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龙

作品数:1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政治
  • 4篇高校
  • 3篇思政
  • 3篇思政课
  • 3篇思政课教师
  • 3篇主义
  • 3篇西周
  • 3篇教师
  • 3篇辅导
  • 3篇辅导员
  • 3篇高校思政
  • 3篇高校思政课
  • 3篇高校思政课教...
  • 2篇德行
  • 2篇育人
  • 2篇人文
  • 2篇人文关怀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关怀
  • 1篇大众化

机构

  • 11篇北华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李德龙
  • 1篇刘小戈
  • 1篇张洋
  • 1篇王志刚

传媒

  • 4篇北华大学学报...
  • 2篇北方论丛
  • 2篇家庭生活指南...
  • 1篇史学集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才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实现路径探究
2020年
在高校“三全育人”改革加速推进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教学者、直接责任人,尽管职责分工有别,但却是思政教育系统中关联度最高、作用力最直接的两支教学队伍,促进这两方力量协同育人,当产生“1 1>2”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聚焦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实现路径视角做以分析研究,阐释思想认识协同、教学机制协同、有益活动协同的实现路径。
李德龙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教学机制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思考
2020年
高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初心,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坚持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思政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引导者,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高校育人应形成教育资源的合力,坚持构建一个以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并重的顶层教学设计方案,并在教学过程注重建立与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相对应的制度体系,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完善,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协同育人机制运行质量。
石海燕李德龙
关键词:思政教师辅导员
《诗经》所见“德音”考论被引量:3
2013年
《诗经》中"德音"一词的确切含义,历来争议较多。"德音"应当视为并列式词语而非偏正式词语,"德音"即为"德言"。理清"德"字的内涵是正确理解"德音"一词的关键,而"德"字在西周的文献典籍中,个体内在的心性道德不是其主要意蕴,外在的"行为"义是西周时期"德"字的主要用法,"德音"可以理解为"言行"。
李德龙
关键词:《诗经》
从《尚书·盘庚》看殷代的“德”观念被引量:6
2013年
尽管最可信的商代文献《尚书.盘庚》篇中出现了十个"德"字,但多数学者都认为"德"字乃至德观念应当是周代新创,并对周代的"德"观念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商代的甲骨文中的"徝"即为"德"字前身,符合汉字的演进规律,其内涵与周代的"德"字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着"德"观念,《盘庚》篇十"德"的主要意蕴尚处在其原始义——行为的阶段,并包含了王德、臣德和民德三个层次,而周代的更为理性"德"是对殷代的"德"观念进行扬弃的结果。
李德龙
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机制建构被引量:3
2013年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同时教育者还要懂得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始终把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用符合人性的方式去理解、关心、对待受教育者,特别要关注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并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倡导和彰显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人文关怀反映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关照,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刘小戈李德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历史发展受教育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2018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趋于一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道路上以及该道路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新世纪新阶段,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及进一步拓宽道路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张洋张洋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民主政治政治文明
论春秋时期“德”的政治功能
2015年
春秋时期"德"的功能及作用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德"是君主守国的根本、"德"是霸主主盟的关键、"德"是臣子保位的必备、"德"是战争获胜的利器、"德"是与"刑"并用的手段。这表明,"德"在当时主要是作为政治功利手段被对待的,至少在春秋晚期以前,"德"仍主要是政治概念,还不属于纯粹的个人道德修养范畴。
李德龙
关键词:春秋时期德政德行政治功能
人文关怀视域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
2015年
人文关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重要思想路线。当今国人的精神处境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强烈呼唤贴近实际的人文关怀,唯有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关注大众的心灵世界、不断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正视大众的差异性,采用科学合理的理论宣传方式,是人文关怀视域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现实策略。
李德龙王志刚
关键词: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为本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实践维度考究被引量:1
2023年
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的重要环节。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协同意识、协同平台、协同机制及协同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短板。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层面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切实转变观念、搭建协同平台、注重制度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这是不断提升二者协同育人实效的应然之举。
李德龙李林哲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三全育人
试论西周初期的“德”观念——以今文《周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2014年
周初之"德"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观念,它可以分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任德尚贤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德"是周人为论证政权的合法性及谋求政权的持久性而提出的。从内涵上来看,"德"字在周初尽管有了道德的意义,但"德"观念在人自身内在心灵的领域尚未达到深入的程度,"德"的外在意义在周初占有主导地位,它与后世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体心性道德还有一定的差距,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
李德龙
关键词: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政治行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