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军

作品数:147 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青年科技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专利
  • 6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7篇烟草
  • 21篇蚜茧蜂
  • 21篇烟蚜
  • 21篇茧蜂
  • 14篇烟蚜茧蜂
  • 14篇镰刀
  • 14篇镰刀菌
  • 14篇黑胫病
  • 12篇东亚小花蝽
  • 12篇烟草黑胫病
  • 12篇小花蝽
  • 12篇花蝽
  • 11篇烟田
  • 10篇根腐
  • 10篇根腐病
  • 9篇蚜虫
  • 9篇镰刀菌根腐病
  • 9篇病原
  • 8篇烟苗
  • 7篇病害

机构

  • 147篇河南省农业科...
  • 23篇河南省烟草公...
  • 13篇中国烟草总公...
  • 7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河南省烟草公...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烟草工业...
  • 2篇四川省烟草公...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省植保植...
  • 1篇川渝中烟工业...
  • 1篇河南省烟草公...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信阳市烟草公...
  • 1篇河南益禾利科...
  • 1篇四川省烟草公...

作者

  • 147篇李成军
  • 119篇李淑君
  • 100篇陈玉国
  • 89篇李小杰
  • 74篇邱睿
  • 31篇王海涛
  • 27篇刘畅
  • 25篇刘东升
  • 16篇李彦平
  • 14篇朱景伟
  • 14篇王红军
  • 11篇郭梅燕
  • 10篇康业斌
  • 10篇胡亚静
  • 9篇李娟
  • 8篇苗圃
  • 6篇赵辉
  • 6篇刘红彦
  • 5篇孟智勇
  • 5篇李建华

