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淑

作品数:63 被引量:523H指数:11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病理
  • 12篇纤维化
  • 11篇肝纤维化
  • 11篇肝硬化
  • 9篇药物
  • 9篇临床病理
  • 8篇复方鳖甲软肝...
  • 8篇肝炎
  • 8篇鳖甲软肝片
  • 7篇综合征
  • 6篇他汀
  • 6篇免疫
  • 6篇静脉
  • 6篇伐他汀
  • 5篇严重急性
  • 5篇严重急性呼吸
  • 5篇严重急性呼吸...
  • 5篇呼吸综合征
  • 5篇急性呼吸
  • 5篇急性呼吸综合...

机构

  • 46篇解放军第30...
  • 11篇解放军302...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解放军第三○...
  • 3篇解放军第三〇...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O...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3篇李文淑
  • 32篇赵景民
  • 28篇周光德
  • 24篇孙艳玲
  • 22篇潘登
  • 21篇杨建法
  • 21篇魏振满
  • 15篇王松山
  • 15篇毕京峰
  • 14篇赵雨来
  • 14篇张玲霞
  • 14篇孙斌
  • 11篇陈菊梅
  • 11篇郭晓东
  • 10篇朱珍真
  • 9篇屠舒
  • 9篇刘树红
  • 6篇丁效惠
  • 6篇段锋
  • 5篇张宇

