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裕舒

作品数:81 被引量:34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动脉
  • 14篇心房
  • 14篇冠状
  • 13篇冠状动脉
  • 12篇心脏
  • 12篇细胞
  • 10篇心动过速
  • 10篇心房颤动
  • 10篇起搏
  • 10篇房颤
  • 8篇电生理
  • 8篇血管
  • 7篇心力衰竭
  • 7篇衰竭
  • 7篇综合征
  • 6篇心脏起搏
  • 6篇二尖瓣
  • 6篇二尖瓣狭窄
  • 5篇蛋白
  • 5篇消融

机构

  • 70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江汉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咸宁学院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荆州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10...
  • 1篇武汉钢铁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莱比锡大学
  • 1篇宜都市第一人...

作者

  • 81篇李裕舒
  • 27篇冯义柏
  • 22篇曾秋棠
  • 17篇曹林生
  • 15篇毛奕
  • 9篇李大主
  • 8篇王祥
  • 8篇吴桂芳
  • 8篇毛焕元
  • 5篇王祥
  • 5篇饶利亚
  • 5篇张家明
  • 4篇杨钧国
  • 4篇毛晓波
  • 4篇周飞
  • 3篇陈志坚
  • 3篇史晓婧
  • 3篇康彩练
  • 3篇张守焰
  • 3篇杨克平

传媒

  • 34篇临床心血管病...
  • 7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华心律失常...
  • 4篇心脏杂志
  • 4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2009年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引起心房纤维化,而纤维化导致的心房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A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TGF-β1与AF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周飞李裕舒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心房颤动纤维化导管消融术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Ⅰ型胶原重构与左心房扩大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Ⅰ型胶原重构与左心房扩大在房颤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取24例心脏病患者的右心耳组织(房颤12例,为房颤组;窦性心律12例,为窦律组)。(1)HE染色,观察房颤组与窦律组心肌纤维以及细胞核、细胞外基质的差异。(2)免疫组化染色,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窦律组与房颤组心房Ⅰ型胶原并使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2组的胶原含量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统计2组间Ⅰ型胶原含量分数(CVF-Ⅰ)的差异。(3)对CVF-I与左房直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房颤组CVF-Ⅰ高于窦律组(CVF-I:9.29±0.85 vs 6.90±1.47,P<0.01);(2)房颤组心房大于窦律组(6.16±1.01 vs 4.47±0.99,P<0.01);(3)心房大小与Ⅰ型胶原含量不存在相关性(r=0.33,P>0.05)。结论:房颤患者的心房纤维化程度增加、左心房扩大,纤维化与左房扩大可能通过一定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房颤的发病过程。
李裕舒罗明华
关键词:心房颤动纤维化胶原左心房扩大
二尖瓣狭窄血栓前状态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检测二尖瓣狭窄(MS)病人止血系统多项指标,以证实MS血栓前状态(PTS)的存在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表明:MS病人在止血系统多个环节发生异常,存在PTS;合并房颤的MS病人止血系统异常更为显著;PTS与MS严重程度有关。
温沁竹曹林生冯义柏曾秋棠李大主李裕舒吴桂芳毛奕毛焕元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血栓前状态止血
浅析冠状动脉评价的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随着对冠脉血流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单纯冠脉造影的形态学信息不能满足临床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全面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脉内压力导丝等技术弥补了冠脉造影术的部分缺陷,给冠脉血运重建的认识与处理带来新的变革。
李裕舒张敏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联合预测心房颤动进展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含量与非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持续性房颤患者(2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14例...
周飞肖扬李裕舒史晓倩杨家伟
文献传递
应用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新技术无创性评价正常冠脉血流储备被引量:11
1998年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是临床评价冠脉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既往多采用介入性方法进行测定。本研究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观察17例正常成人静脉内注射潘生丁结合等长握力应激状态下心外膜冠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显示最大血流变化出现在实验开始后第4~5分钟,峰值血流速度比3.771±0.812,舒张期峰速积分比为3.529±0.041。全部受试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新技术结合潘生丁握力实验是一可行的无创性评价正常冠脉血流储备的新方法。
刘俐李治安王新房杨娅吕清谢明星李峻王祥李裕舒
关键词:血流储备血流显像潘生丁冠状动脉
骨保护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对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影响,探讨其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永生化的人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0,0·5,2·0,4·0,6·0,8·0μg/L)的骨保护素作用细胞48h后,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count kit,CCK-8)来检测细胞的数量;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eNOS基因的定量表达。结果:与对照组(0·936±0·146)相比,在8·0μg/L组的内皮细胞增殖量明显增加(1·291±0·200;P<0·05);eNOS蛋白表达在2·0μg/L、4·0μg/L组(P<0·05)和6·0μg/L、8·0μg/L组(P<0·01)均显著增加;而4·0μg/L、6·0μg/L、8·0μg/L组的eNOS mRNA较对照组均呈显著增高(P<0·01)。结论:骨保护素在人体的浓度波动范围内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效应,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可能具有促内皮细胞修复作用,且与浓度梯度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杨伟李裕舒段卡丹史晓婧严华李大主
关键词:骨保护素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ENOS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五例被引量:2
2005年
冯义柏李裕舒曾秋棠王祥李大主陈志坚张家明毛奕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永久心脏起搏起搏技术
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心房颤动关系研究进展
2008年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很多研究揭示房颤与心房纤维化有关,而且有研究显示房颤病人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和活性都有所升高。因此,清楚认识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关系,对了解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及纤维化的作用,和指导临床治疗房颤、预防房颤复发等诸方面都非常重要。
肖扬李裕舒
关键词:心房颤动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泵衰竭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明确急性心肌梗死伴泵衰竭(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heart failure,AMI-HF)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状态并比较大黄及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监护室住院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107例,其中47例AMI不伴泵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将60例AMI-HF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30例,泮托拉唑+常规治疗)和大黄组(30例,大黄+常规治疗)。3组均治疗至发病后第14天。所有患者每天查大便潜血试验,比较各组患者发病后第14天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血清D-乳酸、血浆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内毒素和细胞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心功能。结果 3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ACEI/ARB、他汀类、胰岛素、抗生素使用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给药组β受体阻滞剂使用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利尿剂使用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3)。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两个给药组Gln、射血分数(EF)均降低,NT-proBNP、D-乳酸、内毒素、hsCRP、TNF-α及IL-10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给药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泮托拉唑组治疗后NT-proBNP、D-乳酸、内毒素、hsCRP、TNF-α及IL-1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ln浓度、EF无明显变化(P>0.05)。大黄组治疗后Gln、EF升高,且高于对照组,血NT-proBNP、D-乳酸、内毒素、hsCRP、TNF-α及IL-10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
毛晓波王诗奇毛奕曾秋棠李裕舒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肠道屏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