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雨

作品数:71 被引量:50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首乌
  • 11篇毒性
  • 11篇药物
  • 11篇中药
  • 11篇何首乌
  • 10篇免疫
  • 10篇肝损伤
  • 8篇代谢
  • 7篇代谢组学
  • 6篇动物
  • 6篇应激
  • 6篇细胞
  • 6篇免疫应激
  • 6篇二苯乙烯
  • 6篇二苯乙烯苷
  • 5篇药效
  • 5篇肾功能
  • 5篇肾功能衰竭
  • 5篇慢性肾功能
  • 5篇慢性肾功能衰...

机构

  • 3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0篇解放军第30...
  • 15篇天津药物研究...
  • 15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解放军302...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国家食品药品...
  • 2篇承德医学院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作者

  • 70篇李春雨
  • 22篇王伽伯
  • 17篇肖小河
  • 13篇孟宪丽
  • 12篇项宗尚
  • 12篇张宗鹏
  • 12篇蔡永明
  • 9篇宋紫辉
  • 9篇王张
  • 9篇李国辉
  • 7篇柏兆方
  • 7篇涂灿
  • 6篇张萍
  • 5篇王国强
  • 5篇马艳芹
  • 5篇张蓉蓉
  • 5篇房吉祥
  • 5篇陈伟
  • 5篇张乐
  • 5篇马致洁