传媒

  • 13篇烟草科技
  • 1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0篇河南农业科学
  • 6篇中国烟草学报
  • 4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延边大学农学...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乡村科技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21篇2022
  • 26篇2021
  • 19篇2020
  • 18篇2019
  • 12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豫南烟区烟草青枯病菌的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有效防控豫南烟区烟草青枯病,对来自信阳市罗山县、驻马店市确山县和遂平县的烟草青枯病菌的致病力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人工接种试验表明,豫南烟区烟草青枯病菌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和弱3种,不同寄主来源的烟草青枯病菌具有显著的致病力差异。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扩增条带清晰且具有丰富多态性的引物用于不同地区烟草青枯病菌菌株DNA的RAPD分析,共扩增出72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占88.9%。聚类结果和遗传相似系数分析显示,供试菌株可分为A、B两大类,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9~1.00,且供试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综上所述,豫南烟区烟草青枯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且其DNA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李小杰李淑君陈玉国王海涛李成军赵凤霞李彦平
关键词:烟草青枯病菌致病力
豫南烟区烟草青枯病危害调查及病原鉴定被引量:12
2015年
2014年从豫南烟区信阳市罗山县、驻马店市确山县和遂平县共采集25个疑似青枯病烟草病样和10份病土,分离纯化出菌株26个,测序所得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Ralstonia solanacearum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相似度达到98%以上,对分离鉴定得到的烟草青枯病菌进行回接试验,表现出典型的青枯病症状,发病组织在TTC培养基上也同样分离得到典型的青枯菌菌落,证实病原为烟草青枯病病原。由此表明,豫南烟区确有烟草青枯病的发生。
李小杰王海涛李淑君陈玉国李成军李彦平
关键词:烟草青枯病病原菌分离
烟草品种对镰刀菌根腐病的抗性鉴定被引量:12
2019年
采用盆栽烟株带菌麦粒接种法测定12个烟草品种(系)对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苗期抗病性,结果表明,中烟98、贵烟6号、云烟87、7478、NC89和豫烟13号对镰刀菌具有较高抗性,KRK26、中烟100和中烟205中等抗病,小黄金1025、豫烟10号和长脖黄对镰刀菌易感,在所有测试样品中,长脖黄抗性最低。长脖黄、小黄金1025和豫烟10号可作为对镰刀菌根腐病检测预警材料及镰刀菌根腐病的感病对照样品应用于相关研究中。
邱睿李芳芳徐敏李成军李小杰陈玉国白静科孙玥涵李淑君
关键词:烟草镰刀菌抗病性
烟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本文概述了根际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方法及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概括了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和不同栽培措施对烟草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结合目前研究存中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康业斌田艳艳丁玥琪陈倩倩陈奇园赵世民李淑君李成军
关键词:烟草根际微生物栽培措施多样性
文献传递
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防治烟青虫田间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NPV)水分散粒剂是一种专业防治作物棉铃虫和烟青虫的生物药剂。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d,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对烟青虫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药后10~15d,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甲维盐,持效期较之长3~8d。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对烟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可在烟草生产上推广应用。
冯振群卢清李成军
关键词: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棉铃虫烟青虫
一种检测烟草脉带花叶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一种检测烟草脉带花叶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1)TVBMV引物设计与合成;(2)总RNA的提取与RT‑PCR;(3)目的基因片段克隆与鉴定;(4)质粒标准品的制备;(5)荧光定量PCR标准曲...
白静科苗圃吴彦辉宋瑞芳杨志强王洁琼李静静段宏群姚健刘翔文李成军张晓丽王艺绘
东亚小花蝽产卵基质适合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和目的】东亚小花蝽(Oriussauteri)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捕食性天敌。筛选适宜东亚小花蝽人工规模化饲养的产卵基质。【方法】选取芸豆荚(Phaseolus vulgaris)、龙豆荚(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Linn.) DC.)和长豇豆荚(Vigna unguiculata subsp. sesquipedalis (L.) Verdc.)为产卵基质,比较东亚小花蝽在3种基质上的产卵量、孵化率及F1代性比,及评价卵在10℃条件的耐藏性。【结果】(1)东亚小花蝽在芸豆荚上的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2.52粒和90.47%;龙豆荚为89.90粒和90.16%,两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长豇豆荚的78.70粒和80.49%;(2)10℃冷藏,芸豆荚和龙豆荚上的卵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长豇豆荚上的卵孵化率(P<0.05);(3)冷藏20d时,芸豆荚上卵孵化率为70.22%,龙豆荚为67.77%,长豇豆荚为31.58%。【结论】芸豆荚和龙豆荚可作为东亚小花蝽规模化饲养的产卵基质。
李成军刘畅刘畅何雷牛莉莉何雷陈玉国何晓冰陈玉国
关键词:东亚小花蝽孵化率繁殖力
一种利用冬储大白菜进行蚜虫冬季保种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冬储大白菜进行蚜虫冬季保种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我国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的现有技术中的必须要有能保持恒温的温室才能保育烟蚜种蚜的问题,解决了能保持恒温的温室的建造及温度恒定的设施及设备高投入的问题。利用冬储...
李成军李淑君王海涛肖建国邱睿李小杰陈玉国张小娟张要旭王红军朱景伟孟智勇刘东升李彦平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蠋蝽活力的放养装置
本发明涉及蠋蝽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蠋蝽活力的放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四角处均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杆,四根所述三角支杆上端部与顶板底面垂直固定,顶板中部竖直开设有矩形通口,位于所述矩形通口左右两侧中部的...
何晓冰李成军常栋许跃奇阎海涛王晓强张凯王明鑫
文献传递
烤烟膜下移栽避蚜防病保护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有效躲避有翅蚜,预防烟草病毒病,连续6a进行了不同时期膜下小苗移栽方法的避蚜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月20日膜下小苗移栽处理避蚜防病效果最好,平均避蚜效果为73.8%,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71%。同时,烟苗返苗期短,进入团棵期和旺长期较快;株高、有效叶数和最大叶面积均大于常规移栽(CK);产量和产值比CK分别提高22.8%和26.3%。4月10日膜下小苗移栽、4月30日膜下移栽处理也有一定的避蚜防病效果,但年度之间差别较大。大面积推广应用4月20日膜下小苗移栽避蚜防病保护栽培技术表明,烤后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均较CK明显提高。可见,4月20日膜下小苗移栽避蚜防病保护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宋国华陈玉国王海涛李成军李淑君
关键词:烟草保护栽培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