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新华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凋亡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星形
  • 2篇星形胶质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星形胶质细胞...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培养
  • 2篇周期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细胞周期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脑供血不...
  • 2篇脑供血

机构

  • 10篇湖北省新华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李平
  • 6篇许康
  • 5篇郭珍立
  • 4篇阮清源
  • 3篇周瑞
  • 3篇郭建敏
  • 3篇孙国兵
  • 3篇余勇飞
  • 2篇晏小琼
  • 2篇陈小奇
  • 1篇喻志源
  • 1篇魏衡
  • 1篇王丹
  • 1篇陈云
  • 1篇付斌
  • 1篇谢敏杰
  • 1篇曹学兵
  • 1篇朱舟
  • 1篇王伟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病理确诊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本院1例经病理确诊的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表现为慢性反复头痛,头颅磁共振增强扫描示左侧小脑幕异常增生并强化,病理活检提示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经过激素冲击治疗头痛缓解,后续小剂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口服,临床预后良好。结论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病因复杂,多以慢性头痛、多组脑神经麻痹及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颅MRI可见特征性硬脑膜肥厚及强化表现;临床需与多种颅内疾病相鉴别,病理活检可确诊;激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抑制剂可防止病情复发。
孙国兵阮清源郭珍立李平
关键词:肥厚性硬脑膜炎影像学特征
缺血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缺血干预不同时间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Ast)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皮质,获得细胞悬液,通过培养、分离和传代方法纯化Ast,经体外缺血条件(氧及血清剥夺,低糖)干预3、6、12和24h后收集细胞,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每个样品单个细胞DNA含量,测算每个样品中处于凋亡及各周期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对照组与各缺血干预组进行组间比较,凋亡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期内Ast始终未出现凋亡。缺血3、6、12hAstS期及G2/M期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缺血6h达最高值。结论:Ast对缺血有一定的耐受性,缺血早期Ast反应性增生。
余勇飞许康李平谢敏杰喻志源朱舟王伟
关键词:缺血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细胞周期
缺血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余勇飞李平许康
散发性克雅病1例
2010年
许康李平郭建敏郭珍立
关键词:克雅病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低血糖昏迷1例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成体干细胞可以跨系跨胚层分化为所有的组织细胞类型,在特定的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和神经细胞等,替代、修复已受损的组织、细胞,达到功能修复的目的。目的: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低血糖昏迷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例低血糖昏迷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及肺部感染的患者,给予抗自由基、营养神经、促醒、抗感染、康复理疗等综合治疗的同时,从静脉滴注进行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观察住院期间意识恢复情况、脑电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治疗近1个月后患者运动、认知功能明显恢复,复查脑电图可及a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50分,70d后随访,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干细胞治疗近期疗效安全。提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低血糖昏迷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安全有效。
李平周瑞晏小琼余勇飞阮清源
关键词:低血糖昏迷缺氧缺血性脑病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脑电图日常生活能力
定痫丸联合吡仑帕奈治疗成人局灶性癫痫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定痫丸联合吡仑帕奈治疗成人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局灶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仅给予吡仑帕奈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定痫丸联合吡仑帕奈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血清炎症因子及脑电图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2.86%vs.22.86%,57.14%vs.37.14%;P<0.05);2组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脑电图重度异常占比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6个月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治疗3个月后增加(P<0.05)。结论定痫丸联合吡仑帕奈治疗局灶性癫痫能减少患者癫痫发作,改善血清炎症因子,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王丹李平陈云张雪意陈延郭珍立
关键词:定痫丸局灶性癫痫
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危险因素差异性研究
许康阮清源郭建敏孙国兵陈小奇李平周瑞郭珍立
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危险因素差异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危险因素的差异性。方法 176例住院患者,其中脑梗死患者101例,慢性脑供血不足者75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确患者原发性高血压、Ⅱ型糖尿病诊断。采用非条件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上述各危险因素中能够预测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两种不同转归的因素。结果在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上述各危险因素中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一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426,P<0.001),其他危险因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两种不同转归的预测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者并发脑梗死的几率高于慢性脑供血不足;而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三者并发脑梗死或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几率没有差异。
许康阮清源郭建敏陈小奇孙国兵李平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梗死慢性脑供血不足
颅底凹陷症误诊为多发性硬化1例
2010年
患者女,32岁.因“头痛、四肢麻木无力7个月,再发加重1个月”于2008年7月31日入院。自2008年1月起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头痛、四肢麻木无力。头痛呈发作性隐痛,部位不定,持续时间不等。麻木由上肢渐发展至下肢.以肢体近端无力为主。四肢麻木无力渐加重,行走、蹲起困难。2008年3月29日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及对症等治疗,
李平曹学兵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颅底凹陷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四肢麻木误诊营养神经
多发性与单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多发性脑梗死(MCI)与单发性脑梗死(SCI)的常见危险因素的差异,提高对其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29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为MCI组94例和SCI组202例,对可能影响脑梗死发病的24项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危险因素在MCI与SCI组间有无差异,然后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CI与SCI组间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高血压史、脑梗死史、房颤史、吸烟史均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8,95%CI(1.012~1.066)]、高血压史[OR=2.196,95%CI(1.291~3.736)]、脑梗死史[OR=2.846,95%CI(1.144~7.079)]、房颤史[OR=2.818,95%CI(1.012~7.842)]、吸烟史[OR=1.875,95%CI(1.027~3.421)]均为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SCI组相比,年龄、高血压史、脑梗死、房颤史、吸烟史均为MC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晏小琼魏衡付斌李平周瑞郭珍立许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