传媒

  • 9篇药学学报
  • 6篇药物评价研究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草药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现代药物与临...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无线互联科技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药与临床
  • 1篇四川省生理科...
  • 1篇第三届中医药...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8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风愈滴丸防治偏头痛的镇痛药效学研究
目的:探讨头风愈滴丸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 方法:分别采用福尔马林致小鼠慢性神经性疼痛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法观察头风愈滴丸的镇痛作用,并研究药物对低5-HT化小鼠偏头痛模型的影响,探讨其机理。 结果:头风...
李佳川孟宪丽黄雷雷李春雨唐光曦
关键词:头风愈滴丸偏头痛中药防治5-HT
文献传递
治疗靶向药物相关心脏毒性的中药浓缩丸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肿瘤靶向药物相关心脏毒性的中药浓缩丸,其原料组成配比为:黄芪20‑40份、党参5‑20份、桂枝3‑10份、当归5‑15份、丹参5‑40份、川芎5‑20份、酸枣仁3‑30份。本发明将黄芪、党参、酸枣仁、...
李国辉李春雨叶霈智林蒙蒙曹波徐静
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比格犬皮下注射1个月长期毒性试验
观察重复给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Insulin)对比格犬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提供毒副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恢复情况。确定无毒反应剂量,为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比格犬分别皮下注射Insulin低、中和高三个剂量(0.5、1...
王海荣项宗尚范明源李春雨蔡永明张宗鹏
文献传递
珍黄亚微乳喷雾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自制珍黄亚微乳喷雾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空白组、空白亚微乳组、六神丸组、珍黄亚微乳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不进行处理外,其他各组通过15%氨水连续喷喉3 d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处死,摘除咽壁组织,备用;空白亚微乳组、六神丸组、珍黄亚微乳组分别给予空白亚微乳、六神丸、珍黄亚微乳等药物治疗4 d,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摘除咽壁组织,备用。观察各组对模型动物病理状态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六神丸组、珍黄亚微乳组可明显改善大鼠急性咽炎的炎症病变、同时对模型动物血清中的IL-1、IL-6、TNF-α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珍黄亚微乳对大鼠的急性咽炎有治疗作用,但治疗效果与六神丸没有明显差异性。
戚姝娅石亚飞冯小龙张玉君李莹周晓伟李春雨陈伟李国辉
关键词:急性咽炎动物模型
捷联惯性组合导航轨迹发生器设计与仿真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独立自主等特点,在航天、航空、航海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SINS具有累积误差,常采用SINS/GPS组合导航,以提高系统导航定位精度。受试验周期、经费、条件等多种因素限制,采...
庞钰宁李春雨周立新肖艳青叶君好
关键词:捷联惯导组合导航轨迹发生器
免疫应激介导的壮骨关节丸致特异质肝损伤评价被引量:19
2017年
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药物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评价壮骨关节丸(Zhuangguguanjie wan,ZGW)诱导的肝损伤并初步探索其机制。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LPS(2.8 mg·kg^(-1))方法制备药物特异质肝损伤评价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ZGW组和LPS+ZGW组。检测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肝脏病理变化(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肝脏组织细胞因子、全血及肝脏组织免疫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ZGW组和LPS组的ALT、AST、肝脏组织病理学无明显改变(P>0.05),ZGW+LPS组ALT、AST均显著升高(P<0.05),肝脏病理可见肝小叶排列紊乱,肝细胞呈单个或不规则的岛屿状或团块状坏死;肝组织细胞因子分析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和ZGW+LPS组的多种细胞因子发生显著改变(P<0.05或P<0.01),但ZGW+LPS组细胞因子改变的数目和程度更高;血液及肝脏组织免疫细胞亚群分析发现,LPS组血液中CD3^+T cell/lymphocyte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肝脏中CD3^+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ZGW+LPS组血液中各免疫细胞较LPS组无明显变化(P>0.05),但肝脏中CD3^+T细胞较LPS组显著升高(P<0.05),表明ZGW联合LPS增加了肝组织中CD3^+T细胞的聚集或活性。上述结果表明机体免疫活化状态下,ZGW进一步促进T淋巴细胞募集至肝脏,导致细胞因子过表达和过度炎症反应,从而诱发药物特异质肝损伤。
唐进法王晓艳温强汤姝桑锋李伟霞李宇辉李春雨章从恩牛明柏兆方王伽伯肖小河
关键词:壮骨关节丸免疫应激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
