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晖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星际
  • 3篇行星
  • 3篇行星际
  • 3篇太阳风
  • 2篇地磁
  • 2篇行星际扰动
  • 2篇时间延迟积分
  • 2篇刷新
  • 2篇太阳
  • 2篇图像
  • 2篇面光源
  • 2篇目标图
  • 2篇目标图像
  • 2篇标图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等离子体层
  • 1篇低纬
  • 1篇低纬度
  • 1篇地磁暴
  • 1篇地磁脉动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斯图加特大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作者

  • 10篇李晖
  • 4篇王赤
  • 2篇张青梅
  • 2篇涂翠
  • 2篇徐轻尘
  • 2篇胡雄
  • 2篇李传起
  • 1篇张北辰
  • 1篇郭孝城
  • 1篇何志平
  • 1篇杨建峰
  • 1篇王玲华
  • 1篇付利平
  • 1篇张珅毅
  • 1篇薛洪波
  • 1篇丁凯
  • 1篇张爱兵
  • 1篇孔令高
  • 1篇黄朝晖
  • 1篇王赤

传媒

  • 2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深空探测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D-1/PD-L1抑制剂治疗NSCLC脑转移的免疫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常见并发症,预后较差。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恶性肿瘤的治疗带入新纪元。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抑制剂通过激活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效应。PD-1/PD-L1抑制剂在NSCLC脑转移治疗中初露锋芒,但其确切疗效及最佳治疗模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NSCLC脑转移灶的免疫微环境,PD-1/PD-L1抑制剂在颅内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盛佳敏俞晓晴李晖范云(审校)
关键词:脑转移免疫治疗PD-1/PD-L1
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的科学载荷配置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我国目前正在论证的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提出了科学载荷配置建议,包括场、粒子和光学3大类共10台载荷,给出了载荷的性能指标需求及重量和功耗等工程需求。各载荷的方案兼顾指标先进性和研制周期紧迫性,集中了国内多个单位的技术优势,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和继承性。针对该超远距离探测任务,提出了载荷小型化和低功耗、高可靠和长寿命、科学数据处理和压缩等共性关键技术及初步解决方案。载荷配置主要立足国内,同时结合已有的国际合作基础,国际合作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张爱兵张爱兵孔令高李晖付利平孔令高杨建峰张珅毅王玲华付利平
行星际扰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研究
行星际扰动的传播、演化及其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一直都是空间天气学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主要从观测数据入手,结合有关模型和数值模拟工具,重点研究了行星际激波和南向磁场结构这两种重要的行星际扰动现象对地球空间环境,特别是同步轨...
李晖
关键词:空间天气学行星际扰动地磁暴极隙区
文献传递
太阳风动压脉冲条件下电离层与等离子体层的物质输运
2013年
行星际条件如何影响等离子体层和电离层之间的物质传输至今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我国刚建成的子午工程可以对等离子体层和电离层开展同时监测,为了解这两个区域之间等离子体的传输特性和耦合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分析了2011年3月21~27日地磁平静期间等离子体层(L≈2)与电离层物质输运对太阳风脉冲的响应,发现地磁平静时期等离子体层在太阳风动压脉冲作用下出现削减.在太阳风动压脉冲作用下,等离子体层密度减少至动压脉冲前的一半,而后经过1~2d逐渐恢复至初始水平;同时,电离层F2层最大电子密度(NmF2)和电离层总电子密度含量(TEC)增加13%和21%,而后恢复至初始值,这与磁暴期间的表现是相反的.初步的分析表明:在该事件中,太阳风动压脉冲之后的行星际南向磁场和变化较大的晨昏电场可能是导致等离子体层密度减少的主要原因,变化的行星际条件和电离层共同控制着等离子体层的密度变化.
张青梅王赤李晖李传起
关键词:太阳风动压电离层等离子体层
一种用于时间延迟积分成像载荷检测的面光源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时间延迟积分成像载荷检测的面光源及检测方法,包括:显示模块(1)、计算模块(2)、存储模块(3)、定时器(4)以及控制模块(5);其中,计算模块(2)计算图像像素点运动的速度与像素点转移周期,所得到的计...
涂翠胡雄李晖徐轻尘宋亮
文献传递
中低纬度Pc3-4地磁脉动特性研究——子午工程数据分析初步结果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新建成的子午工程地磁台站数据,对比分析了地磁平静期间(2011年3月20—27日)和磁暴期间(2011年9月25日至10月1日)Pc3-4地磁脉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行星际条件的响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低纬度(1.3
张青梅王赤李晖李传起
关键词:锥角太阳风速度
地球磁层-电离层系统对超强太阳风暴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第24周太阳活动峰年(2012~2014年)的临近,超强太阳风暴可能导致的地球空间环境的变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1859年发生的卡林顿事件的地磁观测数据为出发点,估计当时的行星际空间太阳风条件,并利用全球三维磁流体力学模拟研究分析地球磁层-电离层系统对超强太阳风暴的响应.主要的结论有:(1)向阳侧磁层顶和弓激波被压缩至4.3和6.0 Re(地球半径),同时侧翼部分的弓激波和磁层顶也受到强烈压缩作用.磁层顶压缩到地球同步轨道内是普遍现象,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直接暴露在磁鞘太阳风中.(2)超强磁暴发生后,1区场向电流急剧增强约60倍,电离层的越极电位降增加约80倍,重联电压为一般磁暴时期的5~6倍,大量的太阳风能量进入到磁层内部,从而引发强烈的空间天气现象.
王赤李晖郭孝城丁凯黄朝晖
关键词:太阳风暴数值模拟
一种用于时间延迟积分成像载荷检测的面光源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时间延迟积分成像载荷检测的面光源及检测方法,包括:显示模块(1)、计算模块(2)、存储模块(3)、定时器(4)以及控制模块(5);其中,计算模块(2)计算图像像素点运动的速度与像素点转移周期,所得到的计...
涂翠胡雄李晖徐轻尘宋亮
文献传递
能量耦合函数的拟合:全球MHD模拟
<正>Session:空间天气科学前沿-磁层Type of presentation:口头报告Key word:在全球尺度上测量太阳风与磁层之间的耦合过程一直是观测上的巨大挑战,全球磁流体(MHD)模拟为监测这些能量过程...
韩金鹏王赤李晖彭忠
文献传递
基于T96模型的极尖区位形变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T96模型,定义了极尖区的位形以及相关的描述参量(例如赤道向边界磁纬的最小值,纬向宽度,子午向和晨昏向的张角,倾斜度,扁平度,中心磁地方时等),讨论了太阳风动压(P_d)、行星际磁场(IMF)及磁暴强度对极尖区位形的影响.太阳风动压和磁暴强度越大,则极尖区的赤道向边界磁纬越小,纬向宽度越大,子午向和晨昏向的张角越大,倾斜度越大,扁平度越小;南向IMF B_z越强,则极尖区的赤道向边界磁纬越小,纬向宽度越小,子午向的张角越小,晨昏向的张角越大,倾斜度越大,扁平度越大;北向IMF B_z与南向IMF B_z的情况刚好相反;极尖区的中心磁地方时受IMF B_y控制,IMF B_y为正时,极尖区向昏侧移动,而IMF B_y为负时,极尖区则向晨侧移动,并且极尖区的中心磁地方时与IMF B_y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所得结果与前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简单比较,发现利用T96模型确定的极尖区位形与观测基本一致.
李晖王赤张北辰
关键词:极尖区行星际扰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