传媒

  • 20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肝脏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首届全国病毒...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9篇2004
  • 4篇200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5946例行肝穿刺检查肝病病例的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及转归的研究被引量:30
2008年
目的研究1980年1月-2008年6月中国大陆肝脏疾病患者的主要疾病构成谱,临床病理学及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部分肝病患者的转归。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与病理学和血清学实验室再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1980年1月-2008年6月主要来自中国大陆31个省市的25 946例行肝穿刺(简称肝穿)的肝病患者(含1 448例罹患肝病的军人)进行临床、病理、实验室分析研究,并对其中的1 32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为期0.5~18年动态肝穿(2~8次肝穿)随访,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的转归状况。结果本组研究病例中男女比为3∶1,年龄范围41d^91岁(32.3±14.4岁),肝病分布以18~37岁为高峰,其中冀、豫、京、鲁、晋为前5位肝病病例来源地。本组病例诊断肝脏疾病谱涵盖100余种,其中感染与非感染性肝病组分别占73.05%和26.95%。该两大类肝病于2000年后均呈总体上升趋势,其中非感染性肝病升幅更为显著。本组的随访资料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是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的首位相关性肝病,丙型肝炎为肝硬化、肝癌的次位相关性肝病;0.26%的甲型肝炎和0.51%的戊型肝炎病理上存在慢性化病变;1 322例慢性乙型肝炎随访患者中,转归为肝硬化、肝癌的比例分别为15.36%(203例)和1.06%(14例),演变间隔时间分别为46.37±16.93个月和60.29±39.15个月,肝纤维化上升1个S期以上的比例占14.22%(188例),纤维化进展间隔时间为22.20±20.65个月,而肝纤维化程度下降1个S期以上和稳定病例分别占33.36%(441例)和36.01%(476例)。结论本研究基本明确了近28年间中国大陆居民的肝病疾病谱及发病状况,其中不乏疑难或少见病例。本研究阐述了中国大陆主要肝病的一般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并从临床病理角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的转归及演变时间。
赵景民周光德孙艳玲周先志赵雨来李文淑潘登杨建法刘树红黄春张玲霞
关键词:肝疾病流行病学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阿德福韦酯单用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影响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换用阿德福韦酯(ADV)疗效的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9月-2012年1月于解放军302医院采用LAM首治并且因出现耐药而换用ADV继续治疗的HBe 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预测模型显示,年龄、LAM用药时间和HBe Ag定量可用于预测病毒耐药的发生,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1%和90.74%。结论 ANN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助于病毒耐药的监测和管理。
赵攀王浩王春亚李文淑王琦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人工神经网络
SARS冠状病毒对心脏及其传导系统影响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对心脏、尤其是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HE、组织化学及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 ,对 6例SARS死亡患者的心脏组织及其中 1例死者的心脏传导系统进行病理研究。结果 SARS患者的心脏损伤表现为心肌细胞空泡变性、萎缩和少数心肌细胞肌浆溶解 ,心肌间质轻度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及轻度小血管炎 ;Macchiavello染色示心肌细胞胞质内偶见病毒包涵体 ;核酸原位杂交示少部分心肌细胞及心脏传导系统特化心肌细胞内呈现明确的冠状病毒 (SARS CoV)阳性杂交信号。结论 SARS CoV不仅能够感染心肌细胞 ,而且可感染心脏传导系统中的特化心肌细胞 ,可引起心脏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性改变。该研究结果为解释临床上SARS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酶谱异常提供了重要的病理学依据。
周光德赵景民王松山孙艳玲潘登杨建法李文淑于海丽张泰和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心脏传导系统病理学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以突触素 (SYN)标记 36例AIH患者肝穿刺标本的肝星状细胞(HSC)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C、Ⅰ型胶原 (ColⅠ)、Ⅳ型胶原(ColⅣ)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1(MT MMP 1)的表达 ,原位分子杂交方法(ISH)检测MT MMP 1mRNA及组织型金属蛋白酶 1(TIMP 1)mRNA的表达。结果  36例AIH肝组织内SYN阳性HSC主要分布于汇管区、细胞纤维间隔及肝小叶炎症活动部位 ,尤其活动性界面炎部位往往呈聚集性分布 ,周围易见胶原纤维沉积 ,SYN阳性HSC数量与AIH肝组织活动指数 (HAI,Knodell)呈正相关关系。ColⅠ、ColⅣ的表达量随AIH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ColⅣ主要分布于活动性炎症区域并随塌陷窦壁呈聚集性分布 ,ColⅠ主要见于纤维间隔及汇管区内 ,为S5~ 6期 (Knodell)AIH肝组织内主要的细胞外基质 (ECM)成分。MT MMP 1及其mRNA阳性细胞主要见于汇管区周围界面炎及细胞纤维间隔边缘部位间质细胞内 ,周围少部分肝细胞亦呈阳性表达。MT MMP 1及其mRNA表达与AIH肝组织HAI密切相关 ,且随AIH肝纤维化分期而增强 ,于S4~ 5期 (Knodell)表达量最高 ,其后有所下降。AIH肝组织内TIMP 1的表达随肝纤维化的进展大致呈递增趋势。
李文淑刘旺霞赵景民周光德王松山孙艳玲杨建法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肺脏及肺外器官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诱导的细胞凋亡在SARS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与Cytokeratin(CK)及CD3、CD8、CD2 0、CD6 8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双染色方法 ,对 6例SARS死亡患者的肺及肺外组织进行多种细胞凋亡状况的研究 ,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Fas配体 (FasL)、Bcl 2和P5 3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织比较 ,SARS患者全身多器官组织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 ,尤以肺脏和免疫器官为甚 ,主要的凋亡细胞类型为CK阳性肺泡上皮细胞、终末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CD3+ 细胞、CD8+ 细胞 ,以及少部分CD2 0 + 细胞和CD6 8+ 巨噬细胞。Fas蛋白主要于SARS肺组织内浸润的单个核细胞胞膜及胞质内表达 ,而FasL主要分布于SARS CoV感染的靶细胞 ,尤其是上述凋亡细胞内 ,肺及免疫器官内少数细胞亦表达FasL ,但Bcl 2及P5 3表达明显下调。结论 SARS CoV诱导的广泛且迅速的细胞凋亡可能为SARS患者肺脏及免疫器官的主要细胞损伤机制之一 ;SARS CoV诱导的主要凋亡细胞与体内SARS CoV主要的感染靶细胞相吻合 ;表达Fas的致敏T淋巴细胞与表达FasL的靶细胞结合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为SARS CoV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Bcl 2和P5 3的表达下调可能参了细胞凋亡过程。