药物代谢酶抑制剂对反式二苯乙烯苷所致肝损伤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采用药物代谢酶抑制剂,考察代谢因素对何首乌中主要成分反式二苯乙烯苷潜在肝损伤作用的影响,并筛查反式二苯乙烯苷的主要代谢酶亚型。结果表明,在内毒素(LPS)复制的大鼠肝损伤易感性模型内,反式二苯乙烯苷(trans-SG,31 mg·kg^(-1))未引起肝损伤作用,进一步联合Ⅰ相代谢酶抑制剂苄基咪唑(10 mg·kg^(-1))未改变trans-SG的肝损伤程度(与LPS+trans-SG组相比P>0.05);而联合Ⅱ相代谢酶抑制剂酮康唑(35 mg·kg^(-1))显著增加了trans-SG的肝损伤程度(与LPS+trans-SG组相比P<0.05)。在人肝微粒体Ⅰ相代谢孵育体系中,未检测到trans-SG代谢产物;在人重组UGT同工酶Ⅱ相代谢孵育体系中,检测到trans-SG的葡糖醛酸代谢物,6个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UGT)亚型的代谢能力依次为:UGT1A1>UGT1A9>UGT1A7>UGT1A10>UGT2B7>UGT1A8。结果提示:trans-SG主要经由UGT介导的Ⅱ相代谢,抑制药物Ⅱ相代谢酶可增加trans-SG潜在的肝损伤风险。这为何首乌易感因素评价和药物配伍禁忌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李娜宋捷李晓菲王亚孟雅坤涂灿李春雨马致洁庞晶瑶李瑞煜肖小河康廷国王伽伯
关键词:肝损伤代谢因素
免疫应激介导的何首乌“九蒸九晒”炮制减毒作用及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基于免疫应激模型,研究何首乌经"九蒸九晒"炮制后对特异质肝损伤大鼠的代谢作用机制。将何首乌和制首乌的50%乙醇提取物单独灌胃或联合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PS)给予SD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对比考察何首乌炮制前后单用或联合LPS的毒性差异。通过UPLC-QTOF/MS分析不同组别大鼠血浆样品的代谢轮廓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的分析方法,研究何首乌经"九蒸九晒"炮制前后对特异质肝损伤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寻找何首乌炮制减毒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将鉴定到的生物标志物输入KEGG数据库中构建代谢通路。结果显示,何首乌炮制前后单次灌胃(5.4 g·kg^(-1))对大鼠ALT和AST无显著影响,肝脏切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而相同剂量的何首乌和制首乌联合LPS给药后,何首乌组ALT和AST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切片可见明显病理学改变,而制首乌组未出现肝损伤。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LPS组、LPS/制首乌组和LPS/何首乌组血清代谢物谱得到明显分离,发现并鉴定了10个与肝损伤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推测这些生物标志物可能与鞘脂代谢、亚油酸代谢、甾类激素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细胞色素P450外源性物质代谢、嘧啶代谢、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初级胆汁酸合成,以及牛磺酸与亚牛磺酸代谢等10个代谢通路有关。故何首乌炮制减毒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这些代谢途径相关,以期为何首乌炮制减毒提供科学依据。
李春雨何琴唐进法沙孟晨涂灿张乐刘振兴王伽伯肖小河
关键词:何首乌免疫应激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饮片规格对何首乌化学成分溶出和肝细胞毒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根据不同规格何首乌的煎煮成分对肝细胞毒性的差异,探讨何首乌饮片规格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建立何首乌8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规格何首乌水煎液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并以其对正常人L02肝细胞的抑制率作为肝毒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多元相关分析,试图找出与毒性相关的化合物。结果显示不同规格何首乌饮片成分溶出差异较大,何首乌打粉饮片的肝细胞毒性显著强于何首乌块状饮片;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发现了3个与何首乌肝毒性密切相关的成分。结果揭示了饮片规格与何首乌肝细胞毒性的关系,其中粉状规格饮片毒性相对较大,有一定的肝损伤风险,应予以高度重视。
李雨萌李瑞煜牛明李春雨柏兆方冯五文章从恩谭鹏黄之镨马伟光王伽伯肖小河
关键词:何首乌饮片规格肝毒性
基于内毒素模型的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评价被引量:80
2015年
基于内毒素特异质肝损伤模型,考察何首乌对大鼠肝脏的损伤作用。将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50%乙醇提取物单独灌胃或联合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尾静脉注射2.8 mg·kg-1)给予SD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对比考察何首乌单用或联合LPS的量-毒关系,探讨LPS对何首乌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灌胃18.9、37.8、75.6 g·kg-1的何首乌对大鼠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肝脏切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单独尾静脉注射无毒剂量的LPS,对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肝脏切片可见汇管区炎症细胞增多,未见肝细胞有明显病理学改变;而相同剂量的何首乌联合LPS给药后,ALT、AST显著升高(均P<0.01),肝脏切片可见中央静脉扩张、内膜脱落,中央静脉周肝细胞肿胀、坏死,汇管区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中间区部分肝细胞肿胀、坏死。进一步降低何首乌给药剂量,1.08及2.16 g·kg-1(分别相当于生何首乌6 g/日,临床剂量的2倍、4倍等效剂量)联合LPS仍然显著升高大鼠ALT、AST(均P<0.05),而0.54 g·kg-1何首乌对ALT、AST无显著影响(均P>0.05)。研究表明,对于普通正常大鼠,单次灌胃给药超大剂量(75.6 g·kg-1)何首乌无明显肝损伤作用;而在LPS特异质肝损伤模型上,临床2倍等效剂量(1.08 g·kg-1)的何首乌即可造成实验大鼠肝功能损伤,该模型可用于何首乌特异质肝损伤评价。
李春雨李晓菲涂灿李娜马致洁庞晶瑶贾歌刘畅崔鹤蓉游云宋海波杜晓曦赵艳玲王伽伯肖小河
关键词:何首乌内毒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