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998年
- 1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p1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2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42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 p16蛋白的表达。 3结果 42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组织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 5 2 .4%(2 2 / 42 ) ;无淋巴结转移者 p16蛋白阳性率高于伴淋巴结转移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30 ,P<0 .0 5 ) ;随病变浸润深度增加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 ,且 , 级明显高于 , 级 (χ2 =5 .18,P<0 .0 5 ) ;生存时间 >2年者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时间 <2年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5 .0 2 ,P<0 .0 5 )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病人性别、年龄、病变大小及病理分型无关。 4结论 p16蛋白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 董子见李玉军赵洁盖君赵书鹏
- 关键词:皮肤肿瘤黑色素瘤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放射治疗鼻咽恶性淋巴瘤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报告1971年6月至1987年8月放射治疗的64例原发鼻咽恶性淋巴瘤。其1,3,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71.9%(46/64例)、68.8%(44/64例)、57.6%(34/59例)、63.8%(22/32例)和61.1%(11/18例)。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全身症状、临床分期、治疗结束时肿瘤残留及照射剂量等。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罹患,其次是原发灶或转移灶局部复发。
- 修元德李玉军
- 关键词:鼻咽肿瘤淋巴瘤放射疗法恶性
- 卵巢囊腺性肿瘤癌胚抗原的检测
- 1990年
- 卵巢囊腺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以癌胚抗原(CEA)作为卵巢肿瘤标记的研究国内外虽已见报道,但结果相差甚远.我们应用CEA单克隆抗体。
- 吴荣刘永民郭成林爱风李玉军
- 关键词:卵巢肿瘤癌胚抗原免疫化学
- 膀胱移行上皮癌中P16蛋白的表达意义被引量:7
- 1997年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68例膀胱移行上皮癌标本中的抑癌基因p16表达产物进行检测,29例显示表达阳性,且阳性表达率在恶性度低、浅表性和未复发膀胱肿瘤中较高,Ⅰ级与Ⅱ级、Ⅰ级与Ⅲ级、Tis~T1与T2~T4、及复发与未复发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p16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上皮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预后有关。
- 陈强王新生李玉军申东亮
- 关键词:膀胱肿瘤移行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P16蛋白
- p53和nm2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 1998年
- ①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及nm23的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75例大肠癌中p53及nm23的表达。③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53,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53.3%和65.3%.p53过表达和nm23低表达均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3在低分化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癌(χ2=10.08,P<0.01),而nm23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无关(χ2=3.39,P>0.05)。④结论p53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在大肠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李玉军姜天福张顺孙显路纪祥瑞
- 关键词:大肠肿瘤P53基因NM23基因
- 胰腺癌雄激素受体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2
- 1997年
- 李玉军姜天福许加刚
- 关键词:胰腺肿瘤雄激素受体病理研究
- 胃癌雌激素受体的临床生物学意义被引量:4
- 1995年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4例胃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结果:ER阳性27例(23.7%);主要见于TNMⅡ、Ⅳ期,BorrmannⅣ型及Lauren弥漫型胃癌;胃癌伴淋巴结和/或器官转移者ER阳性率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5年生存率与ER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提示:胃癌可能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ER可作为胃癌的生物学标记。
- 李玉军孙显露孙惠安王文虎
- 关键词:胃肿瘤雌激素受体受体
- 胰腺癌P^(1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8年
-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P16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结果显示,47例胰腺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3%(26/47);其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而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和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表明P16基因缺失或突变在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后期发挥重要作用;P16蛋白低表达者预后差。因此P16蛋白可作为胰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标志。
- 李玉军张炳远姜天福纪祥瑞
- 关键词:胰腺肿瘤基因表达P16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大肠癌IC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检测大肠癌 ICAM-1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采用 ICAM-1单克隆抗体测定 55例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标本及 8例大肠腺瘤标本中 ICAM-1的表达。结果:大肠癌 ICAM-1阳性 41例,表达率 75%高于大肠腺瘤,差异显著( P< 0.05) ;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 ICAM-1表达率高于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差异显著( P< 0.05),比较未发生转移的大肠癌与大肠腺瘤 ICAM-1的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肠癌 ICAM-1的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杨明智王培戈陈积圣伍衡张敬智李玉军
-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大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ICAM-1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nm23/NDPK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997年
- ①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nm23/NDPK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例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nm23/NDPK的表达。③结果32例恶性黑色素瘤组织nm23/NDPK表达阳性率为65.6%(21/32);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高于伴淋巴结转移者,其差异有显著性(χ2=5.06,P<0.05);生存时间>2年者nm23/NDPK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生存时间≤2年者,其差异有显著性(χ2=5.09,P<0.05),而病变浸润深度及病理分型间其nm23/NDPK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④结论nm23基因在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检测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nm23/NDPK的表达,对了解其生物学行为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 臧运书董子见李玉军毛德传
- 关键词:皮肤肿瘤黑色素瘤NM23基因二磷酸核苷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