孙艳玲赵景民王松山杨建法周光德潘登李文淑于海丽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凋亡免疫系统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5
2004年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 (FFBJRGP)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 ,为FFBJRGP的临床应用及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Chevallier半定量计分系统、酶图法、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等技术方法 ,系统观测高、中、低剂量FFB JRGP治疗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后各时间段肝组织内关键性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包括主要细胞外基质 (ECM)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表达量及酶活性 ,肝星状细胞 (HSC)的活化与增殖状况 ,以及MMP和膜型MMP(MT MMP)mRNA的表达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不同剂量FFBJRGP治疗 3个月、6个月结束时及停药后 3个月和 6个月肝组织Chevallier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减少(P <0 0 1或P <0 0 5 )。各观察时间段肝组织内TIMP 1和TIMP 2表达量不同程度减少 ,其中高、中治疗剂量组于治疗 3个月结束时降至最低 ,而MMP 2、MMP 13酶降解活性达高峰 ,并维持较高水平至停药后 3个月 ,MMPs和MT MMPs酶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 ,肝组织内TGF β1及其mRNA表达、α SMA阳性HSC数量显著减少 ;Ⅰ、Ⅲ、Ⅳ型胶原降解幅度与MMPs及MT MMPs表达量及酶活性大致呈平行关系。
赵景民周光德李文淑王松山孙艳玲杨建法潘登张玲霞郭顺根牛建昭陈菊梅
关键词:肝硬化植物药用
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机制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99
2004年
目的 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 (FFBJRGP)抗人体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6 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FFBJRGP治疗前、后(治疗 6个月 )肝穿组织 ,采用Ishak评分系统进行组织学疗效评价。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POD法和α SMA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双标记显示肝组织内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凋亡状况。结果 与治疗前穿刺肝组织比较 ,FFBJRGP治疗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肝纤维化程度均有明显改善 (均P <0 0 1) ,肝组织内活化HSC数量明显减少 ,而凋亡的活化HSC数量则显著增加 (均P <0 0 1)。结论 抑制HSC活化、促进活化HSC凋亡可能为FFBJRGP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
周光德李文淑赵景民孙艳玲潘登杨建法郭顺根张玲霞陈菊梅
关键词:肝硬化植物药用
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中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拉丁方试验设计;每例受试者均按设计顺序三个周期分别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
毕京峰李文淑魏振满陈红鸽胡琳刘军孙斌屠舒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药动学
文献传递
血色素沉积症2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血色素沉积症(HC)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行肝穿刺确诊HC患者20例,肝组织行HE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原发性血色素沉积症(HHC)和继发性血色素沉积症(SHC)各10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18/20)、肝大(18/20)、脾大(17/20)。依据含铁血黄素沉积模式不同,HHC型17例,非HHC型3例。10例HHC患者均为HHC型,而10例SHC患者中,7例为HHC型,3例为非HHC型。HHC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是肝组织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及纤维化。脂肪变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空泡状的糖原核在肝组织内也较易见,且其分布区域与含铁血黄素沉积一致。统计学分析显示,HHC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内铁沉积程度、血清铁呈正相关(P<0.05);而肝纤维化程度与病程、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无相关性(P>0.05)。SHC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内铁沉积程度、血清铁、病程及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HC的主要依据,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HHC及SHC。HHC可能是一类因铁过载打破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损伤多器官功能结构的代谢疾病。故HHC应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梁丽赵景民周光德熊璐李文淑王海滨郭晓东赵雨来刘树红韦立新
关键词:血色素沉着症
儿童胆管消失综合征2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患儿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2009年在解放军302医院经肝穿刺确诊的24例VBDS患儿肝组织标本,行HE、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24例VBDS患儿的年龄为4.08±3.11岁,男女之比为2.4:1,临床表现以黄疸、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ALT203.45±239.42U/L,AST238.54±224.11U/L,ALP524.04±300.96U/L,GGT242.17±220.86U/L,TBil87.38±163.92μmol/L。24例患儿中19例抗巨细胞病毒(CMV)-IgM、抗CMV-IgG或CMVPP65阳性,5例为胆管闭锁术后。VBDS的主要组织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叶间胆管的闭锁、消失,但不同病因引起的组织学改变有所差异。CMV感染相关的VBDS汇管区炎症更为明显,肝细胞损伤也更为常见。结论儿童VBDS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CMV感染在VBDS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病因引起的VBDS具有各自的病理特点。
刘树红赵景民周光德赵雨来李文淑郭晓东梁丽熊璐韦立新
关键词:儿童病理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