表明含2-O-β-木糖基的花青苷具较强的遗传能力。
- 杨美英李建宾张莹李辛雷刘信凯钟乃盛黎艳玲
- 关键词:杜鹃红山茶杂交花青苷
- 牛奶子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的产地与株间变异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对采自不同产地和单株的牛奶子的果实性状、氨基酸含量、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Vc以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牛奶子浆果平均鲜质量0.13 g,变幅0.07~0.15 g。鲜果平均果肉率75.01%。6个单株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在146.596~179.634 mg.g-1之间,平均总含量为167.839 mg.g-1。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8.07%;其次精氨酸(11.66%)及天冬氨酸含量(10.78%),甲硫氨酸最低(0.84%),其余氨基酸均在7.00%以下。3个单株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为342.000 mg.kg-1,最低为78.000 mg.kg-1,两者相差3.38倍,其含量是番茄的2.6~11.4倍。β-胡萝卜素平均含量为6.480 mg.kg-1,可溶性糖平均含量7.312 mg.kg-1,可滴定酸平均含量3.240 mg.g-1。Vc的平均含量为0.049 mg.g-1。Fe、Mn、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97.881、77.553、23.384、12.129 mg.kg-1。K、Ca平均含量分别为11.190、3.720 mg.g-1。
- 倪穗李纪元李辛雷范正琪田敏鲁仪增
- 关键词:果实性状番茄红素氨基酸营养成分
- 基于HS-SPME/GC-MS分析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花器官香气成分被引量:15
- 2014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了山茶品种‘克瑞墨大牡丹’不同花器官自然挥发的花香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花香成分。分别从整花、花瓣、雄蕊中检测到了89、80、21种化合物。花香成分主要由萜类、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等组成,其中以单萜中的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以下依次为顺式氧化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十四烷等。花瓣和雄蕊中花香成分有较大差别,芳樟醇在花瓣和雄蕊中均占首位,相对含量分别为15.12%和63.97%,雄蕊缺乏烷烃和芳香烃。同一朵花所有花瓣的花香绝对挥发量是所有雄蕊的3倍以上,但质量相同时雄蕊的挥发量却明显高于花瓣,表明花瓣和雄蕊对‘克瑞墨大牡丹’的花香具有同样重要的贡献。
- 范正琪李纪元李辛雷殷恒福
- 关键词:花香花器官
- 茶梅品种‘冬玫瑰’不同花期及花器官的香气组成成分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GC-MS技术,分析茶梅品种‘冬玫瑰’(Camellia sasanqua‘Dongmeigui’)不同花期和花器官的香气组成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香气组成成分分别有30、49、42和48种,共有成分13种;随花朵开放,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苯乙酮和顺式-芳樟醇氧化物的相对含量随花朵开放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二者相对含量的总和均最高,分别为20.08%、44.92%和62.02%;随花朵开放,烷烃类和酚类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醛酮类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渐升高,醇类和烯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芳香烃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在盛花期,外轮花瓣、内轮花瓣、雄蕊和雌蕊香气的组成成分分别有31、48、34和24种,共有成分12种;其中,苯乙酮和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在内轮花瓣和雄蕊中的相对含量总和分别高达74.29%和76.32%。从成分类型看,外轮花瓣的香气以烯类和醛酮类成分为主,内轮花瓣和雄蕊的香气以醛酮类和醇类成分为主,雌蕊的香气以醇类、醛酮类、烷烃类和酚类成分为主。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茶梅品种‘冬玫瑰’花朵香气的组成成分在不同花期和花器官中均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看,醛酮类和醇类成分是影响其香气浓郁程度的关键成分,其中主体成分是苯乙酮和顺式-芳樟醇氧化物,而内轮花瓣和雄蕊是其香气释放的主要部位。
- 王洁李辛雷殷恒福范正琪李纪元
- 关键词:花期花器官挥发性成分
- 木本花卉抗逆基因遗传转化实验技术平台及应用技术研究
- 吴开云李纪元范正琪田敏倪穗李辛雷
- 针对中国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绿化等方面对优质抗寒、抗虫木本花卉的需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展山茶花和马褂木等木本花卉抗逆基因遗传转化技术平台研究,建立了山茶、马褂木等花卉的再生实验体系,根据实验推算,山茶、马褂木愈伤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木本花卉遗传转化系统
- 菊属种间杂种若干花器官性状的表现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研究菊属种间杂种部分花器管性状的遗传表现,为远缘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二倍体野生种甘菊、菊花脑和异色菊,四倍体野菊,同源四倍体菊花脑,栽培菊花(六倍体及其非整倍体)及其种间杂种F1代的花器官性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杂种总平均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分别相当于亲中值的112.4%、108.0%、118.6%,且从二倍体物种组合到二倍体与四倍体组合再到二倍体、四倍体与栽培菊花组合,平均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杂种优势逐渐降低,但二倍体野生种组合的筒状花数目除外。【结论】F1代的舌状花数目、筒状花数目和花序直径具杂种优势;栽培菊花比二倍体、四倍体的花色遗传能力强,白色、紫色遗传能力大于黄色;平盘型遗传能力比单窄瓣型强;多瓣型遗传能力比单瓣型强。
- 李辛雷陈发棣赵宏波
- 关键词:菊属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