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静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对流层
  • 2篇对流层顶
  • 2篇流层
  • 2篇层顶
  • 1篇等熵面
  • 1篇平流层
  • 1篇气候
  • 1篇纬度
  • 1篇干旱
  • 1篇干旱气候
  • 1篇高纬
  • 1篇高纬度
  • 1篇臭氧
  • 1篇大气臭氧

机构

  • 3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李晓静
  • 2篇樊雯璇
  • 2篇王颢樾
  • 2篇王卫国
  • 1篇李艳平
  • 1篇彭艳秋
  • 1篇卞建春
  • 1篇左群杰

传媒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北半球中高纬度对流层顶转换层中O_3/H_2O混合关系的结构形态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北半球40°N~50°N纬度带上HALOE实验测量的O_3和H_2O廓线资料,根据示踪成分O_3和H_2O空间分布的化学寿命以及输运特征时间常数等性质,在等熵坐标中构建了对流层顶附近及最低平流层300~390K等熵面间,O_3/H_2O混合关系的结构形态和季节特征.结果表明:(1)在对流层顶转换层的320~380K等熵面间O_3混合比廓线的斜率具有空间转折"突变",而H_2O混合比廓线的斜率则出现空间渐变转折.在对流层顶附近O_3和H_2O的源分别是平流层与对流层,使O_3混合比和H_2O混合比在320~380K等熵面的两侧显现出截然不同的垂直分布梯度.(2)在对流层顶附近O_3/H_2O达到最小二乘意义上的最佳拟合时,两者参考关系的对流层支与平流层支呈现出非规则"L"结构形态的季节与季节内变化,其中对流层支的斜率为负,而平流层支的斜率可随季节出现正负变化.同时,由"L"形态的转角处可确定随季节变化的化学对流层顶(chemopause)特征.(3)由O_3/H_2O混合关系反映出对流层不同区域空气携带的物质成分分别与平流层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层,而且可使混合层的混合线不恒定.混合层的表现在2003年、2005年1月和2003年4月的混合程度相当,混合的等熵厚度大约是30K,即在320~350K等熵面间.2005年11月的混合高度有所增高,进入平流层的H_2O混合比要比2003年和2005年1月的小,混合的等熵厚度大约为30K,在330~360K等熵面间.不同季节混合的等熵厚度变化较小,但高度可随季节而变化.O_3/H_2O混合关系的平流层支随季节的变化很明显,1月最低平流层空气脱水是引起平流层支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
王卫国左群杰王颢樾樊雯璇卞建春彭艳秋李晓静
关键词:大气臭氧等熵面对流层顶
玉溪市干旱气候的基本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重点分析玉溪市干旱气候的基本特征.并以de Martonne干燥度指数和Kira干燥度指数初步探讨了干旱的成因,得出玉溪50 a来朝着变干旱的趋势发展,年降水量出现较大波动,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50 a来玉溪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现变暖态势,玉溪市的干旱就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
李艳平丁圣李晓静赵如文
关键词:干旱
穿越东亚不同定义对流层顶质量和臭氧通量的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选取动力学和热力学定义的对流层顶作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分界,并利用等熵坐标下的Wei公式对东亚地区穿越对流层顶的质量和臭氧通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流层顶的选择对于研究平流层与对流层交换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东亚地区质量和臭氧通量交换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8~2001年近44a的通量交换距平变化可以分为3个比较稳定的时段:即1958~1971,1972~1985和1986~2001年.在这3个时段中,通量交换距平分布表现为"负正负"的变化趋势,说明在东亚地区质量和臭氧净通量交换情况为先增强后减弱.东亚地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质量和臭氧交换正距平区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附近经历了一个逐渐增强的变化过程,表明这些区域在东亚地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质量和臭氧通量交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王卫国梁俊平王颢樾樊雯璇李晓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