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生物降解
  • 4篇降解
  • 3篇施氏假单胞菌
  • 3篇降解菌
  • 3篇降解特性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毒素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异构体
  • 2篇脂肪
  • 2篇脂肪细胞
  • 2篇酸胁迫
  • 2篇曲霉毒素
  • 2篇细胞
  • 2篇胁迫
  • 2篇黄曲霉

机构

  • 11篇南昌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李超波
  • 8篇曹郁生
  • 5篇李海星
  • 4篇刘晓华
  • 4篇黄桂东
  • 2篇李文明
  • 2篇钟先锋
  • 2篇杨文华
  • 2篇陈燕
  • 1篇付金衡
  • 1篇邓泽元
  • 1篇常通
  • 1篇江湖
  • 1篇刘萍
  • 1篇杨小龙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解黄曲霉毒素微生物筛选中降解与吸附结合作用的区分被引量:15
2012年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因而生物降解真菌毒素一直引人关注。但在研究黄曲霉毒素微生物降解时,首先必须要有可靠的方法来判定毒素是被降解还是可逆的吸附结合。该文在黄曲霉毒素B1(AFB1)降解菌株筛选中,对区分降解与吸附结合作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可靠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不同pH的影响,细胞灭活对AFB1去除的影响,分析菌株细胞水洗脱、有机溶剂萃取后AFB1的变化等方法,有效地排除了生物吸附结合以及pH的干扰,区分了降解作用和可逆的吸附作用,这些方法简单实用。据此,从动物粪便中成功筛选到了2株能高效降解AFB1的菌株F4、F7。
李超波李文明杨文华杨小龙曹郁生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微生物降解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被引量:27
2012年
【目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毒、致癌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本文旨在筛选出能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细菌。【方法】以AFB1结构类似物香豆素为惟一碳源进行AFB1降解菌株初筛,得到的活性菌株的培养液分别与AFB1标准品(2.5μg/mL)共同作用,以AFB1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复筛。对降解活性最好的菌株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并对细胞浓度、pH、温度、金属离子等对菌株降解活性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初筛获得了10株在香豆素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细菌,复筛发现这些菌均具有良好的AFB1降解活性,其中从金毛羚牛粪便中筛选出的菌株F4降解活性最好,去除AFB1能力达到90.03%。根据F4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确定菌株F4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F4的降解活性与细胞浓度呈正相关。当pH 7.0,35℃,菌细胞作用72 h后毒素降解率达到82.91%。Mg2+可增强F4的降解活性,降解率提高7.68%,而Cu2+可抑制其降解活性,降解率降低51.1%。【结论】筛选到能高效降解AFB1的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F4,F4降解毒素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菌体细胞,其作用受到温度、pH等的影响,可能是一种胞内酶。
李超波李文明杨文华李海星刘晓华曹郁生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生物降解施氏假单胞菌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等真菌产生的具有强毒、致癌的次级代谢产物,常常造成农产品和食品的严重污染。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食品安全中一个广为关注的问题。在防控真菌毒素中,生...
