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

作品数:35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黏膜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4篇食管
  • 4篇胃炎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3篇血管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实验性结肠炎
  • 3篇栓塞
  • 3篇胃癌
  • 3篇消化道
  • 3篇消化道出血
  • 3篇螺杆菌
  • 3篇内镜
  • 3篇化道
  • 3篇肝硬化

机构

  • 32篇辽宁省人民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李艳
  • 8篇冯姝婷
  • 7篇朱晓玲
  • 7篇王岩
  • 7篇邢煜
  • 6篇姚远
  • 6篇由继辉
  • 5篇杨立
  • 2篇陈海鸥
  • 2篇刘瑞雪
  • 2篇张向红
  • 2篇赵鸿梅
  • 2篇佟晗
  • 2篇时冰
  • 2篇任秋华
  • 2篇邢昱
  • 1篇王燕庆
  • 1篇宫姣
  • 1篇金永兰
  • 1篇孙明军

传媒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中外医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辽宁药物与临...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2009年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病因有出血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而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对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内一科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4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王岩邢煜李艳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阳性出血性胃炎十二指肠球溃疡感染率
3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相关炎性因子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3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39例,另选择33例同龄、同性别、同期参加体检结论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分别接受了外周血相关炎性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12)指标检测。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组的血浆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表达水平和Th1/Th2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或0.01),而两组间血浆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浓度分布无明显区别(均P>0.05)。结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体内发生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存在明确Th1优势表达倾向。
邢煜王岩李艳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外周血TH1/TH2
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17在慢性胃窦部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2
2014年
近年来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和促胃液素-17对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初筛已获广大研究者的认可.检测血清促胃液素-17及PGⅠ与PGⅡ的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有助于判断有无胃黏膜萎缩和萎缩部位[1].
杨莉孙明军徐倩袁媛王燕庆李艳
关键词:血清胃蛋白酶原促胃液素胃窦部胃黏膜萎缩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胃幽门螺杆菌(HP)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近年来HP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等皮肤病相关性研究已多见报道.我科与消化内科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仪(14C-UBT)对65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HP检测,对HP阳性进行三联疗法治疗,并观察其症状改善程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刘洋李艳李银玲
关键词: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因素HP感染三联疗法
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炎性因子对Th1/Th2平衡的影响及VSL#3的调节作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益生菌VSL#3对减轻TNBS诱导的大鼠急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IL-4、IL-13、IFN-γ、IL-12表达对Th1/Th2平衡的影响以及益生菌VSL#3的调节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VSL#3组、美沙拉嗪+VSL#3组,建立TNBS大鼠结肠炎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排便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及Th1/Th2表达情况。取结肠组织做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IL-4、IL-13、IFN-γ、IL-12的表达。结果与TNBS模型组比较,VSL#3组、美沙拉嗪组、VSL#3+美沙拉嗪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肠组织MPO水平、结肠炎大鼠病理评分均降低。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与TNBS组相比,VSL#3组、美沙拉嗪组和VSL#3+美沙拉嗪组均可下调促炎因子IL-12、IFN-γ的表达,上调抗炎因子IL-4、IL-13的表达,VSL#3组与美沙拉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的比值依如下顺序减少:TNBS模型组>VSL#3组>美沙拉嗪组>美沙拉嗪+VSL#3>正常对照组,其比值逐渐趋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VSL#3对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FN-γ、IL-12,上调IL-4、IL-13炎性因子的表达,使Th1/Th2的平衡趋于正常有关。
杨立李艳任秋华邢昱王岩姚远
关键词:实验性结肠炎TH1
有黏膜的地方就可能糜烂
2016年
糜烂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皮肤、黏膜处局限于黏膜表层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而较深的坏死性缺损,超过黏膜肌层则称为溃疡。人体有许多直接或间接可见的器官病变会表现为糜烂,如表面皮肤糜烂、生殖器糜烂等;通过内窥镜等辅助设备可以观察到的则包括气管黏膜糜烂、食管黏膜糜烂、胃黏膜糜烂、肠黏膜糜烂等。临床上以急性糜烂性胃炎最常见。
李艳
关键词:胃黏膜糜烂皮肤糜烂急性糜烂性胃炎坏死性
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例胃﹑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手术前后均给予病理切片检查,观察患者病灶的成功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2例患者共16个病灶,成功切除14例,成功切除率为87.5%,其中2例病灶分2次切除,2例病灶未完全切除;术中仅有少量渗血,未出现大出血及穿孔。结论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冯姝婷由继辉李艳
关键词:黏膜切除术食管早期癌癌前病变临床疗效
埃索美拉唑注射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临床针对胃食管反流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入我院内科门诊进行治疗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共计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针对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则采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比治疗后两组疗效及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显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各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为腹泻、口干和便秘,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便秘、恶心呕吐、口干及头晕或头痛,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经相应处理症状自行消失。结论临床针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治疗,采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推荐临床使用。
李艳冯姝婷由继辉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枸橼酸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
食管憩室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邢煜李艳
关键词:咽食管憩室症状表现胃镜检查食管腔中下段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5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人民医院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脾功能亢进患者58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48例,门脉高压患者10例。以上患者均行部分脾栓塞术。术前以及术后1、2、4周观察外周血象变化以及脾脏大小变化。结果①患者脾脏一般在术后1个月开始缩小,6个月后复查,脾脏进一步缩小。②本组患者在术后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反应: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出现发热;术后1d出现左上腹疼痛,可耐受;2例出现恶心,呕吐,其余均未见恶心、呕吐等反应。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左侧胸腔少量积液,3例术后出现中量以下腹水。结论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具有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但是注意术后反应和并发症。
李艳王岩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