李超波
关键词:生物降解施氏假单胞菌
文献传递
银条水苏糖提取条件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唇形科水苏属植物银条,也称银苗,药食两用,主产于偃师县(市),产量约有95%。本文以偃师产银条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乙醇提取银条中水苏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以银条中水苏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银条水苏糖提取条件的参数范围,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液固比10:1,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0 min,该条件下银条水苏糖提取率为46.8924%。
陈燕钟先锋黄桂东李超波常通邓泽元
关键词:银条水苏糖响应面
酸胁迫下短乳杆菌NCL912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及其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本文从蛋白质组水平,对本实验室分离的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的短乳杆菌NCL912(Lactobacillus brevis)在酸胁迫下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及其应激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pH 5.0和pH 4.0条件下,不含L-谷氨酸钠的培养物的蛋白质组电泳图谱进行了分析,并对酸胁迫下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了比较。利用质谱检测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了鉴定、功能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等。【结果】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可以得到均匀、背景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Lb.brevis NCL912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对pH 5.0和pH 4.0条件下培养的该菌总蛋白质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发现有2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对这2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进行了质谱鉴定。由于缺乏短乳杆菌NCL912的全基因组,所以其中只有8个蛋白点被质谱鉴定和分析得到。它们分别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核苷酸的合成、糖酵解代谢、细胞能量水平的调节等。【结论】酸应激下这些表达蛋白质可通过其相应的功能来保护细胞耐受酸胁迫,从而使菌能够在酸性环境下生存增值。这可能就是Lb.brevis NCL912的酸胁迫应激机理之一。
黄桂东钟先锋李超波曹郁生
关键词:LACTOBACILLUS酸胁迫蛋白质组分析
短乳杆菌NCL912耐酸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了短乳杆菌NCL912在酸性环境下的生长及在pH2.0极端酸性环境中的耐酸性能。比较了在含L-谷氨酸钠与不含L-谷氨酸钠的培养基中该菌的生长、耐酸性、γ-氨基丁酸产量及谷氨酸脱羧酶活力,并对其耐酸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短乳杆菌NCL912在pH>3.0的酸性环境中可以生长,在pH5.0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在pH 2.0的培养基中可以存活4~6 h。含L-谷氨酸钠培养基中细菌生长较好,在pH 4.0时,L-谷氨酸钠全部转化为γ-氨基丁酸,产量达11.44 g/L;在2种培养基中细菌的存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谷氨酸脱羧酶活力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含L-谷氨酸钠培养基中细菌耐酸性强,酶活力高。由此可见,短乳杆菌NCL912能够耐受低pH的原因可能与γ-氨基丁酸的生成有关,即其耐酸机制可能是谷氨酸-γ-氨基丁酸对向运输机制。
黄桂东李超波曹郁生
关键词:Γ-氨基丁酸谷氨酸脱羧酶
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3
2012年
为建立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研究材料,通过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地塞米松和胰岛素联合诱导其分化为3T3-L1脂肪细胞,通过葡萄糖消耗实验研究胰岛素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浓度和时间关系,发现10-7mmol/L胰岛素诱导处理48h是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最适条件,该细胞模型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可维持48h。通过高浓度胰岛素成功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具有建模周期短、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优点,该细胞模型可以用于抗胰岛素抵抗天然产物的筛选研究。
刘晓华江湖李海星李超波曹郁生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细胞模型胰岛素
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对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消耗葡萄糖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天然食物中主要存在的2种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活性,建立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模型,分别以5,10,20μmol·L-1的c9,t11-CLA或t10,c12-CLA进行干预处理,测定干预处理后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和细胞中脂肪含量的变化。通过考察空白组(CON)、模型组(MOD)和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ROS),结果发现c9,t11-CLA不能增加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而t10,c12-CLA能增加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并且t10,c12-CLA的作用浓度和时间与葡萄糖的消耗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20μmol·L-1t10,c12-CLA处理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和ROS相当(P>0.05),但前者细胞中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后者(P<0.05)。显示t10,c12-CLA改善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活性可能与其降低细胞中的脂肪含量有关。
刘晓华刘萍李海星李超波曹郁生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异构体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生物活性
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组十八碳共轭二烯酸的统称,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其中c9,t11-CLA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t10,c12-CLA具有减肥和防治Ⅱ型糖尿病的功能。在自然界,CLA主要存在于牛羊的乳中,通常包含c9,t11-CLA和t10,c12-CLA等异构体,但含量很低。牛羊瘤胃中的一些微生物参与了不同CLA异构体的生物合成。本文综述了CLA的结构和功能、CLA异构体分析方法、乳中CLA的组成、乳中CLA的合成途径、提高乳中CLA含量的方法和瘤胃中合成CLA的微生物的研究进展,为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付金衡丁宜春李海星陈燕李超波曹郁生刘晓华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生物合成
黄曲霉毒素B<sub>1</sub>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等真菌产生的具有强毒、致癌的次级代谢产物,常常造成农产品和食品的严重污染。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食品安全中一个广为关注的问题。在防控真菌毒素中,生...
李超波
关键词:生物降解施氏假单胞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